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朱建元 《安徽医学》2006,27(2):97-99
目的探讨超声对消化道溃疡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经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有27例的腹腔游离气体被超声和X线正确诊断,符合率为82%。29例患者超声诊断为腹腔积液,4例包裹性消化道穿孔超声和X线均未发现游离气体,其中3例超声发现了肿块和包裹性积液。结论在发现腹腔少量游离气体方面超声可以与X线检查相媲美,且超声还可发现腹盆腔积液、肿块等X线不能发现的并发症,弥补了X线的不足,是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一项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在胃肠道穿孔诊断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消化道穿孔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超声诊断和X线平片进行诊断,观察分析胃肠道穿孔患者诊断中引起急腹症的胆囊、胰腺、胃、肠道等有无病变及肠间有无积液及腹腔有无游离气体等。结果超声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者26例(86.7%),胃肠道穿孔患者经过X线平片诊断出20例(66.7%),超声诊断检出率高于X线片平面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穿孔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诊断价值相对较高,还能实现定位诊断,是常规检查有效的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新华  胡惠森  周晓红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27-1128,114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超声探测。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腹腔积液者23例(占100%),腹腔游离气体者22例(占95.6%),大网膜异常集聚7例占(30.4%);X线发现腹腔游离气体者19例(占82.6%)。结论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大网膜异常积聚,对诊断上消化道穿孔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华  张超学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84-85,F0003
目的探讨超声对消化道穿孑L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经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超声学检查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有19例和18例的腹腔游离气体被X线和超声正确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2%和75%。结论在发现腹腔游离气体方面超声可以与x线检查相媲美,且超声还可发现腹盆腔积液、肿块等X线不能发现的并发症,弥补了x线的不足,是消化道穿孔的一项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B超对胃肠穿孔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消化道穿孔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以此评价B超检查对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价值。方法 利用实时超声尤其是高频超声对20例临床拟诊为消化道穿孔的患者作腹部的常规低频实时超声检查,并结合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相结合,对检测腹腔内游离气体和极少量液体具有独到优势,是一种诊断胃肠穿孔的新方法,并大大地提高了诊断率。结论 实时超声尤其是高频超声可作为消化道穿孔的常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21 例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诊断,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24% (20/21) 。声像图的特征表现为腹腔游离气体、腹腔包块、积液及胃肠积液积气等征象。同时探讨了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诊断要点和提高腹腔游离气体显示率的方法,并与X线检查作了比较。认为超声检查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在消化道穿孔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疑似消化道穿孔患者使用超声尤其是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21例患者中15例超声显示腹腔游离气体,19例患者腹腔内可探及量不等的游离或局限性积液,其中有5例腹腔内显示胃肠道旁低回声、不均质包块,仅有3例探及穿孔的通道.结论 超声对消化道穿孔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报道21例消化道孔的超声诊断,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24%(20/21)。声像图的特征表现为腹腔游离气体、腹腔游离气体、腹腔包块、积液及胃肠积液积气、腹腔包块1积液及胃肠积积气等征象。同时探讨了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诊断要点和提高腹腔游离气体显示率的方法,并与X线检查作了比较。认为超声检查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典型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术后确诊为消化道穿孔患者90例,总结其腹痛时间、部位、程度,以及腹部X线、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特点,评价各项指标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90例中表现为典型急腹痛者35例(38.89%),板状腹者28例(31.11%),老年人较中青年缺乏典型体征(P<0.01)。79.55%(70例/88例)在腹部X片中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低于CT检查的83.33%(15例/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性腹穿成功率为73.33%(11例/15例),阳性率为72.72%(8例/11例)。结论不典型消化道穿孔,其临床症状、体征多缺乏特异性,腹部X线及CT检查为诊断所必需,结合诊断性腹穿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消化道穿孔的主要X线征象及其误诊原因,以提高X线对消化道穿孔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2月110例消化道穿孔病例,均经手术证实,术前均行X线检查,部分患者同时进行过CT,超声检查。结果 110例消化道穿孔中,X线平片示横膈下游离气体61例,膈下可疑游离气体8例,非膈下游离气体41例,误诊为膈下游离气体12例(4例为膈下脂肪,4例膈下脓肿,2例间位结肠,2例为肺下缘影),漏诊膈下游离气体7例。结论X线与CT对气腹征均有较高敏感性,消化道穿孔应首选X线检查,但其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消化道穿孔可能。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穿孔198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荣 《当代医学》2011,17(22):97-98
