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鬼箭羽及同属植物主要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世界约有卫矛属(Euonymus L.)植物220种,我国有该属植物约110种。经统计有23种供药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笔者查阅文献,总结了该属植物鬼箭羽等药的药理与有效成分研究进展,以例对其更好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药用香茶菜属植物化学及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骏  郭莉  庄炜  唐海英 《中草药》2002,33(8):767-768
唇形科香茶菜属[Rabdosia (BL.)Hassk.]植物在世界各地分布约1 50种,我国是该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90种,21个变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以西南各省种数最多.对于香茶菜属植物的药用价值,人们早有认识,在民间多用作清热解毒、活血破瘀、抗菌消炎、抗肿瘤和治疗各种肝炎等[1].我国于70年代中期开始了对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这里,将近10年来有关国内有不同产地香茶菜属植物的活性成分和药理学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及其二萜类活性成分在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祝星宇  张贻强  陈雨晴  马博乐  阎雪莹 《中草药》2018,49(24):5952-5960
柳属植物资源丰富,全球约有520种,其树皮、枝、叶、花絮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属化学成分多样,包括黄酮类、水杨酸及其衍生物类、苯丙素类、萜类、蒽醌类、甾体类等多种结构,具有抗肿瘤、镇痛抗炎、抗氧化、降血糖、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脂肪分解等药理作用。通过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有关柳属植物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药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该属植物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紫珠属植物资源丰富,全球约190多种,我国有46种,其中30多种为中国传统药用植物,同时也可作为观花赏果的花卉植物。该属植物富含黄酮、萜类以及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具有止血、抗炎、抑菌、抗肿瘤、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紫珠属植物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广东紫珠、裸花紫珠,大叶紫珠等几个种,研究内容主要是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及多种药理作用。国内外学者对于紫珠属植物的研究成果显著,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不仅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数量多,同时得到结构新颖的成分;在药理研究方面,不仅把止血、抗炎等药理活性研究透彻,还探究出该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等相关生物活性。整体来说,紫珠属植物的研究还处于发展期,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能,本文通过对紫珠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研究者们对该属植物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叶金花属植物全世界约1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和太平洋诸岛,该属植物多为民间习用药,广泛用于感冒、中暑发热等疾病的防治。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环烯醚萜苷、黄酮类、挥发油等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胆碱、抗肿瘤、保肝、抗生育等药理作用。目前关于该属有关文献综述报道鲜见,本文在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玉叶金花属的植物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玉叶金花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Incarvillea Juss.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自中亚经喜马拉雅山区至东亚等地区,全世界约有15种,我国产11种。该属多种植物具有悠久的民间药用历史,用于治疗胃痛、肝炎、月经不调等症。化学成分主要有单萜生物碱、环己乙醇、环烯醚萜及苯丙素类等,具有镇痛、抗氧化和抗炎等活性。对角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系统概述,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凤尾蕨(Pteris)属植物为传统药材,迄今为止已发现30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66种,有24种可入药。据《岭南采药录》记载,多数凤尾蕨属植物具有消肿、解毒、止痢等功效,民间常将该属植物用于治疗腹泻、肠炎、肺咳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痢疾、肾炎、风湿等疾病。凤尾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主要有黄酮、二萜、倍半萜、挥发油、多糖等类型的化合物。该属部分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特别对萜类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研究较为透彻。进一步开发利用凤尾蕨属植物资源,特别是利用该属植物中具有高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该文通过查阅1973年以来有关凤尾蕨属植物的研究文献,总结和阐述国内外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理活性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凤尾蕨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其在预防、治疗癌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赶山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勇 《中草药》2004,35(7):734-736
赶山鞭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系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该属植物约400种,除了南北两极地或荒漠地及大部分热带地外世界广布。我国约有55种8亚种,几乎产于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西南,其中滇西北分布有近五分之二的种类,甘肃产约7种。本属植物约三分之二的种类在民间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国内外对金丝桃属植物展开了深入的有效成分研究,已完成了本属多数植物的成分检测。并对约70种植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共发现90多种成分,主要有双蒽酮、黄烷酮醇、黄酮及黄酮醇、  相似文献   

