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生殖健康现状、知识知晓程度以及需求,探索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方法,便于有针对性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生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西北民族大学中少数民族大学生870名,以匿名问卷形式进行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不足,对女性排卵、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避孕措施的知晓情况较差,相关知识知晓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大学生性态度较开放,24.9%的学生愿意接受婚前性行为,33.0%能接受大学生发生性行为,21.1%能接受未婚先孕,27.3%希望体验性生活经历,不同性别、生源学生间均有差异;性行为方面,44.8%有过接吻经历,23.2%的人有过性爱抚经历,20%有过性经历,29.2%有过自慰经历,这些行为在男女生之间、不同生源之间差异较大。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性态度较开放。应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高相关知识水平,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各民族女大学生的性行为、避孕节育以及生殖道感染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减少婚前性行为及意外妊娠的发生,保护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国7所民族学院大二、大三在校各民族女生159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6%的女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城乡间该比例基本接近。少数民族女生意外妊娠(16.3%)、曾做过人工流产者(14.1%)略高于汉族女生(14.9%、12.1%)。40%以上的人有时采取避孕措施,从未采取过任何措施者占10%。使用过避孕套比例最高,达到85%,其次为“体外排精”和“事后紧急避孕措施”。4种生殖道感染症状中,阴道瘙痒比例最高(41.2%),其它依次为白带有腥臭等异味(28.5%),白带呈泡沫状、凝块或豆渣状(17.6%),白带发黄、偶有血丝(13.3%)。阴道瘙痒、白带有腥臭等两种症状彝族、藏族较汉族和其他民族高10.5%。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女生58.7%不治疗,25.0%自购中药治疗,12.1%的女生到医院治疗。对于月经病、生殖道感染等治疗95%采用中医,疗效较好。结论:在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中存在婚前性行为,因此导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等症状,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学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殖、婚育教育,使各民族得到健康繁衍。  相似文献   

3.
武汉地区女大学生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女大学生性行为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2365名女大学生中,其性行为发生率为17.89%;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艺术类和高年级发生率为高。女大学生初次性行为的原因以一时感情冲动、好奇、为增强与男友的关系为主;而近一年内性行为的原因以为增强与男友的关系和生理需要为主。无论是初次性行为还是近一年内性行为。其性伴侣均以自已的男朋友为主,但也有多性伴现象存在。结论女大学生中的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存在性滥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关爱青少年生殖健康综合防治项目"的4个试点区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未婚大学生106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性行为、避孕方法等情况,分析不安全性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3.2%。非意愿首次性行为发生率为10.9%。首次性行为不避孕者占31.9%,采用低效避孕措施者占18.3%。最近一次性行为不避孕者占11.6%,采用低效避孕措施占18.8%。多性伴行为发生率为25.7%。多因素分析显示,在首次性行为和近期性行为中,年龄较小的大学生发生避孕措施不当的风险较高(OR=3.631,95%CI 1.600~8.240;OR=2.807,95%CI 1.146~6.879)。女大学生发生非意愿首次性行为的风险高于男性(OR=3.596, 95%CI 1.045~12.379)。结论: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问题形势严峻,应加强对年龄偏低的大学生及女大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艺术专业女大学生对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知晓状况。方法在武汉地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755名艺术专业女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艺术专业女大学生对基本的生殖生理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其中对"怀孕最早症状"的知晓率最高(83.0%);在避孕方法上,大多数学生对各种避孕措施的知晓仅限于"知道有这方法 ",回答会用的人较少,其中对"避孕套"的知晓率最高,知道怎么用避孕套的学生占35.6%;在未婚怀孕后果认知上,以"心理损伤"的认知最多(72.3%)。总体上,对各种知识的知晓率,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有性行为的学生高于无性行为的学生。结论艺术专业女大学生的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性行为可能是促进艺术专业女大学生获取性相关知识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女大学生妇科疾病发病特点及与婚前性行为的相关性,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方法对甘肃河西某大学2013年6月—2014年6月356例甘肃河西在读女大学生妇科疾病及与婚前性行为的相关性、避孕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月经失调180例,占50.6%,其中功血100例(28.1%),痛经80例(22.5%);生殖系统炎症100例,占28.1%,其中阴道炎40例(11.3%),宫颈炎30例(8.4%),盆腔炎性疾病30例(8.4%);乳腺病变56例(15.7%),性传播疾病20例(5.6%)。