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未成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未成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8月至2004年3月诊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及CT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年龄3~17岁,平均9岁。42例中卵巢恶性畸胎瘤20例.CT明确诊断17例(17/20,85%)。CT平扫见下腹盆腔混杂密度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可见脂肪钙化和实质性多种组织成分,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中度不均匀强化。另3例恶性畸胎瘤固钙化和脂肪成分不明显,术前CT误诊为囊腺瘤。CT诊断囊腺癌2例。CT平扫盆腔内巨大囊实性肿物,周边见乳头状、结节状突出,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另20例为卵巢胚胎瘤7例,卵巢内胚窦瘤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例,卵巢内膜样癌1例,CT均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CT表现盆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囊壁不规则,内部有囊变坏死。结论 CT对卵巢恶性畸胎瘤多可明确诊断,对其它性质的卵巢肿瘤可了解周围组织器官受侵犯的情况及与重要血管的关系,有无腹腔种植转移等。  相似文献   

2.
超声对腹部囊实性肿块的诊断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些超声诊断规律,提高对腹部囊实性肿块来源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手术方案。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腹部囊实性肿块的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部位分类:腹部巨大囊实性肿块5例,右侧腹部巨大囊实性肿块1例,左上腹部囊实性肿块2例,中下腹部囊实性肿块18例,盆腔内囊实性肿块7例。病理结果: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6例,卵巢交界性囊腺瘤4例,卵巢黄素囊肿1例,卵巢单纯囊肿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部分恶变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例,卵巢癌1例,右肾恶性间叶瘤出血坏死并感染1例,胃间质瘤2例。结论腹部囊实性(以囊性为主)肿块大部分来源于卵巢,巨大的囊实性肿块超声确定其来源还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54例,分析其CT及MRI表现。结果良性37例,恶性17例。卵巢源性41例:其中卵巢囊肿16例;卵巢囊腺瘤5例;卵巢畸胎瘤5例;卵巢囊腺癌14例;卵巢转移癌1例;盆腔感染性病变6例,其中卵巢输卵管积脓2例,阑尾脓肿3例,盆腔局部脓肿1例。子宫源性6例,其中子宫肌瘤变性4例,子宫内膜样癌2例;其他来源1例。诊断定位准确49例(90.7%),定性准确45例(83.3%)。结论 CT及MRI对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定位、定性准确性均较高,部分病变在MRI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对定性起到很好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收集明确诊断的36例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印巢囊肿12例,卵巢囊腺瘤10例(良性7例,恶性3例),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7例,卵巢畸胎瘤4例,宫外孕3例,CT表现为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影。结论:CT检查对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收集明确诊断的36例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囊肿12例,卵巢囊腺瘤10例(浆液性7例,黏液性3例),CT表现为囊、实性包块,部分(浆液性)分隔;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7例,囊壁略厚、边缘毛糙;卵巢畸胎瘤4例,宫外孕3例,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影,实性部分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CT对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4年5月收治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肿块患者的术前CT表现.结果 105例中,年龄23~7 8岁.肿块来源于女性生殖系统87例(82.86%),来源于消化系统6例(5.71%),膀胱癌1例(0.95%),来源于其它的11例(10.48%),术前CT诊断符合率为分别为8 4.8%、83.3%、100%和91%.肿块最大直径为21.5 cm,平均3.4 cm.术后病理诊断为宫外孕8例,卵巢囊肿10例,卵巢癌1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6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4例,卵巢畸胎瘤12例,子宫内膜癌6例,宫颈癌8例,子宫平滑肌瘤1 6例,直肠癌5例,直肠腺瘤1例,膀胱癌1例,炎性肉芽肿7例,盆腔脓肿3例,转移瘤1例.CT表现主要为实性肿块45例,囊实性肿块26例,囊性肿块19例,含脂肪密度肿块12例,肿块中有钙化7例.结论 CT对大多数女性盆腔肿块具有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少数肿块缺乏CT表现特征,CT定性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7.
