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维吾尔医正常体液与异常体液分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维吾尔族正常人群体液质(HILIT)与异常体液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维吾尔医体液分型方法对83名正常维吾尔族人群和3196例患者进行体液分型,并观察正常和异常体液两组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维吾尔族正常人群中血液质22人(26.5%)、粘液质34人(41%)、胆液质20人(24%)、黑胆质7人(8.5%)。粘液质型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液质型(41%),排列顺序为:粘液质>血液质>胆液质>黑胆质。维吾尔族异常体液人群中异常血液质663人(20.74%)、异常粘液质866人(27.1%)、异常胆液质586人(18.34%)、异常黑胆质1086人(33.82%)。异常黑胆质型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液质型(33.82%),排列顺序:异常胆液质>异常粘液质>异常血液质>异常黑胆质。结论:本研究显示正常体液与异常体液分布之间有明显差异。当致病因素侵害人体后首先把正常粘液质被损耗蒸发或浓缩,从而相对地增加其他体液,影响或干扰其他体液质的成熟,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异常体液,导致病理变化(出现症候)或发展成疾病。当体液发生异常变化时机体内各种代谢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尤其是异常黑胆质型是体液发生异常变化的特征之一。提示人们根据自身体液原有的属性及其变化,防止各种异常体液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人群不同膳食模式与不同维医体液质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5月—6月对喀什地区1市1县3个乡/街道内的18岁以上维吾尔族成年居民进行维医体液质及膳食调查。结果:维吾尔族四种膳食模式在正常胆液质、血液质和粘液质中的构成主要以传统型为主,黑胆质以肉食型为主。维医四种正常体液质在四种膳食模式均主要以粘液质为主,且其分布多集于中、高分位膳食模式中。男性和女性四种膳食模式在异常体液质中分布大致相同,都多以异常黑胆质分布为主,但男性部分膳食模式中也存在异常黑胆质与异常粘液质并存为主的现象,女性部分膳食模式中也存在异常黑胆质与与异常血液质并存为主的现象。男性传统型膳食模式中的异常血液质构成高于异常胆液质(χ~2=13.539,P=0.001)、异常黑胆质构成高于异常胆液质(χ~2=7.098,P=0.029);女性西方型膳食模式中的异常血液质构成高于异常粘液质(χ~2=7.483,P=0.024)、异常黑胆质构成高于异常粘液质(χ~2=8.741,P=0.013)。结论:维吾尔族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在不同维医体液质中分布有所不同,不同维医体液质在同一膳食模式中分布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维医异常体液分型与年龄、性别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与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维吾尔医体液论对1108例患者进行异常体液分型,观察各异常体液组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并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检验各体液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之间男性和女性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平均年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年龄由小至大的顺序为:异常胆液质>异常粘液质>异常血液质>异常黑胆系;各组患者不同年龄段的分布也存在不同的趋势,患者构成比达到高峰的年龄段分别为:异常胆液质20-29岁(26.75%),异常粘液质40-49岁(26.00%),异常血液质50.59岁(28.13%),异常黑胆质50-59岁(26.56%)。结论:体液分型与性别之间没有关系,但异常胆液质型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异常黑胆质型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提示人们根据自身体液原有的属性及其变化,提前定期适量使用相应的成熟剂和清除剂,防止各种异常体液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疆维族夜间哮喘发作期患者维吾尔医辨证分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新疆维族夜间哮喘(以下简称夜哮)发作期患者的维吾尔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对111例新疆维吾尔族夜哮发作期患者进行维医辨证分型.结果根据维医理论指导,经合理辨证分型为异常黑胆质型、异常胆液质型、异常粘液质型和异常血液质型,其中以异常黑胆质型最为多见,占70.27%.结论由此可了解新疆维族夜哮发作期患者的构成比及特点,异常黑胆质型病人占主要地位,异常胆液质型和异常粘液质型占其次,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医认为人体四种体液,尤其是碱性粘液质及异常胆液质堆积皮肤某处,减弱皮肤的营养力,并使皮肤对各种刺激性物质的应激能力增强,导致湿疹等皮肤病。本院使用维吾尔医药治疗湿疹62例,结果治愈率58.1%,显效率30.6%,治疗期间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疆维族夜间哮喘发作期患者维吾尔医辨证分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探讨新疆维族夜间哮喘(以下简称夜哮)发作期患者的维吾尔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对111例新疆维吾尔族夜哮发作期患者刊物维医辨证分型。结果:根据维医理论指导,经合理辨证分型为异常黑胆质型、异常胆液质型、异常粘液质型和异常血液质型,其中以异常黑胆质最为多见,占70.27%。结论:由此可了解新疆维族夜哮发作期患者的构成比及特点,异常墨胆质型病人占主要地位,异常胆液质型和异常粘液质型占其次,为临床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对维吾尔族正常人群、RHD抗原阴性个体与维吾尔医体液质(HILIT)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红细胞上RHD抗原的缺失和A、B两个抗原(AB型)同时存在的个体红细胞膜对黑胆质型物质的转运受阻等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和田地区维吾尔族83名正常人群,44名RHD阴性人群检测ABO血型抗原和RHD,C,CE,e抗原,与此同时按维吾尔医诊断方法检测确定体液质型。结果:结果显示维吾尔族正常人群中粘液质34人(41%)、血液质22人(26.5%)、胆液质20人(24%)、黑胆质7人(8.5%)。