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观察母痔区剥扎加注射术治疗Ⅲ期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对环状混合痔左中、右前、右后3个母痔区行外痔剥离,内扎结扎,并在母痔区柱状注射消痔灵,对其余的内痔用消痔灵注射液注射治疗,术中不松解肛门括约肌.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对于Ⅲ、Ⅳ期脱垂性痔尤其呈环状脱垂的重痔.其治疗方法以常规的外剥内扎为主,但缺点是术中操作难度大,术后肛门部疼痛时间长,创面愈合慢,术后经常出现大出血、大便失禁以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我院自2002年10月在临床上运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痔病患者给予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5 min,全部病例内痔脱出部分均能回缩肛内,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者术后便血全部停止,有效率100%,未见术后大出血、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在治疗痔核数目为1~3个的Ⅱ~Ⅲ期痔病上,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施正华  罗励 《四川中医》2010,(5):104-105
目的:观察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痔动脉结扎术时下移肛门镜1 cm后加缝1针,缝合深度达黏膜肌层以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停止便血,痔脱出症状消失,随访3月有1例患者再次出现痔脱出。结论: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疗效好,并发症少,是治疗Ⅱ-Ⅲ期内痔合理有效的治疗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段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效果。方法将120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行分段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60例行PPH。术后观察7 d,并随访6个月。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完成后痔核脱垂情况、创口愈合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 2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完成后痔核脱垂情况、创口愈合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分段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具有与PPH同样的效果,是一种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消痔灵注射术与Ligasure痔切除术治疗Ⅲ、Ⅳ期内痔的效果。方法将35例Ⅲ、Ⅳ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行消痔灵注射,B组行Ligasure痔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等。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A组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结论在Ⅲ、Ⅳ期内痔的治疗上,消痔灵注射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减少术中创伤和减轻术后疼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痔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38例我院痔术后患者,比较性别、年龄、术前患者合并病、术前痔核形态、麻醉方式、手术器械、术后排便、排尿情况等因素与继发性大出血的关系,总结治疗的疗效,分析大出血的原因。结果:44例发生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发生率为0.89%,平均出血时间为6.9d(2~20d),经过1次止血处理治愈42例(95.45%),2次止血处理治愈2例(4.55%)。单因素分析显示痔术后继发性出血与性别、年龄及是否为嵌顿痔相关。结论: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应积极预防,一旦出现应进行及时有效地止血处理。  相似文献   

8.
改良消痔灵注射术治疗Ⅲ、Ⅳ期内痔6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比改良消痔灵注射术与北京广安门医院史兆歧倡用的“消痔灵四步注射法”治疗Ⅲ、Ⅳ期内痔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Ⅲ、Ⅳ期内痔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用药量小,操作易掌握,术后并发症少,痔核脱出、出血、坠胀等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消痔灵注射术更适合于Ⅲ、Ⅳ期内痔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痔动脉结扎肛垫悬吊术治疗Ⅲ-Ⅳ期脱垂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Ⅲ-Ⅳ期脱垂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以痔动脉结扎肛垫悬吊术及Milligan-Morgan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水肿、便血、肛门坠胀等临床指标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治疗组术后疼痛、排尿困难、排便困难、出血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60±2.47)天,对照组为(15.40±3.58)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动脉结扎肛垫悬吊术是治疗Ⅲ-Ⅳ期脱垂痔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痔基底高位固脱加痔内注射方法治疗Ⅲ期内痔的疗效。[方法]予消痔灵注射液注射内痔黏膜下层配合痔基底高位直肠深间隙注射治疗Ⅲ期内痔患者62例,术后常规口服抗菌药1周,并早晚各置洗必泰痔疮栓1枚,连用2周。[结果]治疗62例中,治愈49,好转13例。[结论]痔基底高位固脱加痔内注射为治疗Ⅲ期内痔较为理想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1.
