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生殖道的感染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3例作为不孕组,同时选取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UU及MH检测,并进行分析. 结果 不孕组CT、UU、MH、CT+UU、UU+MH、CT+ UU+ MH及总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卵管性不孕与CT、UU、CT+UU、UU+MH感染均密切相关(CT:OR=3.371,P=0.045;UU:OR=2.795,P=0.021;CT+ UU:OR=7.538,P=0.016;UU+ MH:OR =4.816,P=0.036).其中CT+UU与输卵管性不孕的联系最密切.支原体药敏实验显示,UU对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敏感率较高(敏感性均为91.67%);MH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壮观霉素较敏感(敏感性为87.50%、87.50%和75.00%);UU+ MH对交沙霉素较敏感(敏感性为72.72%). 结论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重视病原体检测,根据病原体的药敏结果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研究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外周血IGF-1、IL-1 β水平.结果 研究组分娩前空腹静脉血和分娩时新生儿脐血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2.82±21.64) μg/L比(296.69±27.18)μg/L和(52.25±7.14) μg/L比(94.89±8.07) μg/L],IL-1 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54±0.05)μg/L比(0.26±0.07) μg/L和(0.41±0.03) μg/L比(0.16±0.0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病前期比较,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加重,分娩前空腹静脉血和分娩时新生儿脐血IGF-1水平亦随之降低,IL-1β水平亦随之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外周血IGF-1和IL-1β水平无相关性(r=0.158,P>0.05).结论 IGF-1和IL-1 β均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及时监测孕妇血清IGF-1和IL-1 β对于预测孕妇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治疗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且肝组织学炎症活动度(G)≥2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符合人选标准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恩替卡韦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50例,其中HBeAg阳性34例;恩替卡韦组50例,其中HBeAg阳性33例.治疗48周进行评估.数据行方差分析、t检验、Wilcoxon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和恩替卡韦组基线HBV DNA、ALT、HBeAg、HBsAg水平和肝组织学特征均具有可比性.治疗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和恩替卡韦组各50例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6.0%和72.0%(X~2=0.421,P=0.517),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患者血清HBV DNA较基线下降(3.08±1.43)lg拷贝/mL,恩替卡韦组下降(3.79±1.36)lg拷贝/mL(t=2.544,P=0.013).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HBsAg阴转5例,占10.0%,恩替卡韦组阴转1例,占2.0%(X~2=2.837,P=0.204);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HBsAg血清转换3例,占6.0%,恩替卡韦组无转换患者(X~2=3.093,P=0.242).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HBeAg阳性的34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HBeAg阴转和血清转换,占41.2%,恩替卡韦组HBeAg阳性的33例患者中,5例发生HBeAg阴转,4例HBeAg血清转换(X~2=5.583,P=0.018;X~2=7.159,P=0.007).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有15例、恩替卡韦组有14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肝组织活检,治疗48周后肝组织学改善(Knodell评分下降2分以上)分别是11例和9例(X~2=0.277,P=0.599).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ALT<2×ULN且肝组织学G≥2的慢性乙肝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病毒学、血清学应答和组织学改善,且安全性好.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优于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 α-2a)治疗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且肝组织学炎症活动度(G)≥2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5例ALT<2×ULN且G≥2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Peg-IFN α-2a治疗组27例和恩替卡韦对照组28例,接受48周治疗,数据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治疗24周时,Peg-IFN α-2a组有8例患者HBeAg被清除,占29.6%(χ2=9.71,P<0.01),其中6例HBeAg血清转换,占22.2%(χ2=6.98,P<0.01);2例HBsAg被清除,占7.4%.Peg-IFN α-2a组与恩替卡韦组HBeAg滴度分别下降(1179.8±582.6) PEIU/mL和(441.5±258.8) PEIU/mL(t=2.66,P=0.01).恩替卡韦组和Peg-IFN α-2a组分别与其基线相比,HBV DNA分别下降(4.520±0.694)lg拷贝/mL和(3.520±1.442)lg拷贝/mL(t=2.45,P=0.029).Peg-IFN α-2a组G3患者较G2患者有更高的HBeAg阴转率(χ2=4.23,P=0.041).结论治疗24周时,Peg-IFN α-2a在HBeAg阴转、HBeAg血清转换、HBeAg滴度下降较恩替卡韦有明显优势,恩替卡韦降低HBV DNA载量更为有效.在基线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较高患者中,Peg-IFN α-2a可能有更高的HBeAg清除率.  相似文献   
6.
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在隐源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在隐源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87例隐源性肝炎行肝活检进行组织学分析.常规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m染色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部分病理切片进行铜染色、糖原染色、刚果红染色.结果:经过肝穿刺组织学检查以及其他特异性诊断指标检查,87例隐源性肝炎有57例得到了确诊,诊断率为65.5%.其中隐匿性乙型肝炎16例(占18.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4例(占16.1%),自身免疫性肝病13例(占14.9%),肝吸虫病3例(占3.4%)及其他疾病11例.结论:肝脏穿刺活检在隐源性肝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提高临床及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方法,建议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小板反应素-1(TSP-1),并分析TSP-1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ISA斑点法测定TSP-1,研制了3种具有分离特异抗原功能的试剂,研发了一项具有纯化蛋白能力的技术,解决非特异蛋白的交叉反应问题,建立测定TSP-1的ELISA常规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14例良性前...  相似文献   
8.
感应式人工耳蜗装置将声音信息转变并处理为适当的电信号之后,采用电磁感应的方式将此信号送至植入全聋患者内耳耳蜗靠近听神经纤维的作用电极上,刺激神经发放冲动,使全聋患者恢复音感。本装置经临床全聋患者使用,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重阳木中的三萜成分(I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仁通  方圣鼎 《中草药》1989,20(6):47-47,9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乌鸡白凤丸治疗慢性肝病34例 (肝硬化17例,慢性活动型肝炎14例,慢性迁延型肝炎3例),有20例做过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结果提示,TTT、白蛋白和球蛋白三项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为9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