9.
金鸡菊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鸡菊属植物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南部及夏威夷群岛等地,其中我国常见的该属植物有7种。金鸡菊属植物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为我国维吾尔族民间草药雪菊的基原植物,《中华本草》名曰蛇目菊,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痢之功效。金鸡菊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苯丙素类、倍半萜类、聚炔类及甾醇类,具有抗炎等多种活性。该文综述了金鸡菊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獐牙菜属(Swertia)植物属龙胆科(Gentianaceac);在世界约有170种,我国约有80种,我国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仅云南就有78种。在我国,各民族民间应用本属多种植物入药的历史已很悠久。该属植物中已被民间作为药用的植物大多具有清热利胆、除湿、平肝风、舒肝健胃、强心、养血、解毒作用。用于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流感、扁桃体炎、骨髓炎等疾病。在该属植物中已分离出100多个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中主要成分齐墩果酸,具有消炎抑菌、降低转氨酶的作用;还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硬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是当前治疗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近年来又证明该药有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1.
悬钩子底(RSbSS)隶属于蔷激科,全世界约有75O余种,我国有204种,100变种,其中特有种138种[‘],约有57种可供药用,分布于全国各省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为了充分利用该属的药用植物资料,笔者对湖南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及药用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湖南省该属的资料开发利用,栽培生产,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1湖南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种类及分有根据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初步鉴定整理出我省有悬钩子属植物47种,其中29种供药用(见附表),占全国已知该属药用总数的50.8%,分布最广的种为腺毛毒、周毛悬钩…  相似文献   

12.
伞形科柴胡属(Bupleurum L.)植物,全世界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欧、亚、非各洲。我国约有40种,大部分产于东北、西北、西南各省区;该属多种植物在我国作为柴胡药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含有皂苷、木脂素、黄酮、挥发油、香豆素、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静、镇痛、保肝、解热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有关研究发现该属植物在免疫调节、心血管系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西香茶菜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茶菜属〔Rabdosia(Bl.)Hassk.〕系唇形科植物,全世界约150种,我国有90余种,除新疆、青海及内蒙古外几乎遍布全国,但以西南诸省区种类最多。香茶菜属约有30种原植物在民间作药用,其中广西有11种和1变种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破瘀、抗菌消炎、抗肿瘤和治疗各种肝炎等功效。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对该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正蓬勃发展。现已在香茶属植物中发现二萜化合物300多种,其中有许多具有抗菌、抗肿瘤、降血压等活性,用于治疗肝炎、高血压等疾病[3]。为了更好地研究、开发利用广西这一属药用植物资源,本文对其形态、分布、生境以及…  相似文献   

14.
堇菜科堇菜属Viola植物全球现存500余种,约有111种在我国广泛分布,且药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笔者统计目前已从该属植物中共分离并鉴定410个化合物,涵盖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含氮类、甾醇类、糖类及其衍生物、挥发油类、环肽类等,药理作用主要涉及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该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堇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夹竹桃科蕊木属(Kopsia)植物约有30个种,它们是常青树和灌木,分布在东南亚及中国南部。据报道,该属植物中只有一种植物云南蕊木(Kopsia officinalis rsiang et P.T.Li.)可供药用。在中国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咽炎,扁桃腺炎以及水肿等。该属植物在马来西亚境内约有17个种。作者从马来西亚深蕊木(Kopsia profunda)中首次分离出二种新的plumeran生物碱(简称1,2)。提取:将深蕊木的干燥茎细粉500g。用  相似文献   

16.
崖豆藤属植物在世界范围内有200多种,我国有35种,作为中药鸡血藤地区代用品药用的有5种。该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有些植物或其中的化学成分有细胞毒活性、抗雌激素、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大戟属植物是大戟科植物中种类最多、生境最为广泛和变异性最大的一属,也是被子植物中分类最困难的属之一。该属约有2 000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有80余种,其中原产60余种,栽培和归化10余种,在西南的横断山区和西北的干旱地区较为多。目前,对大戟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本文就该属植物的药用概况及共有的生药学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质量控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今后的药用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金粟兰属植物在全球约有17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温带和热带,在我国约有13个种及5个变种,主要产于华南及西南地区[1]。在我国可供药用的金粟兰属植物共有8种,大多以全草入药,具有祛风散寒、舒筋强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被《中国药典》或地方中药材标准收载[2~6]。该属植物中作为药用的有金粟兰Chloranthus  相似文献   

19.
清风藤属(Sabia)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约16个种、5个亚种、2个变种。该属多种植物被少数民族药物志收录。清风藤属化学成分包括五环三萜、生物碱、黄酮、苯丙素类、其他苯衍生物类、脂肪酸和烷烃类等,具有护肝肾、降血糖与血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镇痛、抗流感病毒、催产等多种功效。本文对近3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综述了清风藤属的230个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旨在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三宝木属Trigonostemon sp.植物隶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全世界约有50种,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0种,主产于海南、云南以及广西等南部省区。植物化学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萜类和生物碱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细胞毒、抗病毒、抗菌以及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综述了近十年国内外三宝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