MRI在卵巢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临床、病理和MRI检查资料的46例卵巢囊性病变。结果46例卵巢囊性病变中,良性35例共39个病灶,恶性11例共12个病灶。良性35例39个病灶中卵巢囊肿13个,其中合并蒂扭转1个,巧克力囊肿2个,囊性畸胎瘤6个,粘液性囊腺瘤12个,浆液性囊腺瘤5个,卵泡膜瘤伴粘液囊变1个;恶性12个病灶中粘液性囊腺癌8个,浆液性囊腺癌4个,其中粘液性囊腺癌合并乙状结肠癌1例。结论MRI在卵巢囊性病变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①MRI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分辨率,对畸胎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囊肿、囊腺瘤、囊腺癌等病变可以作出定性诊断;②MRI能准确显示卵巢囊性肿块的大小、形态和侵及范围,有助于定性诊断和区分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8.
刘颖华  舒政  倪炯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2,27(4):350-351,F004
目的:评价CT对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7例共82个卵巢囊性病变CT资料,讨论其CT表现及病理基础.结果:囊肿22例,4例囊肿CT值偏高,病理标本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7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分隔;24例囊腺瘤均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9例有分隔,3例囊壁见结节,其中6例黏液性囊腺瘤表现为不同密度的多房性肿块;7例卵巢畸胎瘤,均含钙化和(或)脂肪密度;1例卵泡膜细胞瘤和3例脓肿,后者边缘模糊;10例恶性肿瘤,CT表现均以囊性密度为主,伴不同程度实质成分或囊实性混合密度影.结论:卵巢囊性病变CT表现颇为相似;CT对其定位诊断敏感性高,定性诊断需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卵巢颗粒细胞瘤(GCT)的CT诊断.方法搜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分析其CT平扫和增强表现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2例子宫附件区囊实性肿瘤术前诊断为粘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2例合并子宫体积增大者第一诊断为颗粒细胞瘤,1例囊性肿块诊断为浆液性囊腺瘤.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与卵巢囊腺肿瘤易混淆,须结合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子宫合并症仔细分析其CT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金克斯  努尔古丽  马军 《吉林医学》2011,32(25):5298-5299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良性囊腺瘤和25例卵巢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良性囊腺瘤18例,其中14例为单房薄壁性囊肿,3例为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为多房囊壁厚薄不均囊性肿块。囊腺癌20例为多房囊实为主肿块,黏液性囊腺癌5例为单房囊实为主肿块。结论: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非上皮源性肿瘤的 CT、MRI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多层螺旋 CT 及/或1.5T MRI 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性索间质肿瘤12例、生殖源性肿瘤17例共29例32个卵巢非上皮源性肿瘤的 CT、MRI 特征。结果性索间质肿瘤中,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以实性为主,颗粒细胞瘤伴小囊变且多位于周边,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度强化。两性母细胞瘤囊实性相间呈“蜂巢”状改变,增强后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硬化性间质瘤呈周边实性、中央大片囊变,MRI 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周边明显强化,随时间延长造影剂渐进性向中央填充。生殖源性肿瘤中,成熟型畸胎瘤及未成熟畸胎瘤呈脂肪、钙化、软组织混杂密度/信号,成熟型畸胎瘤各成分间分界清晰,未成熟型畸胎瘤各成分间分界模糊。MRI 显示少量脂肪较 CT 敏感, CT 对小钙化检出率较 MRI 高,二者增强扫描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甲状腺肿呈多房囊性为主肿块,可见点、条状钙化。MRI 示囊腔信号高低不等,房隔及壁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后房隔及壁显著强化。