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应用单氟磷酸盐对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朱汉民在骨量低下(Osteopenia)和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患者,增加骨量是提高骨质量的主要措施,在众多的防治骨质疏松药物中氟制剂是目前唯一能应用于临床的促成骨的药物,自70年代应用以来...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代谢性骨病,主要是由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之间的失衡所致。随着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逐年递增,如何防治骨质疏松已经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目前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可分为促进骨形成剂和抑制骨吸收剂。本文主要就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还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但这些药物是否干扰骨折愈合以及骨折后是否可以使用,如何使用?临床争议较大。本文的主要是对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概述。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可以分为:膳食补充剂、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和同时具备这两种效果的双重作用药物,以及最近尚在研究的一些新药物。众多学者对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大多数临床和实验室的证据表明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有中性的或者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些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归纳和总结这些结论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患者最终结局常常是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不利于骨折愈合,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导致患者的骨吸收作用增强、新骨形成能力下降造成的。为了缩短骨质疏松症个体的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成为研究热点。而抗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所以现在已有大量的实验探讨了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同时还有关于抗骨质疏松药对骨修复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结果总结来说,指出了抗骨质疏松药可能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抗骨质疏松治疗不利于骨修复,故抗骨质疏松药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回顾综述了当下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双膦酸盐、地诺单抗、雌激素、雷洛昔芬、特立帕肽、雷尼酸锶、他汀类药物以及一些正在研究中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药物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药物治疗可分为三类:抗骨重吸收、促骨形成和骨矿化药物,每类药物治疗都各有其优缺点,笔者就几类常见骨质疏松治疗药物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骨健康状况及药物防治现况。方法对15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和药物干预情况的信息,所有数据用Excel表格进行处理。结果 15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2.52%(34/151),唑来膦酸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构成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方案;骨量减少发生率为30.46%(46/151),其中符合相关指南推荐的合并2个危险因素的中危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为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未使用唑来膦酸。结论临床应综合骨密度、FRAX评分及患者个体情况,加强对乳腺癌患者骨折风险评估及防治。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导致骨脆性增加而易于骨折。骨量的维持有赖于维持骨重吸收及骨生成之间的紧密偶联。在疾病状态下 ,这种偶联被破坏 ,将导致骨质疏松。目前 ,骨质疏松治疗常用雌激素 (激素替代治疗 ,HRT)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但是 ,存在的一些危险性如 :乳腺癌、心血管与骨骼等问题。双仑膦酸及氟化物将成为雌激素的替代物。使用一种复合疗法如雌激素和双仑膦酸尚在临床评估中。虽然尚无理想的药物 ,但从骨中提取并影响骨代谢的生长因子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骨质疏松治疗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脂质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与脂质代谢紊乱常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现在研究提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7)等因子有可能在两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脂质代谢紊乱导致的骨髓脂肪增多可能是导致骨髓微循环障碍和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能够同时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和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是目前药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就脂质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日渐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科研人员积极研究安全有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新方法。随着对骨代谢机制和骨生物学进一步的认识,由此发现的新靶点,开发的新药物都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局面,本文将对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的新进展林华韩祖斌骨质疏松的治疗正日趋全面深入,当骨密度低于骨折阈值时,治疗应选择促骨形成类药物,以提高骨量,降低骨折发生率,这是骨质疏松治疗原则之一。目前氟化物作为促骨形成药物被推荐应用于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现将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无论是 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其发生骨质疏松症和糖尿病性骨折的风险均显著升高。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尤其是骨形成动力不足。目前针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尚无明确的指南。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尤其是抗骨吸收药物,可进一步降低骨转换,同时,其可能影响骨钙素(osteocalcin,OC)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对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而目前许多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常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用于糖尿病患者不仅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甚至可能对糖代谢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综述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骨代谢的影响,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避免糖尿病性骨折的发生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于股骨颈、胸腰椎和股骨转子间等部位。