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治疗疗效的比较。方法本案选择60铆浸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HBeAg阳性32例,HBeAg阴性28例,均予恩替卡韦0.5mg/d治疗48周。结果经48周治疗后,HBeAg阳性组HBV-DNA转阴率为71%,ALT复常率为65%,HBeAg阴性组HBV-DNA转阴率为85%,ALT复常率为75%,经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两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和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同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吉林油田总医院肝病科2009-01-2009-12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28例初治患者予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12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予恩替卡韦1.0 mg口服,1次/d。观察治疗前、治疗第12、24、36、48周肝功能、HBV-DNA、HBV。结果恩替卡韦治疗CHB,48周HBV-DNA转阴率90%以上,血清学转换率42.3%。结论恩替卡韦具有显著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ALT(谷丙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应答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ALT(谷丙转氨酶)复常率、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应答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及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预测因素分析. 方法 将159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分为恩替卡韦分组(ETV组,81例)和替比夫定组(LDT组,78例).治疗72周后,观察两组的应答情况[生化学应答率(丙氨酸转氨酶转复率)、完全病毒学应答率(HBV-DNA阴转率)、血清学应答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并且分析在治疗24周HBV-DNA转阴情况对72周疗效的预测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的生化学应答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ETV组和LDT组的HBV-DNA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24周后ETV组的HBV-DNA值明显低于LDT组(P<0.05),但治疗7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各时间点ETV组比LDT组有着更高的血清学应答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周HBV-DNA转阴(HBV-DNA<3lg拷贝/ml)的患者,72周具有更高的生化学应答率及血清学应答率(P均<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对治疗CHB具有很好的疗效及较低的耐药率和不良反应,恩替卡韦在早期抗HBV-DNA优于替比夫定片,且治疗24周的HBV-DNA水平可预测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74-357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H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时肝功能及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时的HBV-DNA转阴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时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HBV-DNA转阴。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183-3185
目的比较进口恩替卡韦片与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7月,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进口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血清HBV DNA下降水平、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以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不同时期的HBV DNA下降水平无明显差异,且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效与采用进口恩替卡韦片治疗疗效相当,但国产恩替卡韦治疗成本低于进口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治疗组75例,恩替卡韦组治疗组65例,疗程均为72周.观察两组治疗8、12、24、52、72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8、12、24、52、72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12、24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52周及72周时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0.7%和16.9%(P<0.05),36.0%和23.1%(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均具有快速强效抗病毒作用.近期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52、72周时替比夫定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恩替卡韦组.两药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恩替卡韦治疗48周;对照组予拉米夫定治疗48周。观察两药对HBV-DNA、ALT、血清学应答及耐药的影响。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HBV-DNA阴转率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LT复常率和血清学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在HBV-DNA阴转率和控制HBV耐药方面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0.
徐静 《临床医学》2016,(5):49-51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与强肾愈肝汤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法将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强肾愈肝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应答率为87.5%,高于对照组(52.1%),治疗后症状积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强肾愈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含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随访48周。结果:经过48周恩替卡韦治疗后ALT复常率77.59%,HBV-DNA转阴率72.41%,HBe Ag转阴率39.66%,HBe Ag血清转换率27.59%。治疗过程中HBe Ag、HBV-DNA定量值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e Ag、HBV-DNA定量值持续下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0.801,P0.05);但HBs Ag定量与血清HBe Ag、HBV-DNA变化水平之间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恩替卡韦有明显抑制血清HBV-DNA复制和提高HBe Ag血清学转换的作用,HBe Ag基线水平可以预测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HBe Ag含量变化与HBV-DNA含量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HBs Ag含量变化与HBV-DNA含量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以及HBe Ag、HBV-DNA转阴率。结果: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TBil、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以及HBe Ag、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在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明显优于单一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单个核细胞(PBMC)内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mg/d治疗,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mg/d治疗.检测治疗后12、24及48周血清及单个核细胞内HBV-DNA水平.结果 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为82.7%,对照组为51.9%(P<0.05);PBMC内HBV-DNA阴转率,观察组为57.7%,对照组为3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血清及单个核细胞内的乙型肝炎病毒,恩替卡韦均具有较强的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其疗效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初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1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乙型肝炎组),均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持续抗病毒治疗9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48、96周时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指标、出凝血时间、Child-Pugh积分及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①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发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的例数逐渐增加,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肝储备功能方面,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着治疗的延长,白蛋白不断升高,总胆红素持续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减小,两组患者治疗48及96周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Child-Pugh积分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组间比较显示,白蛋白升高水平、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下降水平在肝硬化失代偿组最高,肝硬化代偿组次之,慢性乙型肝炎组最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清肌酐增高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情况。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应答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似,同时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阶段乙型肝炎患者肝储备功能,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8例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另选择同期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7例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随机对其中42例恩替卡韦治疗者、36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个月行肝组织穿刺术作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分比较。结果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4%、80.4%,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31.1%、41.9%(P均<0.05);2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HA、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恩替卡韦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均<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后24个月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评分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更能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先给予α-1b干扰素60μg/d皮下注射,隔日一次,治疗5个月;然后给予恩替卡韦口服0.5 mg/d联合α-1b干扰素60μg/d皮下注射1个月;随后单独给予恩替卡韦口服,0.5 mg/d,1次/d,治疗6个月。对照组单独给予同剂量恩替卡韦口服,连用52周。2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病毒学相关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CR)56.36%,显著高于对照组27.27%(P0.01);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Hbe Ab阳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结束,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下降,但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17.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HBV-DNA转阴率、血清ALT复常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均明显下降,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均明显降低,试验组血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纳差、胁肋部疼痛及腹胀及疲倦乏力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慢性乙型肝炎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转阴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10例CH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0例)与联合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pegIFNα-2a。两组CHB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测其HBsAg、HBeAg、HBV-DNA的转阴情况,并对影响老年CHB患者HBsAg、HBeAg、HBV-DNA转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HBsAg、HBeAg、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18.3%,15.0%,8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0%,0.0%,54.0%(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治疗前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1.5ULN和未使用干扰素治疗为影响老年CHB患者HBsAg和HBeAg转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患者治疗前ALT水平≥1.5 ULN和未使用干扰素治疗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差为影响老年CHB患者HBV-DNA转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对老年CHB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其HBsAg、HBeAg、HBV-DNA的转阴情况;ALT水平、治疗的依从性等均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及乙型肝炎E抗体(HBeAb)转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CHB患者均分为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b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6、12、24周后,2组血清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 05),但2组间血清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2、24周后,观察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b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12、24周后病毒学突破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24周后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 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INF-γ、IL-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CHB患者疗效良好,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协同发挥抗病毒作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回顾2010年7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2年以上患者99例,其中拉米夫定100mg/d治疗2年以上患者48例、恩替卡韦0.5mg/d组51例。对比两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及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恩替卡韦组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且对改善肝组织炎症活动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