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4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10年我科48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6例;在静脉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选择性地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15例;腰大池置管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27例。药物选择:美罗培南+稳可信25例;罗氏芬+稳可信23例。结果多种不同的易感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在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脑脊液外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可收到良好疗效。结论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以化脓性脑膜炎为常见,治疗上以全身及鞘内应用抗生素为首选。近年来报道,鞘内注射罗氏芬疗效可靠,推广较好。但鞘内注射罗氏芬会出现腰腿麻木、乏力、头痛甚至抽搐、惊厥等表现。我们采用缓慢鞘内注射并间断冲洗稀释的方法,明显减少了上述副作用,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2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病例均采用腰穿鞘内注射稳可信的方法治疗,腰穿鞘内注射5~8次,平均62次。结果12例术后颅内感染的病例感染均得到控制并最终治愈。结论腰穿鞘内注射稳可信是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引流并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对32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并鞘内注射头孢曲松或万古霉素。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痊愈30例,2例因年老体弱合并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93.8%。结论通过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及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疗效肯定,治疗周期短,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旭  李祥  于如同 《中级医刊》2013,(12):80-82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6例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3例,联合组采用静脉给予抗菌药物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静脉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1周治愈13例,2周治愈22例;对照组治疗1周治愈4例,2周治愈12例.两组治疗1、2周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静脉给予抗菌药物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颅内肿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安全有效,并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弥勒市人民医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0名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式,15例患者采用鞘内以及静脉抗生素注射的治疗方式治疗,10例患者采用鞘内抗生素注射、静脉治疗以及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治疗患者中37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显效、3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来说,要想最大可能地降低其颅内感染的几率,就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服用抗生素,然后根据感染程度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78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与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0例,静脉+鞘内注射27例,静脉+腰大池置管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21例.结果 本组7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62例,占79.49%;显效10例,占12.82%;有进步5例,占6.41%;无效1例,占1.28%.结论 积极预防、合理治疗是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6例,进行全身抗感染及鞘内注射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治疗.结果:4例患者恢复生活自理,1例死亡,1例因并发脑梗塞而致肢体偏瘫.结论:对于开颅手术后发生的颅内感染,进行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治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治疗和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脑脊液WBC>10×106/L,N>0·90,或RBC/500-WBC>10×106/L,脑脊液标本细菌培养阳性及临床症状诊断颅内感染。采用经验性用药,罗氏芬(进口头孢曲松钠)4~6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30ml中静脉注射,1次/d。腰穿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无下降趋势或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则加用万古霉素1·0,2次/d;每日行1~2次腰穿,严重感染伴发热者给予地塞米松10~20mg,腰穿鞘内注入抗生素及腰大池持续引流;静脉滴注血浆等增加患者机体的抵抗力。结果105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无一例迁延为脑脓肿。结论静脉应用涵盖菌群广、效力强的罗氏芬和万古霉素,结合腰穿排放被污染的脑脊液,鞘内注射抗生素,支持治疗是治疗颅内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脑深部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18例脑深部术后感染者,均采用静脉注射罗氏芬或头孢曲松钠1.0—2.0克,每日2次;联合应用丁胺卡那霉素静滴10例。5例用先锋V或罗氏芬50-100毫克溶于生理盐水5毫升中缓慢鞘内注射,每日1次;11例症仍持续加重,在继续静脉注药的基础上,行腰大池穿刺,用硬膜外麻醉管做引流管持续引流,并鞘内注射抗生素每日1—2次;2例严重感染,脑脊液呈脓性,继续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后行侧脑室前角穿刺置管,每日用先锋霉素V1.0—2.0克溶于生理盐水500毫升中,4—8滴/分钟,持续灌注,腰大池持续引流。结果 18例治愈,疗程5—20天,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CT或MRI未发现颅内感染灶、脑积水。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腰穿、腰大池置管和脑室灌洗给药是治疗严重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万古霉素鞘内或静脉注射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继发术后颅内感染临床效果。本研究共收集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患者130例,其中以万古霉素按使用途径的不同分为鞘内注射组72例(观察组)与静脉途径组58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七天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量、葡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多核细胞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7天后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且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多核细胞含量均显著升高,而白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因此万古霉素鞘内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继发术后颅内感染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骆健明 《河北医学》2010,16(3):307-309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头孢他啶对脑室出血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自2002年至2009年,选取脑室出血穿刺引流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病人共94例。分两组(每组47例),第一组病人采用单纯静脉滴注头孢他啶治疗,第二组病人采用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头孢他啶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单纯静滴头孢他啶治疗38例病人治愈,9例未愈;静滴联合鞘注头孢他啶治疗44例病人治愈,3例未愈,治愈病人数明显多于单纯静滴组,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头孢他啶能显著提高脑室出血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病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重症颅内感染34例,随机分成单纯注药组,进行间断腰穿注药;脑脊液置换组,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对比疗效.结果脑脊液置换组在感染控制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颅内压控制到正常平均时间明显优于单纯注药组(P<0.05).结论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颅内感染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可明显减轻脑膜刺激症,缓解感染症状,缩短住院日,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使用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选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结合10mg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腰穿鞘内注射,1次/d;对照组选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2,次/d。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20/21)、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2例与万古霉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盐酸万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用药治疗手术后颅内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27例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采用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果该方法临床有效例数为25例,细菌清除例数为25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结论开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病人在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前提下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吴锋  徐颖洲  任洪波  刘斌  胡志恒 《海南医学》2014,(12):1816-181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31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病因及早期诊治措施。结果微血管减压术后6例颅内感染患者,早期均行腰穿确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0.01×10 9/L,多核白细胞〉50%,其中2例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1例为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均对万古霉索(Vancomycin,VAN)敏感。6例患者均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静脉联合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两周内全部治愈。结论早期行腰穿及腰大池持续引流,静脉联合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可以及时确诊并有效治愈微血管减压术后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式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30例。其中腰大池持续引流13例,腰大池引流并鞘内注入敏感抗生素治疗17例。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93.3%)痊愈出院,2例(6.6%)无效。随访3~6个月,无颅内感染及及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加鞘内注药,配合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术后颅内感染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行颅脑手术的患者1 317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317例颅脑手术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28例,感染率2.12%;颅内感染多为革兰氏阳性菌所致.28例颅内感染病例中9例死亡,病死率32.14%.结论:全身和鞘内注射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并及时防治可有效控制颅内感染,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