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盲性,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1]。现有的药物及手术等新技术治疗DR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够充分,中医药治疗DR疗效满意~[2]。本研究旨在评估"糖微方"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男22例,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4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血栓烷B_2生成和cAMP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其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增强、血栓烷B_2生成增加,血小板cAMP含量降低。上述改变在无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已存在,参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血小板血栓烷B_2生成增加可能与血小板膜磷脂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8例Ⅰ~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500mg/次,1d3次,治疗组同时服用复方血栓通3粒/次,1d3次,疗程均为6个月。通过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力及视野观察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52.6%,(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与羟苯磺酸钙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更有效地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视网膜微血管瘤的吸收,疗效较单用羟苯磺酸钙更好。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93年10月~1997年10月应用神经络素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57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诊断为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疼痛的患者共89例,男64例,女25例;年龄23~60岁,患糖尿病时间4~12年;肢体疼痛时间2月~3年;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38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2002年5月~2003年2月,我们采用糖病病常规疗法,加尼美角林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位8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糖尿病Ⅰ型4例,Ⅱ型36例,均符合WHO制定诊断标准。男28例,女12例,年龄36~78岁,糖尿病病程6~25年,并周围神经病变2个月~1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麻、针刺感、灼热、感觉迟钝、发凉)20例,四肢肢痛16例,皮肤蚁行感4例,对照组40例,其临床资料与治疗组有可比性(P>0.05)。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4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 ,我们采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 46例 ,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0例 ,女 2 6例 ;年龄 49~ 70岁 ,平均 55岁 ;病程 7~ 1 9年 ,平均 1 0年。1 .2 诊断标准 糖尿病按 WHO诊断标准 ,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符合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者 :1出现下肢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 ,如麻木、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隐痛、肌无力等 ;2下肢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下肢肌电图检查异常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40 m/s,肌电位增加 2 0 %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40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维生素B1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采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4周后,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体感诱发电位(SEP)(P40)潜时明显缩短,对照组症状改善不明显,SEP(P40)潜时变化不大。结论联合应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酚妥拉明佐治糖尿病尿潴留3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尿潴留是较为常见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并发症之一。我科于 1 995年 6月至2 0 0 0年 1 0月应用酚妥拉明佐治糖尿病尿潴留3 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全部 56例符合WHO( 1 985)糖尿病诊断及分类标准 ;且均有尿潴留临床表现 ,并除外其它原因所致尿潴留。随机分为治疗组3 6例和对照组 2 0例。治疗组 ,男 2 5例 ,女 1 1例 ;年龄 40岁~ 72岁 ,平均年龄 58.2岁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7例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9例 ;糖尿病病程 8个月~ 2 7年 ,平均 1 1 .8年 ;尿潴留病程 1 8小时~ 3 4小时 ,平均 2 7小…  相似文献   

9.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笔者用自制的糖脉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 0 8例 ,并与对照组比较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1 48例均来自单县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例 ,其诊断均符合 1 980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而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者。其中 ,男 77例 ,女 71例 ;年龄1 8~ 40岁 9例 ,40~ 60岁 71例 ,60~ 65岁 68例 ,平均 49.5岁 ;病人就诊前病程最短 3年 ,最长 1 2年。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心肝肾并发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1 0 8例 ,对照组 4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症候及…  相似文献   

10.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雪 《广西医学》2003,25(4):655-65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患病率可达 40 %~ 60 % (1)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其发病率也逐渐升高。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 (2 )。我科自 2 0 0 0年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35例 ,取得较好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副作用 ,影响了治疗及疗效观察。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住院治疗的 3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均符合 1 985年 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男 2 5例 ,女 1 0例。入院前均有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本组病例在使用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 ,应用前列地…  相似文献   

11.
胰激肽原酶联合黄连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 1型和 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影响范围广 ,包括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我院应用胰激肽原酶联合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 75例DPN患者 ,其中男 31例 ,女 44例 ,糖尿病病程 10 6±6 2a ,DPN病程 5 3± 2 1a ,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 ,对照组35例。DPN诊断标准 :①四肢感觉异常 (包括对称或单侧性肢体麻木 ,自发性疼痛 ,末端束缚感 ) ;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由此导致的肢体疼痛、麻木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临床上常用的止痛治疗效果不佳。我院自 1997~ 2 0 0 0年以来应用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的疼痛 18例 ,通过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33例糖尿病性神经病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并通过临床症状和肌腱反射 ,触觉、振动觉检查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8例其中男性 7例女性 11例 ;年龄 42~ 6 8岁 ,平均5 2岁 ;糖尿病病程 6~ 15年 ,平均 8年 ,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1~10月期间诊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0例为有微血管病变患者,40例为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FBG)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HbA1c、FB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相比,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HbA1c、FB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008-2010年间笔者采用针灸配合静点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住院及门诊,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0~72岁,糖尿病病程3~20年,糖尿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痛苦的并发症之一.其特征是四肢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以下肢多见.疼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静止和夜间加剧.笔者自1993年至1994年采用康络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40例住院患者.且均并发周围神经病变.4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络素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20例及维生素B_1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3岁,糖尿病病程平均14年,平均空腹血糖7.8mmol/L,其并发症病程平均4.6年.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7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6年.平均空腹血糖8.2mmol/L,其并发症病程平均5.4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标准:(1)四肢感觉异常对称性肢端麻木、刺痛或灼痛、发凉;(2)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感觉及跟腱和/或膝健反射障碍等;(3)肌电图特征;腓神经肌电图为多相电位增多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偶可有纤颤电位,  相似文献   

16.
<正>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2000年1月至2002年5月,笔者用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3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历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感觉障碍或膝、跟腱反射减弱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0~60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3年3  相似文献   

17.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文华  高雁鸿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43-4844
目的:评价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给予α-硫辛酸600 mg加液体静脉点滴,1次/d,共3周;对照组52例,给予维生素B_1100 mg及维生素B_6100mg肌肉注射,1次/d,共3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α-硫辛酸治疗后症状改善显著,对照组维生素B族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α-硫辛酸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8.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末梢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地尔即前列腺素E1(prostagrandinE1,PGE1) ,(商品名“凯时” ,北京泰德制药公司生产 )是一种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 ,为改善微循环障碍的新剂型药物 ,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我们应用该药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末梢病变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1999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期间 ,我院住院患者 5 1例 ,男 32例、女 19例 ;年龄 4 2岁~ 6 2岁 ,平均 5 7岁。符合 1985年WHO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合并多发性神经末梢病变的诊断参考郑白蒂[1] 的诊断标准。 5 1例均为 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许华 《中原医刊》2005,32(21):75-76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50%~80%,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见.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可致残.临床症状以对称性肢体疼痛,感觉减退、麻木为主要特征,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为了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2004年5月~2004年12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并与常规治疗的40例做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元梅 《中原医刊》2003,30(6):36-3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1]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其发病率也增高 ,据报道可达 90 %~10 0 % ,可累及神经系统各个部分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我们观察了银杏叶片加弥可保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的 1999年~ 2 0 0 1年住院的符合WHO的诊断标准确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 40例 ,同时伴有下列全部 4项症状 :①四肢感觉异常 :麻木、疼痛及其他感觉异常 ;②跟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③MCV SCV提示四肢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④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