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浆中TNF-α、IL-2、IL-10表达对慢性前列腺炎(CP)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40例,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A型)30例;非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B型)3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0例精浆中TNF—α、IL-2、IL-10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Ⅱ型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IL-2、IL-10舍量显著降低(P〈0.01)。与ⅢA型、ⅢB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型组与Ⅲ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与前列腺压出液(EPS)中WBC计数呈正相关;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而IL-10与EPS中WBC计数无相关性,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精浆中TNF-α、IL-2、IL-10在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慢性前列腺更的分型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在慢性前列腺炎(CP)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146例临床诊断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组5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Ⅰ组66例、Ⅱ组28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如IL-2、IL-4、IL-6、IL-8、TNF-α,同时,以20例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IL-2、IL-4在CBP组、CAPI组患者血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而CBP组与CAPⅠ、CAPⅡ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IL-6、IL-8在CBP组、CAPⅠ组、CAPⅡ组、正常对照组间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TNF-α在CBP组、CAPⅠ组、正常对照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CAPⅡ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中IL-2、IL-4、IL-6、IL-8、TNF-α水平可能在C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对CP辅助性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其中IL-6、IL-8、TNF-α对CP的诊断、分型有-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与引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病原体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对112例CAP患者(其中CAPⅠ组80例,CAPⅡ组32例)血清进行IL-2、IL-4、IL-8、TNF-α检测,PCR法检查衣原体、支原体、病毒(HPV、HSV),同时,以20例健康男性作正常对照,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CAPⅠ组血清中的IL-2、IL-4、IL-8、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CAPⅡ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CAPⅡ组血清中IL-2、IL-4、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中的IL-2、IL-4、TNF-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的IL-2、TNF-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未检出病原体患者血清中的IL-2、IL-4、IL-8、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IL-2、IL-4、IL-8、TNF-α水平与CAP病原体间有-定的相关性,它们在CAP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对CAP辅助性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AP/CPPS)]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50例临床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和IL-10水平。结果:ⅢA型组EPS中IL-8及IL-10水平与ⅢB型组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ⅢA型组EPS中IL-8水平明显高于ⅢB型组和对照组,ⅢB型组EPS中IL-10水平高于ⅢA型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EPS中IL-8水平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而IL-10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前列腺液IL-8和IL-10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区分ⅢA型和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并可作为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价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前列灵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病人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分别采用前列灵胶囊和前列通淤胶囊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采用ELISA法检测前列腺液中IL-8、TNF—α水平。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后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灵胶囊可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其治疗慢性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机制为降低前列腺液中TNF-α、IL-8水平,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减轻及控制细胞因子级联反应,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健康组、40例慢性肝炎组、40例肝硬化组,且肝硬化组按Child—pu出分级分为A、B、C级,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IL-1、IL-6、TNF-α、透明脂酸(HA)、层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前胶原(C-Ⅳ)的含量。结果:慢性肝炎组血清IL-1、IL-6、TNF-α、HA、LN、PC-Ⅲ、C-Ⅳ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高于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各组比较,B级高于A级(P〈0.05),C级高于A级(P〈0.01),C级高于B级(P〈0.05);IL-1、IL-6、TNF-α与HA、LN、PC—Ⅲ、C-Ⅳ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IL-6、TNF-α是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之一,可判断肝病发展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动态观察慢性肝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也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和PGE2的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类型、发病机制、症状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以Meares-Stamey法对100例前列腺炎病人行尿液、前列腺按摩液细菌培养,结合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CPSI评分,将其分为慢性细菌组(Ⅱ型,11例)、慢性非细菌组(Ⅲa型,66例)、前列腺痛组(Ⅲb型,23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病人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和PGE2含量,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Ⅱ型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PGE2水平明显高于Ⅲa型、Ⅲb型及对照组,Ⅲa型明显高于Ⅲb型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27.001~59.541,q=3.70~4.50,P〈0.01);Ⅲb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IL-1β水平与TNF-α、PGE2水平呈正相关(r=0.563、0.826,P〈0.01),白细胞计数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547,P〈0.01),IL-1β、PGE2水平与NIH-CPSI疼痛不适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06,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IL-1β、IL-8、TNF-α、PGE2表达增高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对慢性前列腺炎分型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精浆热休克蛋白表达对慢性前列腺炎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40例,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A型)30例、非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B型)30例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精浆中HSP70含量进行测定.并结拿浸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Ⅱ型患者精浆HSP7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A型、ⅢB型患者HSP70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A型、ⅢB型患者精浆中HSP7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精浆中HSP70含量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精浆中HSP70含量水平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型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作为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病情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草薜渗湿汤加味方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前列腺液中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苹薜渗湿汤加味方)与对照组(口服舍尼通片治疗)各40例。