无性细胞瘤呈较大实性为主肿块,MRI T2WI 示稍高信号,肿块内见线状稍低信号影,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线状影明显强化。卵黄囊瘤 CT平扫呈囊实性,中央大片囊变区,增强后病灶周边及内部见多发显著强化血管影。结论MRI 检查应作为卵巢原发非上皮源性肿瘤的优选影像检查方法。多数卵巢原发非上皮源性肿瘤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6 4例卵巢肿瘤患者均系本院近 3年来门诊或住院病人 ,经 B超诊断为单纯性卵巢囊肿 2 1例 ,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瘤 10例 ,卵巢巧克力囊肿 4例 ,卵巢浆液性、粘液性癌各 2例 ,卵巢良性畸胎瘤 (皮样囊肿 ) 12例 ,卵巢实质性肿瘤 10例(包括良性肿瘤 ,如卵巢纤维瘤、平滑肌瘤、纤维上皮瘤 ;恶性肿瘤 ,如卵巢腺癌、肉瘤、绒毛膜上皮癌等 ) ,卵巢转移癌 3例。2 讨 论卵巢良性囊液性肿瘤包括单纯性卵巢囊肿 ,多为非赘生性囊肿 ,是一种良性潴留性囊肿 ,常由于生理或病理的原因 ,使卵巢腔内液体潴留而形成 ,它包括卵泡囊肿 (滤泡囊肿 )、黄体囊肿、白体囊肿、多囊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卵泡膜细胞增殖症等 ,其次为卵巢畸胎瘤、巧克力囊肿等。卵巢囊实性良性肿瘤 ,包括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瘤、卵巢畸胎瘤等多见。卵巢实质性肿瘤良性者多见 ,如卵巢纤维瘤、平滑肌瘤、纤维上皮瘤、甲状腺瘤、卵泡膜细胞瘤等 ;恶性者有卵巢腺癌、内胚窦瘤、肉瘤、绒毛膜上皮癌等。卵巢肿瘤的声像图无论囊性、囊实性或实质性 ,声像图均较为复杂 ,仅从这些肿瘤大体病理结构所致的物理界面反射特征提示较难做出病理组织学上的诊断 ,但良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手术中发现恶变病例临床特点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腹腔镜治疗的非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术前诊断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例,其他良性肿瘤1例;术后确诊为浆液性囊腺癌1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1例,恶性颗粒细胞瘤2例,浆液性乳头样囊腺癌1例,浆液性交界性瘤1例,中分化未成熟畸胎瘤1例;除有生育要求2例患者外,其余5例均转为开腹手术;术后随访1~36个月,除1例恶性颗粒细胞瘤病例术后24个月确诊为恶性颗粒细胞瘤复发外,其余未见异常。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时对于术中发现的恶变病例,必须正确认识;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调整手术方案以及扩大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2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的超声与MRI检查情况,归纳总结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MRI表现特征。结果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超声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准确度为95.16%,MRI诊断的准确度为9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女性盆腔囊性肿块MRI表现主要为完全囊性或以囊性成分居多的囊实性肿块,MRI对于卵巢良性囊腺瘤、卵巢囊肿、囊腺癌、卵巢良性畸胎瘤、盆腔脓肿、输卵管妊娠均全部正确诊断,仅1例转移性肿瘤误诊为囊腺瘤。结论 MRI与超声均可清晰显示病变形态、组织学特征,其中MR在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上更具优势,二者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准确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钟向真 《广东医学》2001,22(11):1087-1088
比较 3 2例卵巢肿瘤患者和 3 2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八项指标 ,探讨微循环障碍和血液高凝状态对患者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卵巢肿瘤组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在我院住院的卵巢肿瘤患者 3 2例 ,年龄 2 6~ 63岁 ,平均 4 6 1岁。术后经病理活检确诊 :卵巢良性囊性畸胎瘤 15例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6例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3例 ,卵巢颗粒细胞瘤 2例 ,卵泡膜细胞瘤 1例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2例 ,卵巢黏液性囊腺癌 1例 ,卵巢囊性畸胎瘤恶变 1例 ,无性细胞瘤 1例。健康对照组 :3 2例均系本院健康女性体检者 ,年龄 2 5~ …  相似文献   

16.
