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以来,使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症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L4椎弓崩裂5例,L5椎弓崩裂11例,均为双侧病变。所有患者均明确主诉腰痛。采用后正中入路,暴露双侧病灶,将峡部裂中的纤维瘢痕组织彻底清除,咬除残端硬化部分至出血为止,髂后上棘取骨行峡部裂处局部植骨。安放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4~26个月,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峡部裂处植骨骨性愈合,未见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结论]对于腰椎峡部裂症患者可以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进行峡部修复,避免脊柱多元节段融合术;空心加压螺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2.
吴成如 《颈腰痛杂志》2003,24(4):224-225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腰椎峡部崩裂的方法。方法 用椎弓根螺钉钢丝捆绑加髂骨椎板植骨治疗滑脱小于50%且无神经根症状的腰椎峡部崩裂患者。结果 用椎弓根螺钉钢丝捆绑加髂骨椎板植骨治疗10例经半年随访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椎弓根螺钉钢丝捆绑加髂骨椎板植骨为滑脱小于50%的腰椎峡部崩裂且无神经根症状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单脊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方法.手术直接在峡部裂处修整植骨,并采用通过峡部裂间隙的加压螺钉作内固定,旨在恢复椎弓连续.本组病例14例,均获得随访(术后1~6年).X线复查显示植骨愈合13例.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优良率达92.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问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5.
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治疗腰椎峡部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峡部裂患者进行峡部修整、局部植骨、椎弓根螺钉张力带固定.结果2例失访,23例随访2~7年,平均随访3.5年.患者下腰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椎弓根螺钉及钢丝松动、断裂.复查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其适应证较严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应用钉钩系统加压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28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男13例,女15例;年龄15~26岁,平均21.6岁),包括L3、L4崩裂3例,L4、L5崩裂5例,L4崩裂8例,L5崩裂12例。患者术前均腰痛且持续6个月以上。根据手术前后的X线、CT检查和Macnab评分标准,评定该术式的融合率及临床效果。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4.9个月,经X线及CT检查,28例椎弓根峡部均获得骨性融合。根据Macnab评分标准:优22例,良5例,可1例。结论:采用钉钩系统固定直接修补青少年腰椎弓根峡部裂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尽可能多地保留了脊柱后部结构,避免了医源性的脊柱失稳,术后椎节即刻获得稳定并保留了病椎相邻椎间盘的活动度,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峡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2月~2005年8月应用峡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26例,经椎板AO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峡部裂7例,椎弓根螺钉合并椎板钩固定19例,峡部裂处均取髂骨植骨。术后3~6个月复查。术前及复查时采用VAS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摄腰椎双斜位和动力位X线片观察峡部愈合情况和椎间活动度变化。结果术前和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25±1.24、2.14±1.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活动度分别为8.3°±2.4°、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斜位X线片示峡部已经无透亮线。结论峡部植骨固定术是治疗腰椎峡部裂所致腰痛的一种合理、简单、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板空心螺丝张力带治疗青年峡部裂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15例(30侧)青年峡部裂患者进行峡部修整、峡部植骨融合、经椎板空心螺丝张力带复位固定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峡部裂处植骨骨性愈合,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经椎板空心加压螺丝张力带是一种节段内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安全、有效的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U形钛棒内固定系统结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2月~2018年12月本科收治的50例不伴有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的单纯性腰椎峡部裂患者;累及节段L34例,L414例,L532例.采用节段内U形钛棒固定系统结合峡部植骨治疗30例(U形钛棒组),节段间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峡部植骨治疗20例(椎弓根钉组).对比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以及腰椎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腰椎CT评价峡部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7.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U形钛棒组腰椎活动度显著大于椎弓根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峡部裂骨性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植骨骨性融合,无感染、慢性疼痛、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不伴有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的单纯性腰椎峡部裂患者,节段内U形钛棒固定与节段间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前者更有利于保留腰椎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