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中1例脊柱感染患者术后使用地佐辛致药物依赖及处理的全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入点。方法 结合1例脊柱感染术后使用地佐辛注射液致药物依赖的病例,针对其药物依赖的主要问题,临床药师运用临床药学知识及经验,对患者出现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药物依赖的原因、不良反应处理等多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止痛方案进行个体化调整,对药物依赖对症治疗,临床药师成功进行了该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结论 临床药师在地佐辛注射液致药物依赖的处理过程中,可利用临床药学专业协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不仅充分服务于临床,还可实现临床合理用药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吗啡对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各自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85例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地佐辛组(45例)地佐辛0.6mg/k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吗啡组(40例)吗啡注射液50m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手术结束,患者清醒后静脉接上镇痛泵。结果地佐辛组及吗啡组术后静脉镇痛有效镇痛率分别为93.33%(42/45)、87.50%(35/4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出现1例头晕、2例嗜睡,吗啡组出现恶心、呕吐、瘙痒各1例,尿潴留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和吗啡均可用于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且临床镇痛效果均较好,但吗啡较地佐辛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地佐辛不良反应发生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通过我院HIS收集2013年地佐辛注射液使用情况,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所有使用患者核实以排除不良反应漏报情况;对年龄、性别等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向前法筛选变量。结果:2013年我院地佐辛注射液使用患者3257例,发生不良反应者56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影响因素为:性别、肝病、科室。结论:地佐辛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性别、肝病和科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地佐辛注射液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地塞米松静脉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注射液镇痛治疗,对比两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无痛率为55.00%,对照组无痛率为32.50%,观察组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采用地佐辛注射液静脉镇痛,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佐辛注射液用于甲状腺术后镇痛疗效观察。方法选择6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为对照组,B组手术结束前30min使用地佐辛5mg行术后静脉镇痛。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0.5、2、6、12h使用视觉模糊评分(VAS)评估疼痛及观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高于A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甲状腺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可靠,但要注意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6.
张英 《中国药业》2012,21(11):78-79
目的观察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94例。联合组采用硬膜外一次性给予地佐辛5 mg稀释到10 mL加上配方为地佐辛10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 mg+托烷司琼4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的静脉镇痛泵,镇痛泵以2 mL/h匀速静脉给药,术后48 h拔管。对照组术毕予地佐辛15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 mg+托烷司琼4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的静脉镇痛泵进行治疗,同样镇痛泵以2 mL/h匀速静脉给药,术后48 h拔管。结果联合组术后镇痛效果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硬膜外一次性给药联合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可促进剖宫产术后恢复,是剖宫产术后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地佐辛和丙帕他莫用于开放性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将76例开放性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术后主诉疼痛患者随机分成地佐辛组及丙帕他莫组,每组38例,分别予5mg地佐辛注射液或2g丙帕他莫静脉泵入,观察镇痛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舒适度评分(BCS),以及给药2h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的效果,在改善由于术后疼痛所引起的缺氧方面,丙帕他莫组优于地佐辛组(P〈0.01),同时丙帕他莫对呼吸频率的影响小于地佐辛(P〈0.05);两组均对术后血流动力学有影响,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地佐辛及丙帕他莫均可用于开放性食管癌三野根治术的术后镇痛治疗。在改善患者氧合方面,丙帕他莫优于地佐辛,地佐辛存在潜在的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临床术后镇痛优选丙帕他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某外科地佐辛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HIS、PASS系统回顾性分析我院某外科2020年6月 –2021年5月使用地佐辛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信息,收集其用药量、疗程等资料,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2020年6月–2021年5月,某外科使用地佐辛注射液金额为1023960...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调查地佐辛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方法: 统计分析某院2015年12月~ 2016年11月住院患者中地佐辛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从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使用地佐辛的患者共12 847例,年龄0~97岁,平均年龄(49±15.6)岁。11 687例患者是因为手术使用地佐辛注射液,占总比90.97%。使用最多的科室分别是骨科(12.70%)、手外科(10.30%)和肝胆外科(9.39%)。132例患者单次用量超出说明书推荐(1.03%),主要集中在大型手术科室(心外科)。1 042例患者连续用药超过1周(8.11%),主要为肿瘤患者。结论: 该院地佐辛注射液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医师培训,提高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患者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50例使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并统计两组围麻醉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观察组丙泊酚使用总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术毕苏醒时间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呼吸抑制、术后疼痛和术后头昏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能有效减少丙泊酚的用量,避免了丙泊酚用量过多出现的呼吸抑制以及术后头昏,还能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沈彦坡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100-3102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术后均行PCIA。镇痛药配方分别:A组,地佐辛复合氯胺酮组:地佐辛0.4 mg/kg+氯胺酮4 mg/k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B组,地佐辛组:地佐辛0.6 mg/kg +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C组,芬太尼组: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毕接PCIA镇痛。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程度评分( Ram-say)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4、8、12 h时间点A组和C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术后4、8、12 h时间点A组Ramsay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均P<0.05)。 C组眩晕、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B组(均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氯胺酮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使用地佐辛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418例,按照患者临床资料、药物使用情况及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60岁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最高,占40. 2%;原发疾病消化系统占比最高,为28. 7%,其次为泌尿系统疾病,占23. 