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皮肤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种分布情况。方法我们将韶关市皮肤病医院真菌实验室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资料作了统计。结果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3.5%,浅部皮肤真菌病病种依次为足癣424例占21.3%、手癣401例占20.2%、体癣330例占16.6%、股癣241例占12.1%、皮肤念珠菌病151占7.6%、头癣130例占6.5%、甲癣113例占5.7%、花斑癣105例占5.3%、糠秕孢子菌毛囊炎95例占4.8%。病原菌种依次为红色毛癣菌452株占35.8%、须癣毛癣菌297株占23.5%、念株菌198株占15.7%、犬小孢子菌139株占11.0%、糠秕马拉色菌94株占7.4%、絮状表皮癣菌46株占3.6%、紫色毛癣菌24株占1.9%、断发毛癣菌10株0.8%、石膏样小孢子菌3株占0.2%。结论韶关地区浅部皮肤真菌病以足癣、手癣和体癣为主,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念株菌为主。  相似文献   

2.
Pilzcin(Croconazole,盐野义)是新的咪唑型局部用抗真菌药,不仅对广泛的病原性真菌高度有效,而且对革蓝氏阳性菌和绝大多数厌氧菌也有效。本品对毛(发)癣菌、皮肤念珠菌和花斑癣有效,已批准用于治疗足癣、手癣、钱癣、股癣、糜烂性指  相似文献   

3.
袁野 《中南药学》2013,(3):207-210
真菌是一大类具有典型细胞核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1],真菌感染在皮肤科较为常见,临床上感染真菌后可引起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感染主要为皮肤癣菌如表皮癣菌、毛癣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头癣、足癣、指癣及体癣等;深部真菌感染是指由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菌等真菌侵犯内脏(如肺、脑、消化道等器官)、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以下和黏膜所致,  相似文献   

4.
浅部真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极为普遍。这种感染即癣主要是由三种皮真菌属引起:毛癣菌属,小拖霉菌属和表皮癣菌属。足癣主要由深红色毛癣菌和须发癣菌引起,股癣主要由深红色毛癣菌、须发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癣感染会影响皮肤、毛发、指甲的角蛋白细胞,并且是根据所受感染的解剖学部位来命名的。癣感染具有传染性,当身体接触到皮真菌丝产生的关节分生拖子时会受到感染,由于关节分生拖子能在皮肤及毛发的鳞屑中生存多年,所以癣感染常易复发,特别是当个体免疫力低下时。目前抗真菌药物有以下几类:咪哩类、三吐类及丙烯胺类。前两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黄竹醋洗剂的制备工艺和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平板培养基连续稀释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大黄竹醋洗剂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青霉菌有抑制作用,MIC为0.156~5mg· mL^ -1。结论大黄竹醋洗剂对某些真菌有一定的抑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竹醋液抗致病性真菌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天然竹类提取物-竹醋液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打孔法测定抑菌图直径.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定竹醋液的最小押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结果 竹醋液对常见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须癣毛癣菌)以及深部感染真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菌)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MIC为1.56%~3.12%.MFC为4.17%~6.25%。结论 竹醋液对六种主要致病性真菌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濮阳地区浅部真菌感染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493例,取标本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确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浅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特点。结果患者中有实验室真菌学依据者456例,主要为足癣155例(31.44%),股癣133例(26.98%),念珠菌感染84例(17.04%),癣菌和念珠菌的混合感染36例(7.30%);分离菌株336株,其中红色毛癣菌201株(59.12%),念珠菌78株(23.21%),须癣毛癣菌49株(14.41%),犬小孢子菌6株(1.76%),石膏样小孢子菌5株(1.47%),霉菌1株(0.30%)。结论濮阳地区浅部真菌病中足癣最常见;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念珠菌位于第二,须癣毛癣菌居第三,犬小孢子菌居第四;皮肤癣菌和念珠菌的混合感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灰黄霉素是一种抗真菌抗菌素,对皮肤真菌病,尤其对头癣病的防治是一种有效的药物。本文对灰黄霉素的适应症及其毒性和副反应作一概述。一、灰黄霉素的适应症:灰黄霉素对真菌主要起抑菌作用,在试管内,灰黄霉素对临床上常见的浅部致病性真菌,如小孢子菌、毛癣菌和表皮癣菌都有抗菌作用,对个别深部真菌,如申克氏孢子  相似文献   

9.
复方黄连皮康酊抗皮肤癣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基中的抗皮肤癣菌试验 ,观察复方黄连皮康酊 (简称皮康酊 )的抗真菌作用。方法 :体外抗真菌试验。结果 :皮康酊对皮肤癣菌 (包括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以及深部真菌 (白色念珠菌 )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使菌落缩小 (n =5 ,P <0 .0 5 )。而且皮康酊的抗真菌作用明显大于克霉唑癣药水 ,对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大于对深部真菌的作用。结论 :皮康酊对皮肤癣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壳聚糖醋酸液对皮肤浅表真菌的抗菌作用,检测其对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壳聚糖和醋酸溶液的MIC值。结果壳聚糖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MIC值均为2500mg·L-1,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值均为5000mg·L-1;醋酸液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MIC值均为630mg·L-1,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值均为1260mg·L-1。结论壳聚糖及醋酸液对皮肤浅表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铁扇癣痒平"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铁扇癣痒平"体外抗菌效果和抑菌浓度.方法采用对倍液体稀释法测定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须毛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体外抑制作用.以市售的复方土槿皮酊、庆大霉素和二性霉素B为对照.结果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真菌(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铁扇癣痒平"具有体外抑制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和皮肤真菌的作用,且抗真菌活性高于抗细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其中又以体癣和股癣最为常见。同一样的疾病实际上,股癣也是体癣的一部分,因其发生的部位特殊而单独提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体癣和股癣是同一种疾病。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以外的平滑皮肤上的一种皮肤真菌感染。股癣则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和肛门周围的皮肤癣菌感染。体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紫色毛癣菌等常见病原菌(真菌)引起。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癣家畜如狗、猫,或间接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而引起;也可由自身感染(先患有手、足、甲癣等)…  相似文献   

