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精神分裂症免疫紊乱特别是T细胞功能紊乱的研究 ,成为目前神经精神免疫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免疫紊乱的作用从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脑脊液细胞产生IL—6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在精神分裂症脑脊液细胞微量培养技术的基础上,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患者脑脊液中及培养的脑脊液细胞细胞产生IL-6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细胞在PHA刺激下,产生IL-6的能力明显增强,且与脑脊液细胞产生IgG的功能密切相关。提示增高的IL-6引起的免疫调节紊乱和促发免疫损伤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是综述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小胶质细胞炎症在精神分裂症相关病理生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免疫炎症途径被认为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表现为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然而,导致精神分裂症免疫紊乱的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小胶质细胞炎症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免疫功能紊乱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免疫功能紊乱的机理,检测了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百分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诱生能力。发现患者组外周血全体T细胞(CD+3)及辅助T细胞(CD+4)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IL-2诱生能力低下而IL-4诱生能力、血清总IgE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细胞减少,TH2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对精神分裂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精神分裂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空白对照的方法,应用银杏叶提取物360mg/日(商品名舒血宁)结合固定剂量的氟哌啶醇治疗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12周,在治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细胞。结果:治疗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CD3+、CD4+细胞CD/4CD8以及IL-2分泌细胞显著减少,治疗后,氟哌啶醇组CD4+细胞显著增高,银杏叶提取物合并氟哌啶醇治疗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以及IL-2分泌细胞均显著增高。结论:氟哌啶醇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合并氟哌啶醇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可使紊乱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炎症假说表明,人体 的免疫紊乱所致的神经炎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相关。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具有 广泛免疫调节特性的细胞因子,近年来被广泛研究于各种疾病,有证据表明MIF与精神分裂症有一定 关联,但其主要机制未明,现主要阐述MIF 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免疫功能状况,对96例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细胞进行检测,以25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显示,病人CD3阳性细胞、CD4阳性细胞及CD4/CD8、淋巴细胞转化率和体外IL-2分泌细胞明显降低(P均<0.001),而P型异常淋巴细胞明显增多(P=0.0001)。提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同时伴有自身免疫倾向。此结果与精神分裂症的病毒感染假说和自身免疫假说相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自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方法: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IL—6的浓度,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的血浆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在治疗前血浆IL—6、IgG的水平显著增高,治疗6周症状缓解后仍显著增高;症状基本缓解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有关免疫学的研究正由细胞生物学转入分子生物学水平。本文拟就有关脑内细胞活化因子的产生及其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加以介绍。 精神分裂症与细胞活化因子 早在十九世纪后期就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50~60年代后期开始有较系统的研究,但那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免疫学方面。近十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及其广泛的临床应用,有关精神分裂症与细胞活化因子的关系变得较为明确。现已从不同的研究侧面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IL-2,IL-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学改变的细胞学基础,应用粟秀初细胞涂片机制片,行瑞氏-姬姆萨染色,对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脑脊液的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脑脊液中出现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其中以转化型淋巴细胞最为明显,高达86.1%,而浆细胞的检出率达16.7%,特别是病程较长(≥4年)的患者浆细胞检出率达33.3%。患者自身的血液细胞学检查和对照组脑脊液的细胞学检查却无此异常改变。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系统已被激活,由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了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肿瘤坏死因子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研究表明异常的免疫功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提示肿瘤坏死因子a(TNFa)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本文就TNF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TNF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精神分裂症免疫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在建立脑脊液细胞微量培养技术的基础上,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上清中TNF含量。结果:患者脑脊液TN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脑脊液细胞在PHA刺激下产生TNF的功能亦明显增强。结论:TNF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多因素致病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等相关,IL23白细胞介素23/IL17等免疫因子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有关,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IL23与IL17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临床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危及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涉及遗传、环境影响、内分泌代谢紊乱、病毒感染等学说,但至今尚无定论。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报道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某种免疫功能紊乱,但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无明确的结论。现就目前有关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研究表明异常的免疫功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本文就TNFα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慢性精神分裂症免疫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检测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液免疫、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功能、补体C3、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受体含量的变化,并与32名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C3含量,CD3^+细胞、CD4^+细胞,C3b花环百分率,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均降低(P<).05-0.001),而CIC含量、IC花环百分率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均升高(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脑结构损伤及功能紊乱,另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血脑屏障受损,包括神经影像学等一些新的技术已被用于血脑屏障损伤的相关研究中,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中研究的仍较少。我们旨在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脑屏障损伤的检测方法、损伤机制、免疫学及与抗精神病药影响有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理解血脑屏障损伤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白细胞介素2和CD4 细胞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 C D4 + 细胞与白细胞介素2( I L2) 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 例精神分裂症和25例正常对照分别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放射免疫法进行外周血 C D4 + 细胞、 I L2 分泌细胞数和 I L2 含量检测。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外周血 C D4 + 细胞、 I L2 分泌细胞和 I L2 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05) ;正常组血 C D4 +细胞数与外周 I L2 含量显著正相关( P< 005) ,病人组无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免疫激活,与其自身免疫假说相符;同时,分泌 I L2 的 T 细胞也可能存在自身缺陷。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网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近年来 ,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已扩展到对可能的致病因素的研究。其中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障碍 ,且显示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及其症状相关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指一类由免疫细胞 (淋巴细  相似文献   

20.
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氯氮平和利培酮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它们对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不同,但均能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及阴性症状,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许多研究发现,氯氮平、利培酮可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我们观察上述两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因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不同、抗精神病药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未曾用过抗精神病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资料:患者组共28例,均为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未经治疗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