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压舱缺氧训练效果,我们将低压舱和低氧混合仪两种缺氧训练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照与方法 1.1 对象 两组受训飞行员均为健康疗养的男性飞行员,随机抽样232人年龄21~44岁,平均28.7岁。飞行时间450~2100 h,平均1180h。均分为两组。在训练中观察指标为心率、呼吸、心电图及有效意识时间。 1.2 训练方法 低压舱训练方法按空军航空医学  相似文献   

2.
国外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训练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国外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训练的制度、方法以及一些新的进展,以期对我国航空医学工作者有所启示。资料来源与选择主要资料选自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著作。资料引用文献27篇,著作3部。资料综合介绍国外飞行人员高空生理训练的现状、训练内容和方法,并总结分析了低压舱高空生理训练导致的医学损伤问题及目前采取的一些解决措施。结论高空生理训练对于提高飞行人员高空应急能力,保证飞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低压舱训练引起的减压病等医学损伤问题不容忽视,研究制定安全、科学的低压舱训练方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美国空军低压舱缺氧训练方案,为完善我军飞行人员低压舱训练提供有益借鉴.引用2份美国空军指令,美国空军指令AFI11-403《航空航天生理训练方案》是美国空军开展飞行人员航空生理训练的指令性文件,其中详细介绍了低压舱缺氧训练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步骤.美国空军低压舱缺氧训练方案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4.
介绍高空暴露的危险性,并在可控制条件下使战斗机飞行员认识高空暴露对人体的影响。这已经成为飞行员航空医学训练的基础内容。传统的训练方法是使用低压舱使飞行员减压到相应高度,同时通过呼吸周围环境空气体验缺氧。试用这种方法体验缺氧,也使飞行员感受了气压变化带来的影响。近年来,也试验了其它方法来进行缺氧训练,有时是为了减少高空减压病,有时是为了避免使用大型低压舱。这些技术包括在地面或中等高度使用低氧混合气。研究人员讨论了4个国家和5个航空医学代表团的普通训练方法,旨在就高空生理训练的不同方法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低压缺氧对飞行员血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方法:用比色法测定了16名健康男性歼击机飞行员缺氧前(6:00)、急性中度低压缺氧后即刻(10:00)及6h后(16:00)的血浆CuZn-SOD水平及T-AOC,并以16名健康男性地面人员相应时间的测定作对照。结果:缺氧前飞行员的基础CuZn-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后即刻,飞行员的血浆CuZn-SOD水平较缺氧前明显降低(P<0.05),缺氧结束后6h恢复到缺氧前水平;缺氧后即刻血浆T-AOC显著低于缺氧前(P<0.05),缺氧后6h亦恢复到缺氧前水平。结论:急性中度低压缺氧可使飞行人员发生短暂的血浆CuZn-SOD水平下降,T-AOC降低,应使飞行员充分了解可能发生缺氧的原因,辨认缺氧症状,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6.
低压舱高空生理训练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低压舱模拟高空环境,提高飞行员对气压变化、缺氧的适应力,是航空生理训练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训练护理谈低压舱高空生理训练护理体会。 1 训练程序 受训者进入低压舱后,以30~40m/s的速度上升至2400m,停留片刻,以15m/s的速度下降到600m。以30~40m/s速度上升至5500m停留  相似文献   

7.
按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制定了一套飞行人员心理训练方案:双重任务训练作为心理模拟训练;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作为情绪一行为控制训练;表象训练作为飞行程序和知觉一运动的认知训练。以声像教材和仪器训练形式在军事飞行员中试用。83名飞行员分为三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实验组每天接受30min训练,共15次。心理训练结束半年以后,四个组的飞行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表象训练组的成绩与其它二组(生物反馈放松圳练组、双重任务训练组)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放松训练达标人数与飞行成绩的点双列相关系数为0.6;放格趋势一周后逐渐平稳。此结果为军事飞行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飞行员高空缺氧耐力的研究是航空医学一个重要课题,在高空缺氧条件下对缺氧最为敏感器官之一的血-眼屏障机能是否发生变化,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应用最先进的激光房水闪光-细胞仪,对飞行人员在低压氧舱检测前后房水蛋白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受检者为飞行员32人64眼,均为男性,年龄在21~30岁之间。身体健康,无周身及眼部疾病。1.2 方法(1)用低压舱模拟高空缺氧,低压舱为DY-78型。(2)受检者在低压舱内升至5000m高度,无吸氧状态下停留30min,观测心电、心率、指端血氧…  相似文献   