13.
萘替芬的临床和药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敏蓉 《上海医药》2000,21(2):33-34
真菌是属于真核类的低等生物,种类繁多。据估计,真菌在自然界中至少有10万种以上,绝大多数真菌是不致病的,而且有不少对人类有益,对人致病的真菌不过几十种。真菌的生存能力强,寄生于人体和动物可多年保持活力,这也是真菌病传播广泛的原因之一。 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浅部真菌又称皮肤癣菌,浅部真菌病也称皮肤霉菌病或癣,常见的有头癣、手足癣、甲癣、体癣、股癣、花斑癣等。在我国90%以上的真菌病属于浅部真菌病。90年代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主要是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絮状表皮癣菌。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临床治疗需要,我们研制了克癣能涂膜剂。该制剂是由苦参、黄柏、黄羊、上荆皮、蛇床子、白癣皮、丹参、当归等8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份后,加西药充霉吐与氛酮等配制而成的一种中西药复方制剂[1]。在对该制剂进行药效学研究时,笔者对其进行了抑制真菌作用、不良反应及毒性测定。1抑制真菌作用试验抑制真菌试验以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样小拖子菌、五青样小抱子菌、紫色癣菌等7种常见病原性真菌进行。试验中,在无菌条件下,以不同浓度药物(即克癣能徐膜剂和8味中药提取物各用10个浓度)与沙氏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大蒜酊抗足癣的主要药效学。方法用体外抑菌试验法,观察复方大蒜酊对8种浅部真菌的抗菌作用;以组胺为致痒剂,观察复方大蒜酊的止痒作用;采用碘-淀粉蓝色反应观察法,观察复方大蒜酊的敛汗作用。 结果复方大蒜酊体外除白念珠菌外,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小于临床用药浓度,即<0.05 mol·mL-1。外用能明显提高豚鼠致痒阈,明显减少小鼠足跖出汗斑点数。结论复方大蒜酊有较好的抗浅部真菌、止痒、敛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汉麻果胶皂苷类成分的主要部位,进行抗真菌试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值(M/C)。方法利用D101大孔树脂进行梯度洗脱,通过试管定性试验以及薄层色谱(TLC)法确定富集皂苷类成分洗脱部位,并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研究其对4种常见致病真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物活性。结果80%浓度的洗脱物对红色毛癣菌、须毛癖菌、犬小孢子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M/C值分别为16,8,2 |ig/mL。结论汉麻果胶皂苷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晖  陈敬  黄永 《天津医药》2013,41(4):387-388
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从公安特警总队特警足部浅表真菌病分离鉴定的红色毛癣菌进行药敏试验,为公安特警中足部浅表真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以患有足部浅表真菌病的天津市区特警总队特警为研究对象,使用M38-A2方案进行红色毛癣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测定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对所分离的红色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红色毛癣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显示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酚对红色毛癣菌MI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显示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酚对红色毛癣菌MI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浅部真菌病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年来本地区浅部真菌病病种及真菌菌种的种类和构成情况,为防治浅部真菌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578例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者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结果本地区浅部真菌病除头癣外城市患者均高于农村患者,城乡之比为2.08:1;浅部真菌病发病率最高的为手足癣482例(58.6%),其次是股癣110例(13.4%);浅部真菌病菌种的分布以红色毛癣菌为主135株(41.4%),其次是须癣毛癣菌63株(19.3%)。结论皮肤癣菌是造成浅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镜检与培养,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降低浅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用杭州产的氟康唑胶囊 (商品名为麦尼芬 )治疗甲真菌病 ,现将随访的 31例病人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1例甲真菌病中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 0年。手受累甲 10 8个 ,足受累甲 6 3个 ;最少为 1个病甲 ,最多为 2 0个病甲。全部病例真菌直接镜检均为阳性 ,31例病人 2 0例真菌培养阳性 (阳性率为 6 4 5 % ) ,其中红色毛癣菌 9例 ,石膏样毛癣菌 3例 ,絮状表皮癣菌 2例 ,紫色毛癣菌 2例 ,念珠菌属3例 ,青霉菌 1例。1 2 服药方法 氟康唑胶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常州某部官兵浅部真菌病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院就诊的318例浅部真菌病部队官兵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 受检患真菌镜检阳性率为65.7%,培养阳性率为55.3%,总阳性率为71.4%(227/318).菌种分布主要为:红色毛癣菌113株(64.2%),犬小孢子菌6株(3.4%),须癣毛癣菌7株(4.0%),念珠菌及酵母样菌19株(16.8%).结论 常州某部官兵浅部真菌病病原菌以皮肤癣菌占主导地位,其中红色毛癣菌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