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矽肺IgA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矽肺IgA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彭宣宪,万雅各,黄作美,陈艳萍,胡金香采用捕捉法ELISA,探讨72例煤矽肺患者IgA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IgA/C3-CIC)的有关意义。结果发现,72例患者的IgA/C3-CIC阳性标本...  相似文献   

2.
健康人Ig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健康人Ig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彭宣宪,万军鸿,何文英,万雅各(南昌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系,南昌330047)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是抗原抗体相结合的产物,其病理生理意义日益受到重视 ̄〔1〕。目前,检测抗原非特异性CIC的方法有几十种...  相似文献   

3.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了8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28份血清中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并与胶固素-ELISA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胶固素-ELISA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183份(80.26%),抗原特异性ELISA检出IgG型循环免疫复合物188份(82.45%),IgM循环免疫复合物205份(89.91%),IgA型循环免疫复合物147份(64.47%)。在各类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中,IgM型在各病期检出率最高,IgG型次之,IgA型最低。在发病初期,各类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出率均较高,极期达高峰,随病情缓解而渐降低。对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出率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情程度相关性的观察表明,轻型患者检出率较中,重型患者为低,而中、重型间检出率差别不明显。此外,轻型患者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动态变化明显,极期达高峰后很快下降,而中、重型患者检出率下降趋势较缓慢。上述结果直接证实了流行性出血热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是特异性病毒抗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的结果,并构成了流行性出血热免疫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儿童先天感染人免疫缺损病毒的类风湿因子表达和补体激活[英]//ClinicalImmuogyofImmunopathology.-1993,67(4)-50~54儿童先天感染人免疫缺损病毒(HIV)和成年人感染HIV一样,补体激活、循环免疫复合物和类...  相似文献   

5.
HBV DNA/补体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羊抗人C1q和B因子IgG为捕捉抗体,分别用以捕捉通过经典和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Dane颗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中的C1q和B因子,再利用引物的特异性和PCR的强大扩增能力对捕捉物中的HBVDNA进行检测,成功地建立了检测HBVDNA/补体双特异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CD23特异性配体对B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23特异性配体(抗CD23McAb和IgE免疫复合物)与表达CD23分子的活化B细胞共育,然后分析其对B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抗CD23单抗及IgE免疫复合物(IgEIC)对B细胞增殖呈促进和抑制双向调节效应,即:在高浓度(CD23单抗〉0.16μm/ml,IgEIC〉2.5μg/ml)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而在某一适当浓度范围内CD23McAb在(0.0025~0.05μg/ml,I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患者CIC、Ig及C3检测的临床意义廖胜东,杨昭徐,王辉元,李宇,王国苏,王秀兰(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100050)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在肝炎病毒感染后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但在过去的报道中,...  相似文献   