9.
飞行训练对飞行员尿酶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飞行训练对飞行员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名歼-7飞行员,收集飞行前、飞行后第1天及第2天空腹尿标本,分别检测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不同时间组的尿标本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飞行员飞行前晨尿的NAG及mALB在正常范围,飞行后第1天及第2天NAG均无明显变化.飞行后第1天有8人(26.67%)晨尿mALB升高,与飞行前及飞行后第2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普通飞行训练对肾小管功能无明显影响,对部分飞行员肾小球滤过功能有一过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任红红 《民航医学》2000,10(3):13-15
目的 分析及评价我国民航飞行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建立维护和提高航红悄行员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采用三盲法测试的基础上,71名飞行员和对照时接受心理健康测验(PHI)测试。结果 航线飞行员在病态人格、焦虑水平,脱离现实方面顾着明显的差异,飞行员组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躯体化、兴奋状态、疑心和抑郁等分量表值方面两组被试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论 航线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要低于民航地面人员,因此,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促进航线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无疑有助于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率,促进飞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初飞学员耳气压性损伤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气压性损伤在航空界发生率较高,在实际飞行中初飞学员发生率尤为偏高。笔者从事航医基层工作十余年来,发现每一期学员的航空性中耳炎发生率都较高。一旦发生,轻则数日、重则数月不能参加飞行训练,加之无低压舱等大型设备参与治疗,航空医师仅能对症抗感染治疗,因此严重影响了飞行训练进度、飞行质量和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军联勤及疗养院体制变化,空军飞行人员的航空生理训练工作出现了新特点和问题,对疗养院航空生理训练科(以下简称航训科)作用的发挥产生了影响,值得有关人员重视并积极寻求改进办法。1 航空生理训练的问题1.1 航训科人员编制缩减太多近20年来航训科承担着空军飞行员的高空生理、抗荷、空间定向、夜间视觉及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专项素质训练任务。2005年四总部下发的《军队飞行人员疗养工作规定》中对这些任务再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整编后我航训科人员由原来的11人缩减到3人,因人手不足,开动低压舱、加压呼吸装备已很困难,万一出现什么特殊情况,更是无法应付。训练内容多,费时  相似文献   

