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恙虫病是受立克次体感染的恙虫幼虫叮咬人后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1 998~ 2 0 0 0年我卫生队共诊治恙虫病 32例 ,其中误诊4例 ,占 1 2 5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1 9~ 3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2~ 5天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1 2 临床表现 畏寒、发热、全身酸痛、乏力 3例 ,尿黄、食欲缺乏 1例 ;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大、压痛 3例 ,右耳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1例 ,左侧阴囊有一 3mm× 4mm焦痂 1例 ,右眼结膜充血、眉毛中段有一直径 1mm焦痂 1例 ,右肾区轻度叩击痛 1例。查血白细胞 1例轻度…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致肺损害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光生 《临床荟萃》2003,18(16):938-939
近年来 ,恙虫病的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 ,且重症感染及多器官损害病例增多 ,常伴有肺部损害。我院于 1 999年 1月至2 0 0 2年 1 2月收治恙虫病 4 8例 ,其中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恙虫病 2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恙虫病患者 ,男性 1 5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6 5岁。全部病例在发病前 1~ 3周有野外活动史。所有病例均有发热 ,入院时体温 38~ 4 1℃。体温在 39℃以上者 2 0例 ,热型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少数有畏寒。有特征性焦痂或溃疡 2 1例 (91 .3% ) ,其中焦痂 1 0例 ,溃疡 8例 ,愈合期溃疡 3例。淋巴结肿大 1 8…  相似文献   

3.
我院近 3a来共收治恙虫病 6 5例 ,其中误诊或不能及时诊断者 18例 (占 2 7.8% )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10~ 6 5岁 ,平均 4 8岁 ,青壮年多见 ,儿童 2例 ,其中农民 15例 ,城镇居民 3例。发病时间在 6~ 9月份。本组主要以发热、畏寒、头痛、四肢酸痛、疲乏、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皮肤溃疡或焦痂为主要临床表现 ,详见表 1。本组血 WBC<4 .0× 10 9/ L 5例 ,≥ 4 .0~ 2 5 .0× 10 9/ L 13例 ,尿蛋白 (+~ ) 7例 ,尿 RBC(+) 3例 ,尿管型 (+) 3例。肝功能检查 ,总胆红素 >2 5 μmol/ L 3例 ,AL T升高者 10…  相似文献   

4.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以恙螨幼虫为媒介将疾病传染给人。现将我院近 2年来误诊的 1 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5例中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 1 4个月~ 1 2岁。所有患儿均来自本市农村丘陵地区。临床表现 :发热全部病例均突然起病 ,恶寒发热 ,体温 38~ 40 5℃ ,7例弛张热 ,5例稽留热 ,3例不规则热。 1 2例体表出现焦痂或溃疡 ,焦痂直径 0 5~ 1 0ml,发生于会阴部 4例 ,腋下3例 ,腹股沟 3例 ,颈部 1例 ,头皮 1例。 8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以痂附近较明显。7例肝肿大 ,右肋下 1~ 5cm…  相似文献   

5.
恙虫病脑膜炎和脑炎是恙虫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 [1 ] ,经治疗预后良好 ,但易误诊 ,我们在 1990~1998年收治 1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年间我们收治恙虫病住院患者 93例 ,依照文献 [2 ,3 ] 诊断。恙虫病脑膜炎和脑炎 14例 ,其中男 9例 ,女5例 ;年龄 14~ 78岁 ,来自城市 5例 ,农村 9例。病前 2周内均有野外草丛接触史 ,均有发热、焦痂和溃疡、皮疹、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恙虫特征性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本组 14例中有脑膜炎表现 11例 ,脑膜脑炎表现 3例 ,全部病例均有头痛 ,出现呕吐 6…  相似文献   

6.
恙虫病5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院 1997- 0 9~ 2 0 0 2 - 12共收住恙虫病 5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9例 ,女 2 9例。年龄 2岁零 3月龄~76岁 ,其中 15~ 4 0岁 31例 (5 3.4 % )。1.2 流行病学资料  5 8例发病季节在 6~ 10月 ,其中 8~ 9月4 2例 (75 .4 % )。发病人数中农村居民 5 7例 (98.3% ) ,城镇居民1例 (1.7% ) ,全部病例均有野外活动史及玩耍史。1.3 诊断标准 [1 ]   1野外活动史 ;2突发性高热并出现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3淋巴结肿大、皮疹 ;4神经系统症状 ;5 OXk≥1∶ 80。具备三项即可确诊。1.4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发热…  相似文献   