骨质疏松 性骨折的发病率除了与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相关,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严重影响老年 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分为抑制骨吸收以及促进骨形成两大类,抑制骨吸收类药物可防止骨吸收,而促进骨形成药物可以促进新骨形成。促进骨形成 类药物在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替代性骨质疏松症药物失效、不耐受的个体、伴有其他骨质疏松症的禁忌症,以及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中可以起到主要作 用。而目前针对骨质疏松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及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讨论药物和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 折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是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药物治疗作为骨质疏松患者早期预防用药在改善临床症状,防止骨折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种类逐年增多,对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方面的理解也越来越多。本文对骨质疏松的实验室及临床相关研究进行阐述,就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此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是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合并症之一,RA疾病进展及治疗过程皆会对骨质结构、骨代谢造成影响,导致RA患者有较高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病率。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成为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点。近年来,新型药物的研发不断深入为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本文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和RA继发骨质疏松的防治药物的角度,对现有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甲状旁腺素促进骨合成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也随之增加,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导致骨折,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差及其众多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是抗骨质吸收药物,不能恢复已经丢失的骨量。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够增加骨质疏松骨的强度又能加速其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骨吸收而不是促进骨形成,而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作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众多学者对他汀类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肯定了辛伐他汀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或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但由于他汀类药物代谢特点及实验设计的不同,也有部分实验未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进一步研究分子水平他汀类药物影响骨代谢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尽早开发研制对骨骼具有高度亲和力的他汀类药物是他汀类药物能否最终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人足跟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人足跟痛的疗效,探讨老年人足跟痛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40例老年人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给予抗骨质疏松(OP)药物治疗(益钙宁和钙尔奇D)。对照组40例给予抗炎镇痛药。在治疗前后皆拍跟骨的侧位X光片,同时测腰2-4的骨密度(BMD)。并对疼痛症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疼痛基本消失,L2-4的BMD明显提高(P<0.05)。结论 老年人顽固性足跟痛,应考虑为骨质疏松所致。采用抗OP的疗法:即联合应用抑制骨溶解、促进骨生成和加速骨矿化的药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微重力状态下骨量丢失不同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局部力学信号转导起主导作用、并受多层次调节的复杂变化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废用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长期的微重力环境,骨矿盐的持续丢失是航天飞行中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生理反应之一,也是妨碍人类长期太空停留和探索外星球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微重力环境下骨量丢失的对抗措施主要有:物理对抗、营养、药物、细胞因子与基因治疗。航天飞行中,阻力锻炼、振动、人工重力等物理对抗措施的研究较为成熟;营养措施中着重阐述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Ω-3脂肪酸对骨代谢的作用,各种营养物质的具体摄入量仍有待规范;药物措施中双膦酸盐的使用基本得到广泛认可,其他药物的应用仍需要继续人体探索;细胞因子与基因的研究目前仍限于应用细胞进行研究。高级阻力训练系统(ARED)联合营养(部分联合双膦酸盐)是目前公认有效的对抗航天飞行中骨量丢失的措施。本文将详细阐述以上各个方面国内外的进展及争议,以及探讨未来微重力状态下骨量丢失的对抗措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其主要为破骨与成骨失衡的结果。力学因素、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在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对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长期卧床、制动、失重是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三大病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常见表现为骨质疏松性骨痛、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风险提高。目前对于废用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也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以及骨代谢物的生化检查进行判断。但在废用性骨质疏松症骨反应的不同阶段,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骨代谢物水平存在差异。因此,针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防治也应从药物、理疗、功能锻炼等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可通过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与成脂分化,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增强成骨细胞活力,减少成骨细胞凋亡,降低破骨细胞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分化与骨吸收,改善骨代谢与骨小梁微观结构,减少骨量的丢失,增加骨骼的强度。但目前有关姜黄素治疗骨质疏松基本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姜黄素投入抗骨质疏松的临床使用仍需进一步以及更多的基础实验研究证实。综述姜黄素治疗骨质疏松的相关机制与进展,以期为姜黄素治疗骨质疏松在基础医学研究、药物临床应用以及新药物的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