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风险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经骨密度测定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骨折组(A组)和无骨折对照组(B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按照稳态模型评估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根据IR指数进一步将IR患者分为高、中、低IR三个亚组。入院行骨代谢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检测,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同时记录随访期间再发骨折的不良事件。结果 A、B两组各纳入患者47例和110例,骨折发生率为29. 93%。A组患者血糖、IR的发病率和HOMA-IR值均显著高于B组(P0. 05),且两组骨代谢指标PINP和β-CTX值存在明显差异(P0. 05)。各IR亚组分析发现随着HOMA-IR值逐渐升高,血糖水平和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高(P0. 05);高HOMA-IR值患者PINP值明显降低(P 0. 05),但β-CTX值在各IR组中差异并不明显(P 0. 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骨折发生率与HOMA-IR值呈正相关(r=0. 372,P=0. 009),与PINP值呈负相关(r=-0. 015,P0. 001)。结论 IR是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离体椎体标本为对象,研究明胶海绵预注射在椎体成形术中预防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选用老年女性尸体胸腰椎标本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单纯骨水泥组(A组)、明胶海绵预注射+单纯骨水泥(B组)。在19 ℃时测定2组骨水泥动态粘度后,在离体标本上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骨水泥调和后取第3、6、9、12 min 4个时间点分别匀速缓慢推注5 ml骨水泥,分别测量每组骨水泥的渗漏率和渗漏量。结果:单纯骨水泥粘度随时间延长而增高,且加入明胶海绵对粘度有较大影响,B组骨水泥的粘度均要比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骨水泥调和后第9 min是较为适宜的灌注时间点,B组的渗漏量明显小于A组(P=0.035)。结论:传统低粘度骨水泥结合明胶海绵预注射的方法,可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率和渗漏量,较为经济,便于操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笔者运用胸腰椎损伤评分系统(TLICS评分)和脊柱载荷评分系统(LSC评分),对纳入的35例成人[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6~45岁,平均(37.4±6.3)岁]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一期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撑开复位,伤椎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钛网植骨融合手术。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分级(ASIA)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和CT评估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椎管占位情况和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6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5.3±6.8)个月,除5例患者术前神经功能为A级外,余30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影像学显示减压及复位效果满意,末次随访时植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前中柱重建脊柱序列,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减压彻底,并发症少,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容积,是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CXCR4信号轴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术中摘取的椎间盘标本根据Pfirrmann退变程度分为正常组和退变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检测SDF-1和CXCR4的表达。用退变椎间盘髓核原代细胞培养,取第3~5代的细胞给予10 ng/mL SDF-1刺激、CXCR4-siRNA转染及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20μmol/L)等不同处理,Western blot和q-PCR验证转染效率和信号通路上靶蛋白(基因)的表达;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F-κB的重要基团P65的核转移情况。结果 SDF-1和CXCR4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SDF-1可以诱导退变髓核细胞的凋亡,但在CXCR4的表达受到沉默后,SDF-1的促凋亡作用被抑制(P0.05);加入SDF-1的诱导后,磷酸化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65向核内移位;用PDTC抑制NF-κB活性后,SDF-1促凋亡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 SDF-1/CXCR4信号轴促进髓核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全内镜技术与显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收集有关全内镜技术与显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4月.采用纽卡索-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估,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项随机对照研究,2项回顾性对照研究,1项病例对照研究.本M eta分析结果显示,全内镜技术与显微内镜技术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后腰部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后翻修率、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和术后下肢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内镜技术的住院时间短于显微内镜技术,术后腿部VAS评分低于显微内镜技术.结论 全内镜技术与显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全内镜技术的住院时间短,下肢疼痛症状改善优于显微内镜技术.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肿瘤并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关注和探讨。目的:观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脊柱转移瘤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对脊柱转移瘤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脊柱转移瘤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药物处理24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通过SYBR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肿瘤细胞Bax和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有促进脊柱转移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80±1.09)%,(43.46±8.55)%,(28.77±9.39)%,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更明显(P<0.05)。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P<0.05)。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于脊柱转移瘤细胞后Bax、Caspase-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在体外细胞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sirtuin 1)对已退变的人椎间盘髓核细胞(DNPCs)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对人DNPCs进行分离、培养及其细胞鉴定,第一部分取P2代细胞用白藜芦醇(RES,SIRT1激动剂)、二甲双胍(MET,SIRT1激动剂)、尼克酰胺(NAM,S1RT1抑制剂)、SIRT1-siRNA进行相应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Ⅱ型胶原(COLLA2α1)、聚蛋白多糖(Aggrecan)及其p-AKT、t-AKT、p-ERK1/2、t-EKR1/2.第二部分先RES与P2代细胞共培养后分别加入PI3K与ER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PD98059,观察COLLA2α1、Aggrecan的表达情况.结果 用SIRT1激动剂刺激以后COLLA2α1、Aggrecan的表达显著提高,AKT及其ERK1/2的磷酸化水平也相应提高,用NAM及其SIRT1-siRNA处理后COLLA2α1、Aggrecan的表达显著降低,AKT及其ERK1/2的磷酸化水平也显著降低.用LY294002和PD98059分别处理后观察到COLLA2α1、Aggrecan的表达亦显著降低.结论 SIRT1可通过AKT及其ERK1/2两条通路上调人DNPCs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抑制椎间盘的变性,为进一步研究椎间盘退变的机制、组织工程学、基因治疗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肿瘤并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关注和探讨。 目的:观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脊柱转移瘤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对脊柱转移瘤的体外抗肿瘤效应。 方法:原代培养脊柱转移瘤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药物处理24 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通过SYBR 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肿瘤细胞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有促进脊柱转移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80±1.09)%,(43.46±8.55)%,(28.77±9.39)%,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更明显(P < 0.05)。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P < 0.05)。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于脊柱转移瘤细胞后Bax、Caspase-3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在体外细胞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我校本科阶段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素质状况,为促进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提供经验与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1至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习的七年制本科阶段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匿名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共访谈30人。结果 90.0%(n=108)的学生表示对科研活动感兴趣,47.5%(n=57)的学生表示旁听过科研相关讲座。访谈中,学生认为阻碍自身参与科研的因素有:①课程多,任务重;②知识相对缺乏;③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内容不够深入;④科研训练条件不足;⑤科研管理不够成熟。结论 本科阶段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感兴趣、有需求,但其科研素质较低、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少,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其科研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培养,传代,P2代细胞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5组,各组加入对应试剂培养12 h后终止培养,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R、pIGF-1R、蛋白激酶B(AKT)、pAKT、Ⅱ型胶原(COLAⅡ)、aggrecan的表达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干预后IGF-1R及AKT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COLAⅡ、aggrecan基因转录水平上调,COLAⅡ、aggrecan合成增加;加入AG1024及SH-5抑制了IGF-1R及AKT磷酸化激活,COLAⅡ、aggrecan基因转录水平下降,COLAⅡ、aggrecan合成减少。结论白藜芦醇可促进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COLAⅡ、aggrecan,抑制软骨终板退变,其机制与激活IGF-1R/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