粘液质型(41%)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液质型,两者ABO血型之间有显著性,。其排列顺序为:粘液质〉血液质〉胆液质〉黑胆质,O〉A〉B〉AB。而RHD阴性者个体中血液质型10人(22.7%),粘液质型8人(18.2%),胆液质型6人(13.6%),黑胆质型20A.(45.5%),其结果显示黑胆质型个体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体液质型。其排列顺序为:黑胆质型〉血液质型〉粘液型〉胆液质型.AB〉O〉B〉A。RHD阴性黑胆质型20名个体RH血型血清学表型结果显示全为ccdee表型,但是AB型者(50%)明显高于其他血型。其排列顺序为:AB〉O〉A〉B。结论:体液内粘液质型比例较高,ABO血型中。型比例也较高,推测粘液质与。型红细胞具有相关性,o型红细胞、组织细胞膜可能是水转运通道。可能是红细胞膜上A和B两个抗原的不存在有利于体液(特别是水等物质)被组织、细胞之间交换和转运。红细胞上RHD抗原可能是铵转运通道,红细胞膜上RHD抗原的缺失、AB两个抗原的同时存在可能阻碍了红细胞膜对黑胆质型物质的利用和各组织、细胞之间黑胆质型物质的交换和转运,导致黑胆质型物质的转运减慢。因此在血液中黑胆质型物质的含量增多而被堆积引起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导致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性缓慢。因此在维吾尔医脉诊时表现为较硬而缓的黑胆质型体征的脉象。  相似文献   

8.
体液学说是维吾尔医学(维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维医认识人体正常生理结构和异常病理变化的诠释工具。维医认为人体是由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黑胆质四种不同的体液构成的。各种体液分属不同的寒热属性,如胆液质体液属性干热,血液质体液属性湿热,粘液质体液属性湿寒,黑胆质体液属性干寒等。组成人体的各种体液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正常的人体体液保持着结构和功能上的均衡状态。如果体液出现异常,无论是结构组织上,还是体液数量和质量上的异常,均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千百年来,体液学说在维医理论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近…  相似文献   

9.
维医药治疗各种疣394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维红异常粘液质及黑胆质的复合成熟剂,再服用清除剂,外用维药软膏,治疗各种疣,连续治疗5 ̄10天,结果94例完全治愈达,治愈达100%。治愈后94例中有21例患处有色素沉着,经外用麦加洗药树脂15 ̄20天后,皮肤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芭迪然吉补亚冲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维吾尔医认为心脏是生命的动力所在,是全身重要的支配器官,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病方面也有其独特认识和特殊治疗。正常体液是指人体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后,经组织器官的消化,吸收后储存在特定部位的供机体一切活动的物质即:胆汁质,血液质,粘液质,黑胆质的总称。正常体液改变或异常体液过程中所发生的过度性改变引起疾病。下面介绍异常体液引起“心肌缺血”的机理及治疗。异常黑胆质引起的冠心病是受机内各种因素及四种体液如:胆汁、血液、粘液、黑胆质燃烧产生常黑胆质。此液质量在血管腔或组织间隙或在细胞中沉淀造成心血管的一系列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维医异常体液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参照西医诊断标准将46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维医异常体液分型。中医分为肾虚髓亏型、阳虚寒凝型、瘀血阻滞型;维医分为异常血液质、异常粘液质、异常胆汁质、异常黑胆质。分别由骨科中医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医师和维医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盲法症候分型。结果: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阳虚寒凝型233例(50.43%)瘀血阻滞型160例(34.63%)肾虚髓亏型69例(14.94%);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特征:异常粘液质218例(47.19%)异常黑胆质194例(41.99%)异常胆液质36例(7.79%)异常血液质14例(3.03%)。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侯分型与维医异常体液分型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维药异常粘液质及黑胆质的复合成熟剂,再服用清除剂,外用维药软膏,治疗各种疣,连续治疗5~10天,结果94例完全治愈,治愈达100%.治愈后94例中有21例患处有色素沉着,经外用麦加洗药树脂15~20天后,皮肤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探讨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维医分型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对放疗前后120例患者进行维医分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显示:维医分型放疗前:异常黑胆质60例(50%)>异常黏液质33例(27.5%)>异常血液质18例(15%)>异常胆液质9例(7.5%);放疗后:异常黑胆质92例(76.67%)>异常胆液质15例(12.5%)>异常血液质9例(7.5%)>异常黏液质4例(3.33%)。且放疗前后维医分型构成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放疗后CD3、CD4与CD4/CD8下降,CD8升高(P<0.05);且放疗后变为异常黑胆质的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更为显著(P<0.01);而放疗后变为非异常黒胆质的T细胞亚群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异常黑胆质为放疗前后食管癌患者的主要维医分型;放疗后变为异常黑胆质的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维医辨证分型及NO、ET、AgⅡ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照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异常体液辨证证分型,观察血管舒缩功能在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从而为冠心病的维医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和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根据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确诊为冠心病的305例患者进行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分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免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II(AgII)含量。