7.
福建地区恙虫病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06-2010-08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恙虫病54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有发热,46例淋巴结肿大,38例焦痂或溃疡,22例结膜充血,3例皮疹。血小板减少42例,肾功能损害36例,肝功能损害28例,50例恙虫病抗体阳性,8例外斐试验阳性,4例死亡。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流行季节,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焦痂、结膜充血,辅助检查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应警惕恙虫病可能,进一步行恙虫病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避免漏误诊。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好发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其临床特征呈复杂化多样化趋势 ,易并发多系统、多器官功能损害。现将我院 1991-0 1~ 2 0 0 1- 0 7收治的 2 97例恙虫病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恙虫病 2 97例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 6 1例 ,男 34例 ,女 2 7例 ;年龄 2~ 6 9岁 ,平均 37.3岁± 18.4岁 ;四季均可发病 ,以 6~ 9月高发。恙虫病的诊断标准 :1有野外草地接触史 ;2发热伴特征性溃疡和焦痂 ;3淋巴结肿大、皮疹 ;4外斐氏试验 1∶16 0以上。具有以上 3项并且试验性治疗有效可诊断 [1 ] 。多器官功能损害至少两个重要器官以上。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乏…  相似文献   

9.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8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1 ] ,除以上表现外还可以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我们收集了 1 990年至 1 999年确诊的 2 32例恙虫病患者并发多脏器损害 80例 ,现将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2例中并发多脏器损害者 80例 ,占 34 5 %。 80例中男 58例 ,女 2 2例 ,年龄 6~ 78岁 ,平均 46岁。发病季节每年 4月至 1 1月 ,其中 6至 9月为高峰 ,共 64例(80 % )。 80例中 68例有野外活动史(85 % ) ,职业以青壮年农民发病率较高(占 75 % )。2 .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恙虫病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阳性率,并发症及误诊情况,药物治疗效果,寻找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对住院后确诊为恙虫病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热122例(97.6%),焦痂122例(97.6%),淋巴结肿大63例(50.4%),疲倦93例(74.4%),头痛70例(56.0%),肝功能异常121例(96.8%),误诊率69.6%.结论: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皮肤焦痂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建湘  曾传生  向吉富 《临床荟萃》2003,18(18):1050-1051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 (或溃疡 )、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1] 。国内对恙虫病的流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2 ] 。对临床表现进行的分析表明 ,其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3 ] 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4] 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对 1984~2 0 0 0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恙虫病 5 2例进行分析 ,首次探讨湘西地区小儿恙虫病的流行及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5 2例 ,男 33例、女 19例 ,年龄 2~ 14岁 ,学龄前儿童 7例 ,余为学生 ,发病前均有草丛坐卧、休息、玩耍史 ,就诊前发病天…  相似文献   

12.
恙虫病误诊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地区 2 0 0 0 - 10~ 2 0 0 0 - 12首次流行恙虫病 ,我院先后收治79例 ,误诊 2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7例 ,女 11例。年龄 12~ 6 5岁 ,平均 38岁 ,学生 2例 ,居民 1例 ,农民 2 5例 ,均有野外作业或效游史。均有发热 ,T38.6~ 42℃ ,呈驰张热或稽留热。本组皮肤焦痂或溃疡 13例 ,部位脐周 6例 ,颈部 3例 ,腹股沟 2例 ,腋窝 2例。皮疹 15例 ,躯干部皮疹 13例 ,全身皮疹 2例 ,皮疹密集者 5例 ,散在者 10例 ,皮疹形态、大小不规则 ,多为暗红色斑丘疹 ,压之褪色 ,出疹时间多在发热 2~ 5 d。淋巴结肿大 14例 ,多与焦痂部位有关 …  相似文献   

