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9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2.5~5mg/d)治疗前后CIMT的变化,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降压疗效明显,CIMT明显降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C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左旋氨氯地平(2.5—5mg/d)治疗前后CIMT的变化,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后,降压疗效明显,CIMT明显降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C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共入选90例确诊高血压患者,每天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进行12个月随防。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降压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并观察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完成12个月随防的85例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降压疗效明显,颈动脉IMT明显减低,从治疗前的(0.95±0.06)mm减低到治疗后的(0.86±0.07)mm(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颈动脉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超声观察尿微量白蛋白(MA)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伴MA尿的2型DM组(DM-MA组)21例、尿白蛋白正常的2型DM组(DM-NA组)21例和健康对照组(NC组)18名。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试验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试验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DM-MA组及DM-NA组患者其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DM-MA组患者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低于DM-NA组患者(P<0·05)。含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尿MA对内皮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Ⅰ号胶囊对2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2例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活血Ⅰ号胶囊(左旋氨氯地平+活血Ⅰ号胶囊)组,口服24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反应性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与健康成人比较,2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均显著增厚(P<0.05),反应性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活血Ⅰ号胶囊组降低较显著;2组患者反应性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以活血Ⅰ号胶囊组升高较显著。结论:活血Ⅰ号胶囊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王锋  戴平涛 《安徽医药》2006,10(5):334-335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前后分别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右肱动脉在静息时、反应性充血(流量介导血管舒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介导舒张)时的舒张末期内径,取25例健康人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组流量介导血管舒张(FMD),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而硝酸甘介导血管舒张(NCD)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1),FMD较治疗前显著提高,NCD无改变。结论依那普利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探讨其血管内皮功能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对46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其IMT及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IMT(1.02±0.07mm)与正常对照组(0.78±0.05mm)比明显增厚(P<0.001)。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为(2.78±2.7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甲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前后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并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颈动脉扩张性、管肇顺应性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脉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总动脉僵硬度显著下降,颈总动脉扩张性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升高。结论甲磺酸氨氯地平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m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能改善颈动脉顺应性、僵硬度及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磊  王琦 《中国医药指南》2005,3(4):416-417
目的超声观察评价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40例糖尿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和25例正常对照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充血反应和硝酸甘油引起的舒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反应性充血分别为(3.88±2.35)%和(13.27±4.17)%(P<0.01);硝酸甘油分别为(8.47±3.5)%和(20.43±4.75)%(P<0.01).糖尿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6个月后,反应性充血介导的舒张较糖尿病非阿托伐他汀组明显增加,分别为(6.98±2.1)%和(3.81±2.41)%(P<0.05),两组对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扩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临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分辨超声技术 ,观察了 2 3例临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的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 :虽然两组受检者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性无显著性差异(% :2 6.0 2± 5 .5 9vs 2 8.0 2± 6.0 4 ,P >0 .0 5 ) ,但临界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较正常组明显减弱(% :6.34± 2 .4 3vs 2 4 .38± 5 .87,P <0 .0 5 )。经服用卡托普利治疗血压控制 3mon后 ,肱动脉内皮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 :2 2 .5 0± 5 .4 5vs 6.34±2 .4 3,P <0 .0 5 ) ,且基本恢复至正常。结论 :临界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经卡托普利治疗后 ,受损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能恢复致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全勇  张育民 《中南药学》2011,9(10):754-757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36例,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8例。麝香保心丸组除高血压常规治疗外,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3次.d-1,口服;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疗程均为60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超声检测。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无房颤者为对照组,共18例。结果与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房颤者内皮功能受损。麝香保心丸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反应性充血时内径舒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麝香保心丸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内径舒张百分比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减退,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改善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说明在降压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可以改善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观察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20例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 12个月,对照组给药前、高血压组给药前后应用高频超声测定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给药前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高血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高血压组和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 12个月后,高血压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但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治疗组,血压正常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氨氯地平8周,并在治疗前后采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DM),并观察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0)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0、ISI、FM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ISI升高,D0及血流介导的FDM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方法选择76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30名(Ⅰ组),糖尿病患病年龄<5年24例(Ⅱ组),>10年22例(Ⅲ组);在采用高分辨率超声的回声跟踪技术(ET)基础上实现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检测技术,对患者肱动脉进行动态观察,间接检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即比较静息状态下和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计算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来反映内皮功能。结果Ⅱ组及Ⅲ组患者FMD均低于对照组(P<0.01),Ⅲ组患者低于Ⅱ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短期病龄即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这种受损随着病龄增加逐渐恶化,且高血脂是受损加重的重要因素,FMD可以对血管内皮功能改变进行早期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超声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服用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120 mg,每日3次,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并行肱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15例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肥胖高血压组治疗前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平均增加9.6%,增加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奥利司他治疗12周后,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增加达14.2%、流速增加达56.7%,FM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肥胖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减重5.3 kg,腰围减少6.3 cm,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13.3/5.7 mmHg(1mmHg=0.133kPa),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奥利司他能降低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能改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动脉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肥胖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奥利司他120 mg,3次/d,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计算BMI。并行肱动脉高解像度超声检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 mg,测定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NMD)程度的变化。15例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基线的特征具有可比性。肥胖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前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的NMD无差别,但BMI及腰围明显增加(P均〈0.01)。奥利司他治疗12周后BMI、腰围、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NMD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16.2%vs15.5%,P〉0.05)。结论:奥利司他短期治疗能降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及血压,但对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采用标准超声方法测定肱动脉部位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能力(FMD)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测量双侧颈动脉分叉处近端1cm处舒张末期的IMT.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FMD显著增加(P<0.05),IMT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降血压的同时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IM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经2周导入期后熏将41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熏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21例)和美托洛尔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熏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熏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结果:卡维地洛治疗6月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效下降熏空腹胰岛素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熏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改善。美托洛尔治疗后,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均轻度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维地洛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及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晓真  黄梅  张梅  张运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20-142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高频血管超声技术测量卡维地洛治疗前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流及内径的变化,根据患者左室几何形态参数,将治疗组分为左室肥厚组(A组)及无左室肥厚组(B组),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卡维地洛组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改变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的最大血流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肱动脉的基础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改善高血压忠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及内皮非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减轻内皮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王冬英 《中国药业》2013,22(5):47-4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8 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经坎地沙坦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范围,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坎地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