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脑室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内脉络丛破裂出血,较为少见,较多为继发性脑室出血,由内囊附近出血破人脑室。侧脑室引流是将脑脊液、颅内出血引流到体外,调节及控制颅内压的一种方法。术前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能及时了解病情趋势,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为此,收集了我院近两年来40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患者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行脑室穿刺后或在开颅手术中。将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脑室,末端外接-无菌引流瓶,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对于高颅压的危重患者。实施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挽救其生命。1999年7月-2005年3月我院ICU收治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引流56例。采取以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为主的综合治疗及全面护理监测,效果明显。现将有关监测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例逐年增多,随着CT及MRI的普及应用,使该病的早期诊断率逐年提高,而以脑室系统大部或完全铸形的重度脑出血,临床上也不少见,此类患者过去治疗采用单侧脑室外引流,不能很快地排出脑室内积血,而且有时引流不畅,致使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很高。笔者收集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在2004年8月至2005年4月期问收治的病人24例,应用双腔管行双侧脑室穿刺及脑室内定时滴入尿激酶溶解血凝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适应症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26例脑室内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脑室内注入尿激酶(UK)灌洗、溶解血凝块,和腰穿置管间断放液为辅的方法。结果:治愈1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80.8%;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占19.2%。其中有4例并发脑积水,均行脑室腹腔引流,3例治愈、1例植物生存。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内出血是一种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引流置换血性脑脊液可以减少脑血管痉挛或梗塞,减少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治疗脑室出血,降低死亡率。方法:本组19例自发脑出血破人脑室的病人全部采用颅锥钻孔、双侧脑室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对脑室铸型者以双侧脑室盐水冲洗,次日同时腰穿,连续4-7天,每天1-2次,直到脑室冲洗基本清亮。结果:19例自发脑出血血破人脑室系统病人,13例存活,6例死亡,死亡率31.6%。结论:对自发脑出血破人脑室以及脑室铸型患者行双侧脑室冲洗引流和腰穿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脑室血肿多由于原发性高血压,丘脑或基底节区出血破裂入脑室所致,其发病急,死亡率及致残率高,重型脑室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达60%~80例。因此,早期充分清除脑室内积血,特别是疏通第3、4脑室积血,恢复脑脊液循环是很关键的。2004年6月-2006年8月,为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我科采用双侧脑室引流结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溶解脑室内积血联合脑脊液置换的综合方法治疗36例脑室出血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室扩大是小儿常见的脑CT表现,因此明确诊断引起小儿脑室扩大的原因,对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极其重要,本组通过对我院63例脑CT显示脑室扩大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小儿脑室扩大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双向置管液化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重型脑室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侧脑室置管,配合尿激酶液化引流,椎管置管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45例,与内科常规治疗组30例对照。结果 治疗组脑室通畅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神志转清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病死率明显下降,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再出血率无增加。结论 尽早清除脑室积血,解除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是重型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双向置管液化引流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降低重度脑室出血的死残率。【方法】对重度脑室出血的病例行双侧脑室插管尿激酶持续冲洗、腰池持续引流及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2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存活18例,死亡3例,治疗过程中因经济原因放弃冶疗1例。有效率85.7%,2例病人因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结论】及早疏通脑室系统梗阻是脑室出血的治疗关键,双侧脑室插管尿激酶持续冲洗、腰池引流及开颅手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室出血治疗的实用性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脑室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小剂量尿激酶治疗。B组: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小剂量尿激酶治疗。C组: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结果术后1周GCS评分,治疗后1、3个月Barthel评分:B组C组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均优于A组。C组与B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优于B组。结论脑室出血更适合于用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大剂量尿激酶治疗。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脑室出血较为常见,常与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发生,发病急骤,常较早出现下丘脑及脑干症状,多数很快死亡,病死率60%-90%。本科2003年01月~2008年12月,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并腰椎持续引流治疗中重度脑室出血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的颅内压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琦  王秉玉 《上海护理》2006,6(1):50-51
脑室外引流是自发性脑室出血的重要急诊抢救治疗措施,尤其对于高颅内压的危重患,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为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争取时间与机会。颅内压的动态变化,是了解脑室外引流患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连续准确地进行颅内压监护,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还有助于评估疾病预后。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对24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行脑室外引流术并于术后行颅内压监护,收到了一定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室内出血(Intravent ricular Hemorrhage,IVH)是指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病急,症状、体征重。早期部分血肿可堵塞室间孔、导水管、四脑室出口而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而多数在发病后1周左右由于广泛蛛网膜下腔粘连及蛛网膜颗粒堵塞,引起不同程度的交通性脑积水,甚至迁延成慢性脑积水。脑室引流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传统有效方法,如长时间引流,发生脑室感染几率将明显增加。但若早期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又易发生分流管堵塞。  相似文献   

14.
182例重度脑室出血不同方法脑室外引流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脑室内出血(IVH)外引流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82例重度IVH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尿激酶脑室内注入脑室外引流术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对比.结果 本组总死亡率17.6%,尿激酶脑室内注入脑室引流组死亡率8.4%,单侧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16.8%,两组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1),单侧侧脑室外引流组与双侧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分别为16.8%及19.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度IVH是一组危重脑出血,脑室外引流术是有效抢救方法,尿激酶脑室内外引流术较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单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对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要点。回顾分析5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腰穿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治愈55例,放弃治疗2例。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护理配合对其尽早发现,早期干预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早期双侧脑室穿刺抽吸及引流治疗严重脑室出血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早期双侧脑室穿刺抽吸及引流治疗严重脑室出血11例孙跃东孔令炳崔传新严重脑室出血是一种危重病,文献报道其病死率达81.1%〔1〕。我们利用侧脑室穿刺抽吸血肿,然后再短期引流的方法,迅速降低颅内压,及早清除脑室内积血,对发病6小时以内的11例严重脑室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室内尿激酶灌注治疗严重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白发性脑室出血采用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常规脑室额角进行穿刺,脑室内注入5ml溶1万单位尿激酶的生理盐水,2~3次/d。灌注后夹闭引流管2~4h后再开放,连用3~4d。引流管放置3~7d,平均5d。如脑室引流液逐渐澄清,临床症状稳定,可闭管观察24h,临床症状无恶化,拔除引流管。结果12例中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2例。治疗有效率83.3%,病死率16.6%。未发现再出血与颅内感染。结论我们认为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具有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保证引流通畅是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室出血,多由于大脑基底节处出血后破入侧脑室,以致血液充满整个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系统,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同时有脑内血肿的急性占位,预后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脑室出血患者采取以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为主的综合治疗及全面护理监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做好侧脑室引流的监测及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外伤性脑室出血外科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自1990年以来90例外伤性脑室出血的原因及外科治疗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死亡36例占40%,致残34例占37.8%,预后相当不乐观。结论对外伤性脑室出血进行外科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第四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和探讨第四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脑室肿瘤3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四脑室肿瘤以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星形胶质瘤多见,肿瘤与发病年龄关系密切。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对肿瘤的鉴别诊断帮助很大。MR可以三维成像,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四脑室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其CT和MRI表现,结合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