有性行为者出现功血、痛经等月经失调疾病显著低于无性行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性行为者出现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等生殖系统炎症、性传播疾病、乳腺疾病等情况显著高于无性行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婚前性行为者妇科发病与阴道炎、盆腔炎性疾病、宫颈炎、性传播疾病等密切相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2、0.849、0.674、0.136);无婚前性行为者发病与功血、痛经等密切相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25、0.616);有婚前性行为的女大学生156例,采取避孕措施者60例,占38.5%,知晓并紧急避孕者60例,占38.5%。结论功血及生殖系统炎症是女大学生妇科常见病,生殖系统炎症与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密切相关,其避孕方式主要为人流或药流,应重视并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及避孕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南京市某统招高校一年级大学生,调查他们生殖健康相关的知信行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90.5%的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态度较宽容;知晓避孕方法的较多,但是对于避孕措施的具体用法知者甚少;有性生活者每次均采取安全套避孕者占70.7%,但女大学生的人工流产率达64.7%;父母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父母关系不佳或离异、生源来自城市、来自重组或单亲家庭是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而有性行为者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明显低于无性行为组;大学生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依次为电视/报纸/书籍、同学朋友、家长长辈、网络媒体和学校课程.结论:大学生性容许度高,生殖健康认知水平较低且不全面,意外妊娠发生率高,性行为的发生与家庭特征相关,且较少通过学校课程获取生殖健康知识.建议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及安全措施采用情况,分析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南京市2所高校50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问卷星软件收集数据,使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发生过性行为占30.4%,不同性别(χ2=8.93,P0.01)、年级(χ2=36.80,P0.01)和专业(χ2=22.9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次性行为发生在高中时期最多,其次为大一时期。在有性经历的大学生中,85.1%的学生在性行为过程中会采取安全措施,其中安全套是最主要的避孕措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专业、性取向和对非婚性行为接受性是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未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男生比女生更接受婚前性行为。结论学校应针对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大学生的需求开展性健康教育工作,同时重点关注大学生人群的高危性行为因素,倡导科学安全的避孕措施,提倡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首次性行为非意愿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首次性行为非意愿性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武汉市在校女大学生5 076人,以匿名自填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生有性行为(性交)者占18.10%;19.81%的女大学生首次性行为是迫于感情压力,4.29%是迫于暴力;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的学生中24.72%由于迫于感情压力,而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的学生中迫于感情压力的占18.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402,P=0.036);医科或艺术专业(OR=2.381,OR=1.633)、父亲是农民或科技人员及教师(OR=2.577,OR=2.087)、读大学感到迷茫或抑郁(OR=1.565,OR=1.516)、反对婚前性行为(OR=1.886)的学生首次性行为非意愿性均较高;有宗教信仰(OR=0.628)、父母对恋爱和性的态度既不保守也不开放(OR=0.629)的学生非意愿性相对较低。结论女大学生首次性行为有非意愿性情况存在,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避孕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12 450名未婚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12 129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的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赞成未婚同居及性解放的比率男生分别为81.9%和60.2%,女生分别为74.8%和54.3%;74.3%的男生和24.9%的女生有性自慰史,18.4%的男生和10.5%女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4%的男生曾导致性伴意外妊娠,23.1%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在对以上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意外妊娠P=0.004,其余P=0.000).在首次性行为中使用避孕措施的男生和女生均为51.3%;没有使用避孕药具的主要原因是性行为没有计划而未备避孕药具,认为使用麻烦、影响情趣及认为偶尔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结论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未婚性行为中避孕药具使用率低,意外妊娠发生率高,亟需在大学生中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