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究并分析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脑小血管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治疗的119例脑小血管病并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延续性护理。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干预前后AHI指数、ESS评分,干预依从性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AH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5.36±1.37 v s13.54±1.35,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6.85±0.89 vs 8.43±0.86,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缓解脑小血管病并OSAH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支持性心理和认知疗法护理对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我院AIDS患者13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和认知疗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依从性、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LI)、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97.14%(68/70) vs. 82.61%(57/69)],差异显著(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SAS、SDS)及睡眠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57%(69/70)]高于对照组[82.61%(57/69)],差异显著(P <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给予支持性心理和认知疗法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同时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睡眠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叶小阳 《北方药学》2023,(3):111-113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抗失眠干预中采取规范化用药指导的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时段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48例配合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人数24例/组。对照组实行传统干预,观察组实行规范化用药指导。比对用药依从性、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以焦虑、抑郁评分作比较,干预前两组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33.42±3.25)分、抑郁评分(32.15±4.12)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5.12±1.35)低于对照组的(7.23±2.12)分(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抗失眠干预中实施规范化用药指导,可让患者充分了解抗失眠药物的药效和用药治疗的意义,用药依从性提升,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采用多学科协作(MDT)式精准护理干预对患者BPI-C评分、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91例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对照组45例、研究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MDT式精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干预前后疼痛程度(BPI-C)、睡眠质量(PSQI)、生存质量(FACT-L)。结果 研究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BPI-C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经MDT式精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入住的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模式将其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基础临床指导,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心理干预,比较2组不同干预阶段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睡眠状况。结果 干预后第3、6周末,观察组测评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效率(1.67±1.15)、睡眠时间(1.32±0.57)、睡眠质量(1.72±1.21)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出现入睡障碍、梦魇等不良睡眠事件的患者总占比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并且对改善其睡眠质量也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6.
王厚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32-334
目的观察全方位护理对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及SDS总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缓解抑郁情绪,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常林  赵娟  冯红霞  詹晶 《现代医药卫生》2023,(19):3383-3386
目的 探讨分级心理干预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及睡眠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9月该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6-7月的1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8-9月的1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分级心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睡眠潜伏期(SOL)、实际睡眠时间(TST)。结果 干预前,2组SA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2组SOL、TS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OL值低于对照组,TS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分级心理干预模式可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性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应对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性干预,2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2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干预前后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脑卒中残损评定法量表(SIAS)、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结果 2组回避、屈服、NIHSS、HAMA、HAMD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面对、ADL、SIAS、CD-RISC、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赋能理论的延续性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能够帮助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神...  相似文献   

9.
王淑娜  吴启梅  韦菲楠  李莉 《河北医药》2023,(13):2068-2071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互动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均为女性。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互动护理模式,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肺部感染、肝肾毒性、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的相关并发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的互动护理模式,使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等得以改善,在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同时利于身心健康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微创手术中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的整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本院120例骨折微创手术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中心区组随机化方法,列出流水号为01~120所对应的护理分配表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人文关怀的整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心理状况、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P>0.05),但观察组数据稍高;护理后,术后即刻以及术后第1、3个月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微创手术中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的整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评分、心理状况及睡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就宫颈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行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情绪-投入-人际-意义-成就(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2年8月经本院收治的90例肺癌化疗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立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QLQ-C30量表中功能、总体健康评分高于护理前,症状及特异性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功能、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及特异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躯体、行为、情感及认知疲乏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护理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沈富香 《河北医药》2024,(3):477-480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院内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院内综合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心理弹性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的心理弹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观察组的物质生活、生理健康、社会功能和心理状态等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疏导在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理疏导组)和观察组(强化心理疏导组)每组各21例,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指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心理疏导在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睡眠质量中的效果较好,在此类患者术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舒适化心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46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73)和常规组(n=73)。两组术后均接受化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舒适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应对方式、治疗依从性、心理应激[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存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FACT-B)]。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GSES评分较常规组高,SAS、SD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干预后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FACT-B、积极应对评分较高,消极应对评分较低(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93.15%(68/73)高于常规组79.45%(58/73)(P<0.05)。结论 舒适化心理干预可提升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调节患者应对方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接受治疗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心功能、舒适度评分、心理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 <0.05)。护理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更好,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全程一体化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功能,提高舒适度,改善其心理和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化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PTN患者9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L)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G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及PSQ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PSQ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TNF-α及N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NGF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PTN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头部经络梳理联合穴位按摩对于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在上述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头部经络梳理和穴位按摩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部经络梳理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利于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消除不良情绪,提升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红  马晶  王娟  彭晓红  李颖 《河北医药》2023,(19):2980-2982
目的 探析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后出现心衰并发症患者100例,用数字随机表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提供对症护理干预,观察组提供综合性管理措施干预。从患者对护理措施质量评价、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对两种护理模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接受管理措施干预质量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良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心衰患者提供综合性管理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负性情绪、生存质量也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宁新艳  魏娟 《贵州医药》2023,(10):1665-166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路径化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心内科进行康复的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康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路径化干预,两组康复观察时间为28 d。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抑郁与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心肌耗氧量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在组内与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的心功能LVEF值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路径化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还可促进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