结果:305例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70例,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126例,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28例,异常黏液质型冠心病81例。各组冠心病患者ET、NO、AgⅡ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异常血液质组、异常胆液质组及异常黏液质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黑胆质组与其他3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异常黑胆质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均有异常变化,但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变化较其他异常体液型(非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维药异常粘液质及黑胆质的复合成熟剂 ,再服用清除剂 ,外用维药软膏 ,治疗各种疣 ,连续治疗 5~ 1 0天 ,结果 94例完全治愈 ,治愈达 1 0 0 %。治愈后 94例中有 2 1例患处有色素沉着 ,经外用麦加洗药树脂 1 5~ 2 0天后 ,皮肤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疣可见于全身各处皮肤,高出皮肤,数量可为一至数个,形态各异,质软或硬,为突出皮肤的良性肿瘤,从维吾尔医理论的角度上分析,为燃烧后的体液(HILLIT),尤其是燃烧后的混有黑胆质,生产异常黑胆质引起。现将1997年至今在我院治疗过的328例疗效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维吾尔医调整气质法联合小艾飞蜜膏治疗更年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更年期子宫肌瘤62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粘液质体液烧焦而形成的异常黑胆质型更年期子宫肌瘤患者)28例,观察组(黑胆质体液烧焦而形成的异常黑胆质型更年期子宫肌瘤患者)34例。对照组采用心理疗法联合使用抗肿瘤维成药小艾飞蜜膏治疗,观察组采用调整气质疗法(采取成熟疗法和清除疗法)联合使用抗肿瘤维成药小艾飞蜜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早期诊断、体液分型及时辨质施治十分重要。采用维吾尔医调整气质法联合小艾飞蜜膏治疗,疗效较好,对于缓解更年期的各种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维医异常体液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4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中医分为血热型、血瘀型、血燥型、血虚型;维吾尔医分为异常血液质、异常粘液质、异常胆汁质、异常黑胆质.分别由皮肤科中医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及维吾尔医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盲法证候分型.结果: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分布特征:血热型176例(40.46%)>血瘀型172(39.54%)>血虚型44例(10.11%)>血燥型43例(9.89%);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异常粘液质206例(47.13%)>异常胆液质126例(29.10%)>异常血液质58例(13.33%)>异常黑胆质45例(10.34%).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维吾尔医异常体液分型与中医证候分型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H型高血压维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入院的H型高血压患者144例,观察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HCY值,维医症候。结果①144例H型高血压病患者维医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异常粘液质型异常血液质型异常黑胆质型异常胆液质型(57.64%15.28%13.89%13.19%)。②H型高血压不同维医证型异常粘液质型患者HCY值最高,与异常血液质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型高血压不同维医证型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H型高血压患者以异常粘液质型证最为常见。②异常粘液质型H型高血压患者HCY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性哮喘与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维医体液论进行辨证分型,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30例,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46例,并与正常对照组89例进行对照,分别测定各组血清ECP、T-IgE、S-IgE、FEV1水平。结果血清ECP、T-IgE、S-IgE变化在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明显高于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P〈0.01),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EV1水平变化在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明显低于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和对照组(P〈0.01),非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组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异常黑胆质性哮喘的气道炎症程度更明显,阻塞情况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