4%;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系统为消化系统占44. 5%,主要表现为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在使用地佐辛注射液期间需加强患者观察,出现异常需及时处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后使用地佐辛与静脉镇痛泵对患者镇痛效果及排气的影响。方法:按使用静脉镇痛泵和使用地佐辛分组,观察阑尾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和排气时间。结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250例,其中接静脉镇痛泵组150例、给予地佐辛肌注镇痛组100例,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肛门排气时间,使用静脉镇痛泵组用于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比使用地佐辛组好,对肛门排气无影响。结论:阑尾切除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效果好于使用地佐辛组;两组对肛门排气时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患者中使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效果、麻醉苏醒及全麻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腰椎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佐辛超前镇痛组,每组15例,地佐辛超前镇痛组患者在切皮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术毕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采用Steward测试法对麻醉苏醒情况进行评估,记录患者麻醉完全苏醒所需要时间、手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等全麻药物用量。结果:两组患者VAS的差别、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等全麻药物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超前镇痛组优于对照组;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Rames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腰椎手术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全麻药用量,对麻醉苏醒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评价静脉注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需要择期宫腔镜手术者中,随机挑选6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前后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和恢复意识时间,丙泊酚的使用量;记录术后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术中呼吸抑制情况和体动的发生次数;在术后5、10、20、30min分别对患者做视觉模拟评分并作记录。结果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其他麻醉方式的丙泊酚使用量明显增多,在麻醉起效时间和恢复意识时间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治疗组在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术后各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少于其他两组。结论注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大大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并提高麻醉镇痛的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对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效果明确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在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寻找最佳剂量。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地佐辛1组(D1组)、地佐辛2组(D2组)、地佐辛3组(D3组)和芬太尼组(C组),每组30例。D1组给地佐辛0.5mg/kg,D2组给地佐辛0.7mg/kg,D3组给地佐辛0.9mg/kg,C组给芬太尼15μg/kg。镇痛泵药物配方:D1组:地佐辛0.5mg/kg加托烷司琼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D2组:地佐辛0.7mg/kg加托烷司琼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D3组:地佐辛0.9mg/kg加托烷司琼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芬太尼组:芬太尼15μg/kg加托烷司琼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术毕前15min静脉注射首次剂量: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加托烷司琼5mg;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lμg/kg加托烷司琼5mg。观察并记录术后1 h(T1)、2 h(T2)、4 h(T3)、12 h(T4)、24 h(T5)、48 h(T6)患者的生命体征(BP、HR、Sp02)及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CS)和不良反应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均平稳,D1组T2和T3时点HR略高于其他3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Ramsay、BCS评分在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D2组、D3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组在T1、T2时点高于其它3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3组和C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D1组和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且其最佳剂量为0.7mg/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需要镇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比较3组术后3、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舒适度(BCS)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3组均得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的VAS、Ramsay、BCS评分优于单独使用药物的两组,较地佐辛组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更少(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分析其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规范应用该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考药品说明书、专家共识和指南等制定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合理性评价细则,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2023年1~6月科室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5位的252例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的病历,应用属性层次模型(AHM)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252例病历中,病历评分(MRS)≥90分的优秀病历103例(占40.87%),75分≤MRS<90分的良好病历12例(占4.76%),60分≤MRS<75分的合格病历41例(占16.27%)以及MRS<60分的不合格病历96例(占38.10%)。不合理类型主要表现为无适应证48例次(占28.40%),用法用量43例次(占25.44%),用药疗程36例次(占21.30%),特殊人群用药22例次(占13.02%),联合用药10例次(占5.92%)及禁忌证5例次(2.96%)。结论 基于AHM法制定的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评价方法切实可行,评价结果显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差,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其医嘱点评、用药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在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盐酸曲马多和地佐辛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用盐酸曲马多镇痛,观察组患者术后则用地佐辛镇痛,对两组术后2、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循环及呼吸功能、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4 h两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曲马多与地佐辛镇痛效果均良好,但相比盐酸曲马多,地佐辛对患者循环及呼吸功能影响相对更小,更安全可靠,因此手术后优先选择地佐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PPH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O.9%氯化钠注射液。以警觉一镇静(OAA/S)法评定两组患者给药后镇静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后2,4,8,12,24 h的疼痛程度,并记录追加镇痛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后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为5分、4分的例数分别为35,5例,对照组分别为38,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 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5±0.6)分、(2.8±0.5)分、(3.5±0.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有3例(7.50%)、对照组有12例(30.00%)患者要求使用镇痛药,观察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明显减轻PPH患者术后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