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及其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特定的防御方式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A型行为问卷(TAB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72名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72名正常人作对照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退缩、躯体化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理想化、假性利他,较少使用幻想和期望。HAMD量表分与退缩、躯体化、解除和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HAMA量表分与解除、交往倾向和期望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A型行为者在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上显著多于非A型行为者(P<0.05或P<0.01);A型行为者TABQ总分与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方式、中间型心理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呈负相关。结论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抑郁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2.
7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39-2140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PD)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并分析PPD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0名PPD患者与70名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PD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增高(P<0.01),且以投射、被动攻击、退缩和躯体化等最为明显(P<0.01);相关分析表明,PPD患者HAMD量表总分与投射(r = 0.382,P<0.01)和躯体化(r = 0.411, 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PD患者较正常人更多的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这可能是这一人群易出现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前有无物质依赖史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防御方式的差异性。方法对170例创伤后应激患者以不同性别进行分组,其中物质依赖组85例,非物质依赖组85例。采用半定式检查法,严格按照遗传学研究用诊断检查问卷内容询问入组患者临床症状,应用防御方式问卷(DSQ)、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HAMD评分两组患者总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物质依赖组患者的自杀、激越、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与非物质依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DS评分物质依赖组患者心跳加快、疲劳、坐立不安、生活无意义感得分与非物质依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SQ评分创伤后应激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型或中间型防御方式来应对生活事件;物质依赖组患者被动攻击、幻想、投射、退缩、躯体化及因子Ⅳ(掩饰)得分与非物质依赖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运用成熟型防御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有物质依赖史的PTSD患者临床特征及防御方式与无物质依赖史的患者比较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4.
刘惠群  吴娟  岑洪舟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47-1749
目的探讨癌症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特点。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0例癌症患者进行测试,根据SDS抑郁指数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癌症伴抑郁组)和对照组(癌症不伴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防御方式。结果两组患者SDS粗分及标准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DSQ因子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成熟防御机制之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退缩、躯体化得分,成熟型防御机制之升华,中间型防御机制之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期望得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伴抑郁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与癌症不伴抑郁者的防御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特征.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40名抑郁症患者、40名焦虑症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1)抑郁组和焦虑组患者得到的主客观社会支持及支持总分[抑郁组:(41.25±6.44)分;焦虑组:(40.86±6.17)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19±7.88)分](P<0.01~0.05),支持的利用度却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0.05),而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方式的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假性利他、隔离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成熟防御因子中压抑及幽默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被动攻击、隔离得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假性利他、反作用形成防御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1).(3)抑郁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投射、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426,r=0.401),与隔离呈显著负相关(r=-0.397,r=-0.501);焦虑组HAMD评分与躯体化、否认呈显著正相关,HAMA评分与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呈显著负相关.(4)焦虑和抑郁组患者均显示在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在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0.05),抑郁组患者还在亲密度、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焦虑组和国内常模患者(P<0.01).结论 (1)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存在不成熟倾向,社会支持系统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2)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和家庭功能缺陷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特征。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40名抑郁症患者、40名焦虑症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1)抑郁组和焦虑组患者得到的主客观社会支持及支持总分[抑郁组(41.25±6.44)分;焦虑组(40.86±6.17)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19±7.88)分](P<0.01~0.05),支持的利用度却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0.05),而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方式的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假性利他、隔离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成熟防御因子中压抑及幽默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被动攻击、隔离得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假性利他、反作用形成防御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1)。(3)抑郁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投射、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426,r=0.401),与隔离呈显著负相关(r=-0.397,r=-0.501);焦虑组HAMD评分与躯体化、否认呈显著正相关,HAMA评分与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呈显著负相关。(4)焦虑和抑郁组患者均显示在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在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0.05),抑郁组患者还在亲密度、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焦虑组和国内常模患者(P<0.01)。结论(1)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存在不成熟倾向,社会支持系统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2)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和家庭功能缺陷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7例躯体形式障碍与68例抑郁症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常见躯体化症状患者深入访谈提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与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及首次就医方式差异有显著性,在常见的14项躯体化症状中,8项差异显著。两组的HAMD总分和7个因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除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在躯体形式障碍组显著高于抑郁症组外,其余各项均低于抑郁症组。结论:躯体形式障碍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以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4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防御方式变化.结果研究组掩饰型因子分、积极应对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研究组和对照组间掩饰型因子分、积极应对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2组HAMD、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HAMD分与积极应对因子分成负相关(P<0.05),与掩饰型防御方式成正相关(P<0.05),HAMA分与掩饰型防御方式成正相关(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其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9.
庞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6):315-316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及心理防御方式问卷,对35例银屑病患者进行测试并与35例健康人对照。结果:病例组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其它因子分及焦虑抑郁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 05~0. 01)。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0. 01)。结论: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防御方式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人格特征.方法:对55抑郁症患者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A型行为问卷(TABQ)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并对83例正常人评定了TABP.结果:抑郁症患者的A型行为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抑郁症患者EPQ的N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抑郁症患者的A型行为总分、TH因了分与HAMD及HAMA总分呈显著正相(P〈0.05或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A型行为特征与抑郁的严重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