8.
对六类236例乙型肝炎血清标本并行检测激活补体类HBsAg免疫复合物、GPT和C_3。在SGPT升高组和血清C_3降低组中,激活补体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分别非常显著地高于SGPT和血清C_3正常组。但进一步型内分析发现,在重型乙型肝炎及慢性活性乙型肝炎者中,激活补体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与SGPT升高或血清C_3降低有关;而在HBsAg无症状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者中,其检出率与之无关。这些结果提示,与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有关的肝损伤作用,在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中不起主要作用,而在重型乙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中则起重要作用;激活补体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还是导致乙型肝炎患者补体激活和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宣宪 《现代免疫学》1996,16(5):315-317
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进展彭宣宪(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系南昌330047)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twocomnonentdetermined,TCIC)是指对组成CIC的抗原、抗体和补体中某两种成分组合直接明确的CIC,常采用的检测方法为EL...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33例4~7病日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中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并比较了联合抗过敏加输新鲜血浆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清特异性CIC消长情况。结果表明,EHF病人可检出EHF病毒抗原的特异性IgE型和IgG型CIC。联合抗过敏加输新鲜血浆治疗后的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型和IgG型CIC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抗HBs-HBsAg复合物诱生体液免疫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抗HBs-HBsAg复合物在BALB/c小鼠诱生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方法分别用鼠抗HBs-HBsAg免疫原性复合物(IC)或单独HBsAg免疫BALB/c小鼠(加或不加氢氧化铝),分析其诱生的抗HBsIgG效价及IgG亚类。结果用IC加氢氧化铝为佐剂免疫小鼠诱生的抗HBs中以IgG1亚类为主,而用HBsAg免疫鼠则以IgG2b亚类较高。IC不加氢氧化铝佐剂诱生的抗HBs中IgG1及IgG2a均高于单独HBsAg免疫鼠。研究还显示,抗HBsIgGFc段是巨噬细胞(MΦ)等抗原提呈细胞摄取IC的主要途径。结论抗HBs-HBsAg复合物免疫诱生的体液免疫应答较单独HBsAg免疫强。抗HBs主要通过Fc段的介导作用,改变了机体抗原提呈细胞对HBsAg的摄取、加工及抗原提呈,并可增强HBsAg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张水龙  曹宏康 《现代免疫学》1994,14(6):351-352,331
用免疫金银染色检测被临床和组织病理确诊的28例口腔扁平苔蓟(OLP)和20例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口腔损害组织标本中IgG、IgA、IgM、补体C3和纤维蛋白原(Fg)的沉积状态,研究结果显示:OLP在基底膜区(BMZ)的主要沉积物为Fg,占96%,而IgG(10%)、IgA(3.5%)、IgM(7%)、C3(7%)沉积极少;DLE在BMZ为Fg(95%)、IgG(85%)、IgA(90%)、IgM(75%)、C3(85%),其中IgG、IgA、lgM、C3的沉积率明显高于OLP,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用人Ⅳ型胶原蛋白免疫BALB/c小鼠,克隆了一组分泌抗人Ⅳ型胶原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并且对其中的A2、A4、A5、B3和E2进行了鉴定。其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IgG2、IgG2b、IgG2和IgG1。其亲和力常数Kaff=6.6×108M(-1)~6.0×10(10)M(-1)。它们均能特异性地识别人Ⅳ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4.
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中提取的γ球蛋白与HFRS病毒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为模型,抗人μ链和γ链单克隆抗体(MAb)为包被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HFRS病毒组特异性MAb为指示抗体,建立了检测HFRS特异性循环IC(包括IgM型和IgG型)的ELISA捕捉法,并初步用于HFRS急性期患者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法特异,敏感,简便,可用于HFRS发病机理及免疫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血清IgA1水平增高[英]/OhmuroH…//Nephron,—1993,63(3).-355糖尿病患者通常出现血清IgA水平增高,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含有IgA的免疫复合物对糖尿病后期并发症(包括肾病)的发生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前言早就知道免疫复合物(IC)能激活补体。后来认识到在免疫复合物病时,血流中的可溶性IC可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毒素等活性物质或IC借补体受体及Fc受体直接或经淋巴细胞作用于组织或细胞造成病变。据认为,免疫复合物病中补体和病变的关系比较复杂,有几种机制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抗HPV16E7CTL表位(49-57)-MHC Ⅰ类分子复合物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亲和力进行鉴定,为今后研究HPV16感染后机体对病毒蛋白的免疫呈递途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制备高纯度的HPV16E7 CTL表位(49.57)肽RAHYNIVTF,将其与TAP缺陷的RMA-S细胞孵育后免疫BALB/c小鼠,常规收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的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一系列鉴定。结果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株能稳定分泌抗HPV16E7(49.57)-MHC 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单抗,不仅能与装载有RAHYNIVTF的TAP缺陷的RMA-S细胞结合,也能与具有内源性抗原处理能力的RMA细胞结合,但不能与装载有类似变异肽(进行氨基置换后的RAHYNIVTF)或乙肝病毒对照肽的RMA-S或RMA细胞反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亲和力。结论本实验制备表位肽.MHC Ⅰ类复合物单抗的方法,对今后研究包括HPV16感染在内的病毒感染免疫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PEG沉淀法对27例114份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了检测,不同病期循环免疫复合物检出率分别为:发热期88.8%,少尿期82.5%,多尿期47.8%,恢复期21.4%。对流行性出血热循环免疫复合物组分的动态观察发现,在不同病期循环免疫复合物中绝大多数可检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及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表明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体内检出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是特异性病毒抗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的  相似文献   

19.
本草九代清除免疫复合物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小鼠腹腔注射本草九代合剂对小鼠血清补体溶血活性,以及血清对免疫复合物形成和溶解作用的影响,结果:(1)血清补体溶血活性增强,溶血效价由1/8升高到1/32;(2)血清对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抑制作用增强,抑制率由193%上升到423%(3)血清对免疫复合物的溶解能力增强,溶解率由91%上升到251%。  相似文献   

20.
根据IgE激活靶细胞未检查和防治变态反应[俄]/-1995,(3).-55~58变态反应发生机理的基本环节,包括靶细胞激活的始动和转归,但最重要的是多价变应原与吸附到高亲和性IgEI型受体上的特异性IgE分子的交联。在这个阶段,药物的干扰是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