目的探讨消化道穿孔超声诊断并分析。方法 198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x诊断,并对两种检查方法与手术诊断符合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 X诊断符合率75.75%,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结论超声诊断消化道穿孔采用多体位动态观察,多频段观察,可以有效提高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3月于我院经手术证实的48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分析其术前腹部X线片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48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阳性者42例,检出率为87.5%,X线诊断阳性者34例,检出率为70.8%,超声检查与X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对腹腔游离气体、局部积液的检出率较高,其对消化道穿孔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在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特点。方法:选择消化道穿孔患者50例,入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入院后患者先行X线检查,对于疑似病灶再行超声检查,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在消化道穿孔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特点。结果:5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得到确诊,患者行X线检查确诊39例,确诊率为78. 00%,超声诊断确诊率为94. 00%,超声诊断与手术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0例腹腔游离气体超声下可见肝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回声干扰,存在多次发射回声。11例腹腔积液超声下显示:大量浑浊的液体,左肝前可见游动气体,右上腹可见不均质包块。结论:消化道穿孔患者入院后采用超声检查能帮助患者确诊,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弥补X线的不足,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超声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秀丽  王冬滨 《海南医学》2008,19(1):115-116
目的 探讨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 54例急腹症患者术前应用低频超声和高频超声相结合方法行实时超声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将所有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经手术证实50例诊断正确,正确率92.6%(50/54),其中超声发现穿孔部位28例,发现膈下游离气体45例,发现肝下间隙及小网膜囊液性暗区46例.结论 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徐健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145-146
目的探讨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统计近2年起病6h内前来就诊的最后经手术确诊为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回顾分析早期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确诊的手段及时间,积累早期消化道溃疡诊断的经验。结果96例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急诊X线确诊膈下游离气体68例,CT进一步检查确诊13例,准确率高于X线.B超检查12例发现腹腔积液,余3例患者临床观察2h×4h后,再行X线检查均见膈下游离气体。结论消化道溃疡穿孔早期诊断首先是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必须充分意识到本病的存在,典型的穿孔经X线诊断一般及时而准确,但不典型临床表现特别是老年患者不能明确诊断的腹痛或X线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行CT、B超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动态X线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王建国 《海南医学》2008,19(12):84-85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急症患者随机进行肝、胆、胰、脾、肾、胃、十二指肠及腹盆腔常规超声检查,并结合X线腹部平片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其中显示直接征象:穿孔道回声19例,占63%;间接征象:腹盆腔积液24例,占80%;膈下游离气体22例,占73%。结论超声检查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定性诊断具有较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罗守娟  苏波  傅露 《中国现代医生》2014,(6):93-94,F0003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经超声检查且资料完整的胃肠穿孔患者96例,术前均行X线、超声检查。结果 70例患者超声显示出现腹腔游离气体,84例超声提示少到中量腹腔积液,96例患者中有84例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占87.5%,90例超声提示为腹部包块(胃穿孔20例,十二指肠穿孔62例,阑尾穿孔6例)。结论只有充分认识胃肠穿孔的超声特征,同时结合腹部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才能及时、准确地对胃肠穿孔疾病提供有效诊断。超声检查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提高了胃肠穿孔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方案,尤其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军里  李进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149-149
目的:对超声检查诊断胃肠急性穿孔15例进行分析。方法:超声检查诊断胃肠急性穿孔。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腹腔游离气体13例,腹腔及肠间隙积液6例,胃肠腔内积液积气5例,小网膜囊积液1例。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胃肠急性穿孔是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9.
霍兰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1):2816-2817,2819
探讨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以上消化道穿孔为出院诊断的患者病历资料,包括首诊超声、立位腹平片及手术结果或保守治疗后复查的超声资料,探讨超声对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超声诊断正确56例(十二指肠球前壁穿孔30例,胃窦部穿孔26例),4例漏诊(2例为球后壁穿孔,2例为胃窦部穿孔);25例同时发现了清晰的穿孔孔道、游离气体、腹腔积液,20例同时看到了直接的气液外溢现象;4例仅发现了肝下缘少量积液;45例直接进行了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有效,4例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结论:超声不仅可以对上消化道穿孔作出准确的诊断,而且可以指导临床做出进一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声像图表现、鉴别诊断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经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超声发现胃内容物自穿孔部位向腹腔内流动者1例,腹腔积液者78例,腹腔内游离气体者58例,右上腹不均质包块41例,肠管扩张肠腔积气、肠蠕动减弱消失21例,胆囊壁增厚29例,X线片发现腹腔游离气体62例。结论:超声检查发现腹腔积液、游离气体及右上腹包块,结合病史和体征,即可诊断上消化道穿孔,为临床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