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7.50%,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IH-CPSI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PS中卵磷脂小体的含量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和IL-8水平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萆薜渗湿汤加味方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明显降低患者前列腺液中IL-6和IL-8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紫花茉莉治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CNP患者83例,将EPS中白细胞计数(WBC)≥10/HP、卵磷脂小体≤++的患者38例作为A组(炎症型),WBC<10/HP,卵磷脂小体++~+++的患者45例作为B组(非炎症型),均接受紫花茉莉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EPS中IL-8和TNF-α水平,并进行WBC及前列腺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结果:IL-8和TNF-α水平治疗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后A组均明显降低(P<0.01)。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紫花茉莉治疗对不同亚型的CNP患者前列腺液中IL-8和TNF-α水平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比较IL-8、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 收集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33例,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和诱导痰标本,于病情缓解后作自身对照。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清和痰液中IL-8、TNF-α、IL-1-β水平。结果 急性发作期血清及痰液中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P〈0.01);稳定期血清及痰液中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及痰液中IL-1-β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COPD组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与TNF呈显著正相关(r=0.593,P〈0.01),痰液中IL-8与TNF-α也呈显著正相关(r=0.684,P〈0.01)。COPD组血清和痰液中IL-8呈显著正相关(r=0.736,P〈0.01)。结论 IL-8、TNF-α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形成,在COP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波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奕全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02-3904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PS)/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0例慢性非细菌性PS患者微波治疗前后的EPS中IL-8和TNF-α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并进行WBC及前列腺症状指数(NIH-CPSI)评价。结果:IL-8和TNF-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治疗对慢性非细菌性PS患者前列腺液中IL-8和TNF-α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光余  黄晓辉  吴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012-1013,10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或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2型DM组也有升高(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CRP、IL-6、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临床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48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VMC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8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VMC患者急性期血清CK-MB与TNF-α、IL-6、IL-8均呈良好的正相关(P〈0.01)。结论VMC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检测对VMC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48例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分为两组,25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HDF),23例患者行血液透析(HD),两组患者均透析2年,观察胸腔积液减少和完全消失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胸腔积液的复发情况;检测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和透析6个月后Cr、BUN、P^3+、iPTH水平与IL-18、IL-6、IL-8、TNF-α水平。结果HDF组患者胸腔积液减少50%和完全消失所需时间明显较HD组短(P〈0.05),HDF组在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后,胸腔积液复发例数均明显少于HD组(P〈0.05),HDF组透析前后,Cr、BUN、P^3+、iPTH的清除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半年后,血P^3+、iPTH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DF组透析后P^3+、iPTH与H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半年后,HDF组P^3+、iPTH与透析前比较及与HD组透析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HDF组透析前后仅IL-6下降差畀有显著性(P〈0.05),透析半年后IL-6、TNF-α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HD透析后IL-18、IL-8、IL-6、TNF-α呈上升趋势,IL-8、IL-6升高与HD组透析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D组透析半年后IL-8与CHD透析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HDF组透析半年后与HD组透析半年后比较IL-6、IL-8、TNF-α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可明显缩短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并降低尿毒症合并胸腔积液的复发水平。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促炎症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促炎症细胞因子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 48例DVT患者根据病程分为A组(急性进展期)、B组(血栓机化稳定期)、C组(慢性恢复期)、D组(再复发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均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IL-1、IL-6和JL-8的浓度。结果 DVT各组的血清TNF—α、IL-1、IL-6和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B组和C组血清TNF-水平均低于A组(P〈0.05,P〈0.01);D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高于A组(P〈0.01,P〈0.05)。结论 促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从而影响了DVT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癃通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前癃通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前列康片治疗。治疗以4周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1.6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和EPS—WBC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前癃通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进一步探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的病机,以及萆薢化浊栓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双重免疫佐剂造成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以空白栓为空白对照组,前列安栓为阳性对照组,分别检测TNF-α、IL-1β在前列腺组织中的含量以及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萆薢化浊栓高剂量组、前列安栓对照组IL-1β、TNF-α含量以及iNOS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萆薢化浊栓对免疫性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治疗效果,其效果与剂量相关,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及免疫调节而实现。免疫因素可能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IL-8、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入院时均为急性加重期,肺功能中度(Ⅱ级)、重度(Ⅲ级)。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B组:常规治疗组+干预组,每组各30例。另外选择30例健康人为C组(健康对照组)。3组分别以性别、年龄、吸烟指数按1:1配对人组。A组给予控制性氧疗、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疗程7~10d,病情达COPD稳定期标准。B组除给予控制性氧疗、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外,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60mg,每日2次,静脉点滴,疗程7~10d,病情达COPD稳定期标准。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IL-8、TNF-α水平。结果:(1)A组、B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讣学意义(P均〈0.05);(2)A组、B组治疗前后血清IL-8、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B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盐酸氨溴索可以抑制C()PD患者血清IL-8、TNF-α的释放,可能有一定的肺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舍尼通片联合前列安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5例患者给予舍尼通片与前列安栓局部塞肛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前列康片与前列安栓局部塞肛治疗,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CPSI、DRE、EPS。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4、44%,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8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及EPS中WBC、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的NIH-CPSI积分改善最显著(P〈0.05)。结论舍尼通片联合前列安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