13.
恙虫病18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永彪 《临床荟萃》2000,15(13):610
恙虫病是携带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恙螨幼虫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我院自 1 997年 5月至 1 999年 1 0月共收治该病患者 40例 ,其中 1 8例误诊 ,误诊率 45%。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2例 ,女 6例 ,发病年龄 1 4~ 70岁 ,平均 34岁。农民 1 4例 ,职工 3例 ,学生 1例。有明确的野外作业或游玩史 1 6例 ,全部患者都在 6~ 9月份发病。1 .2 临床表现  1症状 :本组 1 8例均有发热 ,体温 38.5~39.5℃ ,头痛 1 6例 ,肌肉酸痛 1 0例 ,咳嗽 4例 ;2体征 :皮疹 9例 ,皮肤溃疡或焦痂 1 4例 ,淋巴结肿大 1 3例 ,眼结膜充血…  相似文献   

14.
恙虫病是因恙虫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病源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由于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焦痂处于人体较隐蔽部位,常因误诊及观察不及时导致人体器官单一或多个功能损害,甚至死亡.故恙虫病的观察及护理十分重要.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恙虫病患者58例,并发器官功能损害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恙虫病并发肝损害6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永明  吕焕昌 《临床荟萃》2000,15(11):493-493
恙虫病是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国内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各省市。本病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临床表现。但近年来发现,该病常可引起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1,2],而有关肝损害的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恙虫病并发肝损害6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80年6月至1998年6月期间恙虫病住院患者168例,其中并发肝损害61例,占同期恙虫病的35.12%,男54例,女7例;年龄3~66岁,平均年龄39.4岁,均来自农村,本组患者发病前1~3周均有野外草丛接触史。1.2 诊断标准 1发病前1~3周有野外草丛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我院 6年来恙虫病并发多器官损害 39例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2 2例 ,女17例 ;年龄 3~ 73岁 ,平均 32岁 ;发病前1~ 3周均有野外活动史或居住环境较差。本组病例均有发热 ,体温 38~41℃ ,焦痂或溃疡 37例 ,皮疹 2 4例 ,颜面潮红、眼结合膜充血 2 5例 ,淋巴结肿大 34例 ,肺部呼吸音增粗 18例 ,湿性罗音 8例 ,呼吸音减弱 3例 ,心律不齐 3例 ,肝肿大 8例 ,脾肿大 17例 ,皮肤、巩膜黄染 3例 ,双下肢浮肿 8例 ,中毒性休克 1例。1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4 0×10 9/L 6例 ,WBC >10 0…  相似文献   

17.
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8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县 198 9年 7月首次发现临床恙虫病[1] ,1991年 7月~1999年 11月共收治恙虫病 92例 ,其中合并多脏器损害 82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5 2例 ,女 40例 ,其中成人 86例 ,小儿 6例 ,年龄 6~ 72 (平均 47.4)岁 ,发病季节每年 5~ 11月 ,7~ 9月为高峰。1.2 诊断标准  ( 1)有野外作业或接触草地史 ;( 2 )具有发热、皮疹、局部淋巴结肿大、焦痂、溃疡 (其中二种以上 ) ;( 3 )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阳性且随病程效价逐渐升高 ,和 /或特异性间接免疫萤光抗体阳性 ;( 4 )氯霉素或氧氟沙星治疗迅速有效。1.3 多脏器损…  相似文献   

18.
恙虫病是一种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点多表现为突然起病、发热、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外斐氏试验呈阳性。临床表现典型时 ,大多不易误诊 ,但如若该病以其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出现时 ,常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我院自 1996 - 0 5~ 1999- 10间共收治恙虫病 92例 ,其中 18例入院时初诊误诊 ,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1例 ,女 7例。成人 16例 ,儿童 2例。发病季节在每年 4~ 10月间 ,其中 5~ 8月发病者 16例 ,占 88.9% ;全部病例发病前 2~ 4wk均有田间劳动史或野外作业史。均有发热 ,其中弛张热 6例 ,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恙虫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00年8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60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恙虫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100%),焦痂(85%),皮疹(55%),淋巴结肿大(66.7%),外斐反应OXK>1:160(48.2%).结论:发病前野外活动史或者草地坐卧史、皮肤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外斐反应(OXK)阳性等对恙虫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恙虫病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熊开钧 《临床荟萃》1999,14(6):267-268
恙虫病是东方立克次体通过恙螨幼虫为媒介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有关恙虫病引起多脏器损害已见较多报道,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部分恙虫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Fe)有所升高,今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共同探讨其在恙虫病疾病过程中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恙虫病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3~79岁,平均年龄39.5岁,诊断根据王季午主编《传染病学》标准:①有野外接触史;②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③特异性焦痂和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