痔疮术后大出血是肛肠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肛肠科自 2 0 0 0年以来共收治患痔者 1 5 0 0余例。除 、 期内痔用消痔灵注射及激光治疗外 ,余均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发生术后大出血者 5例 ,占 0 .2 5 %。5例大出血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抢救及护理 ,得以较快地恢复 ,无任何不良反应 ,效果满意。现将术后大出血的抢救及辨证施护总结如下 ,供同道们参考。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者67岁 ;其中内痔 1例 ,混合痔 2例 ,复杂性肛痔 2例 ;术后出血量 5 0 0 ml至 1 0 0 0 ml。出血原因为结扎线松弛脱落 ,直肠黏膜下静…  相似文献   

12.
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Ⅲ、Ⅳ期内痔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在治疗Ⅲ、Ⅳ期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Ⅲ、Ⅳ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痔环形切除术组、常规PPH组和改良PPH手术组,每组各30例,比较观察3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改良PPH组与常规PPH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改良PP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P均0.05)。痔环形切除术组与其他2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改良PPH在Ⅲ、Ⅳ期内痔治疗中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改良PPH是治疗重度脱垂性内痔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痔切闭术治疗Ⅲ~Ⅳ度痔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利用国产痔专用的吻合器治疗Ⅲ~Ⅳ度痔100例,在围手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并于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对疼痛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患者1个月~24个月(平均7个月),无肛门刺激、狭窄、失禁、外翻、复发、排便障碍等并发症,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3.06(1~7),72小时为1.42;经过精心护理,100例病人全部如期出院。结论:切闭术是治疗Ⅲ~Ⅳ度痔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加上精心护理,可使病人在短期内出院。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混合痔手术的治疗效果,笔者采用外剥离、内结扎、保留齿线、酌情给予内括约肌松解术,并在直肠动脉区缝扎或注射消痔灵液的方法治疗混合痔120例,疗效满意。术后未发生肛门狭窄,粘膜外翻,肛门失禁及术后痔核脱落期继发性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治疗痔疮的方法很多,各有利弊。Ⅲ~Ⅳ期痔疮必须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采用油纱或药纱塞入肛门压迫创面24小时以上以达到防止创面出血的目的,但术后大多数患者容易出现肛门坠胀、腹胀、小便困难、伤口粘连和出血、疼痛等并发症,患者十分痛苦。为解决上述难题,我院肛肠科组织攻关,从97年开始自制肛门排气管用于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观察200例术后患者,疗效甚佳。在此基础上,研制“痔能助疗器”用于痔病术后的创面处理,具有避免或明显减轻痔病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缩短创面愈合期、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治疗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3人)和对照组(35人)。治疗组:给予消痔灵内痔注射术,对照组采用PPH术。两组在治疗后随访1月,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均达到显效标准,但是在术后并发症,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上,消痔灵注射治疗Ⅲ期内痔优势明显(P0.05)。结论消痔灵内痔注射具有操作方便、费用低、痛苦少及疗效明显等优势,值得我们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美珍颗粒剂治疗PPH术后并发大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美珍颗粒剂治疗吻合器痔上直肠粘膜环切术(PPH)术后并发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4例PPH术后并发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美珍颗粒剂和安络血,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相近,但治疗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疗程亦短于对照组。结论 美珍颗粒剂治疗PPH术后并发大出血的总体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开环式痔微创吻合术(TST)与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及外切内扎术治疗痔病术后患者排便通畅程度的差异。方法:将45例Ⅲ、Ⅳ期脱垂性痔病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TST组)和对照组A(PPH组)、对照组B(外切内扎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排便通畅程度的差异。结果:TST术对术后患者排便影响较小,对患者早期排便的可控性及后期排便的通畅性较PPH及外切内扎术有优势。结论:TST术对于以非环状脱垂为主要症状的痔病患者,特别是Ⅲ、Ⅳ度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痔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出血、肛门肿胀、痔块脱出、排便困难、瘙痒等,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传统的手术方法有用激光、胶圈套扎、外剥内扎等,但伤口愈合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复发的几率很高。2005年1月-2007年3月,本院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期重度痔患者4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痔合并妊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5例痔合并妊娠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结果:35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有效率100%。结论:重视痔合并妊娠的术前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可使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心理护理贯穿其中,并强调心理护理在痔合并妊娠围手术期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