徐恒昀  曾亚琴  唐立华 《西部医学》2011,23(12):2406-2408
目的分析女性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抗炎复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60个卵巢囊性类病变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囊肿17例,囊腺瘤10例,巧克力囊肿7例,囊性畸胎瘤3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各1例,浆膜外子宫肌瘤液化1例,卵巢癌5例,转移瘤1例。经抗炎复查证实子宫附件区脓肿2例。结论 CT能直观清楚地显示女性盆腔病变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在卵巢区域囊性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10年间80例妇科盆腔包块临床病理特征回顾分析,结果,80例妇科盆腔包块,7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卵巢肿瘤59例,占73.7%,其中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23例;浆液、粘液混合型囊腺瘤3例,其中2例为交界性囊腺瘤,浆液、粘液混合部分区域恶变。卵巢单纯囊肿17例,良性囊 性畸胎瘤15例,卵泡膜细胞瘤2例,卵巢冠间叶瘤2例。21例误诊卵巢肿瘤,误诊率26.3%。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盆腔器官扭转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盆腔器官扭转的多排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及延时期(180 s)三期扫描。结果乙状结肠扭转1例,CT表现为乙状结肠转位及"鸟嘴征";回肠扭转伴肠坏死2例,可见"咖啡豆征"及肠壁积气;肠系膜上动脉扭转伴小肠缺血4例,或见"漩涡征";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蒂扭转3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见囊性肿块及分隔,分隔增厚,可见软组织样蒂,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右侧卵巢颗粒细胞瘤蒂扭转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右侧卵巢良性囊性畸胎瘤蒂扭转3例,可见不对称增厚囊壁,扭转轻囊壁轻度增厚,扭转重囊壁明显增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右侧卵巢囊肿扭转5例,其中右侧3例,左侧2例,短期复查见囊肿增大,密度增高,囊肿发生位置移位;右侧输卵管积水伴扭转2例,可见增厚囊壁伴高密度出血;左侧隐睾恶变伴扭转1例,病变未见明显强化,内见积气,同侧精索及睾丸消失;左侧精索扭转1例,见精索增粗、模糊,同侧睾丸强化减弱。结论盆腔器官扭转的CT表现多样,"漩涡征"、"鸟嘴征"是肠扭转的特点;水肿增粗、强化减弱的"蒂"与原发肿瘤形成的囊实性"双肿块"提示卵巢囊腺瘤扭转;良性囊性畸胎瘤囊壁厚薄与扭转程度相关;同侧精索消失提示隐睾。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 资料与方法卵巢肿瘤患者 193例 ,年龄 19~ 6 9岁 ,平均 37.7岁。使用 L OGIQ4 0 0 B/ W、Aloka6 5 0型 B超诊断仪 ,经腹进行盆腔常规扫查 ,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2 结 果2 .1 本组卵巢囊性畸胎瘤 6 6例 ,巧克力囊肿 36例 ,粘液性囊腺瘤 2 2例 ,浆液性囊腺瘤 15例 ,卵巢黄体囊肿 16例 ,滤泡囊肿 14例 ,浆液性囊腺癌 5例 ,卵泡膜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勃伦纳瘤各 2例 ,粘液性囊腺癌、颗粒细胞瘤各 1例。2 .2 本组囊性肿瘤 177例 ,交界性 8例 ,实性肿瘤 8例。对卵巢肿瘤物理特性明确诊断 182例 ,诊断正确率为 94 .3%。2 .3 实性交界性肿瘤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87.5 % ,75 %。2 .4 囊性肿瘤 177例 ,与手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定性诊断正确率为 95 .4 %。超声判断错误 11例 ,巧克力囊肿、囊性畸胎瘤各 3例、粘液性囊腺癌 1例误认为粘液性囊肿 ;粘液性囊肿 2例、浆液性囊肿 1例误认为巧克力囊肿 ;浆液性囊腺癌误认为粘液性囊肿 1例。3 讨 论3.1 非赘生性囊肿内径较小 ,一般在 5 cm...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133-136
目的 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及浆液性腺癌的MR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及6例浆液性腺癌的临床资料及腹盆腔MR平扫及增强表现特点,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及动态增强特征。结果 8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单侧发病8例(右侧5例,左侧3例),最大径为3.9~16.1 cm,边界清晰6例,边界欠清2例,形态规则6例,不规则2例,囊实性病变8例;6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单侧5例(右侧3例,左侧2例),双侧1例,最大径为3.1~9.6 cm,边界清晰2例,边界不清4例,形态规则1例,不规则5例,囊实性病变6例。结论 卵巢透明细胞癌MRI表现为体积较大、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表现为边缘光滑突向囊内的单个或多个壁结节,囊性成分所占比例较实性成分多;卵巢浆液性腺癌MRI表现为体积较小、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的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表现为突向囊内及囊外生长的结节影,实性成分所占比例较囊性成分多。结合病史及不同影像表现,有利于对这两种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