13.
对82例飞行员呼吸肌功能进行了调查,并与健康常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1,目前我国飞行员呼吸肌功能与健康常人无大区别;2.常规飞行和低压仓训练也达不到呼吸肌训练要求;3.我国飞行员有必要增设有针对性的呼吸肌训练科目;4.本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及检测指标稳定,重复性好,适合于在部队训练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民航飞行员是一类特殊职业群体,经过严格选拔,身体素质高于一般人群,文献报道心血管疾病比较少见。但由于其工作性质(飞行环境)及生活习惯的特殊性,使得高血压病为其常见病之一,发病率为6.7%。因此,在飞行人员中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与研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2004年5月至2005年3月选取患有高血压病的飞行员60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观察其在飞行员高血压患者群体中服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正 《民航医学》2006,16(3):30-30
阿拉斯加州的飞行事故率与美国其他地方相比明显较高。除去1986~1994年之间的年份,其它每年阿拉斯加州每10万飞行小时的事故率都比较高。2003~2004年,在美国有18%的商业航空事故发生在阿拉斯加(NTSB,2005)。这些事故中有很多其诱因是驾驶员技术性决策出现错误而发生的(NTSB,1995)。尤其是当飞行员据推测用目视飞行方式飞人了需要仪表飞行技能的气象条件时(从VFR飞人IMC),常常就会发生事故。开展了一项研究,调查飞行员的决策方式和尝试性飞行。与Klein联合会合作开发了一个危急事件调查程序。调查由经过训练的调查员开展。通用航空(91部)和空中出租车(135部)的27名飞行员被要求描述在阿拉斯加飞行时他们曾遭遇过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他们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以及他们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糖化血红蛋白Alc(glycated hemoglobin Alc,HbAlc)水平及其在筛查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中的应用。方法151例参加例行体检的民航飞行员纳入本次研究,同时选取96例普通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脂代谢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与HbAlc,所得结果用于统计分析。根据飞行员的不同HbAlc及FPG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民航飞行员HbAlC水平与普通人群相比无显著差异;民航飞行员IFG组与T2DM组的HbAlc较正常组均显著增高(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PG、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血清肌酐水平是HbAle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HbAlc在5.6%与6.2%时分别是IFG与T2DM诊断与筛查的最佳临界值。结论民航飞行员中,HbAlc可作为IFG及T2DM筛查、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指标。对于服用降糖药物的民航飞行员,飞行体检时除了将FPG作为常规监测项目外,应考虑将HbAlc作为糖代谢状况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检测耳气压功能的可行性。方法4-4.5min内将舱内气压增加40kPa。嘱受试者及时作吞咽动作,询问感觉,耳镜观察鼓膜。用此方法检查了40例(80耳)飞行员,按低压舱检测标准评定受检者的耳气压功能,其中12耳行低压舱检查对照。结果高压氧舱检测结果与受检者的空中反应进行比较,两者符合率为97.5%;高、低压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可用高压氧舱检查耳气压功能。  相似文献   

18.
民航医学已走过50年的历程,在世纪之交,我以50年的航空事业实践和理论积淀,分析已经引起极在极大关注并将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和标志性活动。从历史的发展看,它应人两块:认知科学,在八级分类平台上维护更安全和有效率的飞行员;脑智科学,在空中飞行上有效监控飞行员的效率和智能。1995年以来发生的事件说明,八级分类标准应回到它本来的理论和操作平台;对这些意外承担责任的投入很大,而对体检素质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调研视界很小;前反映了航空医学自主权和保健预防的行为的主体问题,后反映了系统自主权和安全质量监鬼斧神工的基本问题。笔从案例开发的角度,分析民航仅有的3个冠心病(CHD)死亡病例:节日死亡(29岁)、地面死亡(49岁)、空中死亡(59岁);提出两项行为科学的安全质量监鬼斧神工服务;宏观体检医学的理论框架及八级分类平台的架构、训练医学架构和技术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航空医学实验队 (AML )自 195 7年成立以来 ,为日本的航空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AML有 4个研究室 ,90名研究人员 ,进行与航空有关的医学和心理学研究 ,并为飞行人员提供生理训练和体检。第一研究室利用飞行模拟器进行人的因素的研究 ,目的是改进飞行人员的工作绩效 ,并研究飞机设计的人机界面问题。第二研究室研究飞行人员对各种环境应激的反应 ,重点是振动和加速度。第三研究室负责临床航空医学的研究和调查 ,所有资深飞行员 (4 0岁以上 )的体检和航空医学的鉴定及会诊。第四研究室为飞行人员提供航空生理训练并进行有关的研究。低压舱…  相似文献   

20.
飞行中空间定向障碍研究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飞行空间走向障碍发生机制、分类、心理生理训练已取得的成就,论述了未来研究发展战略。指出,飞行空间定向障碍本质上是一种因人体空间定向系统无法满足三维空间运动环境而发生的空间认知错误,应从空间知觉水平上升到空间认知、思维和意识水平来研究其机制;以飞行错觉形态和空间信息传递感觉通道建立的飞行空间走向障碍分类仍有其价值,但应重视从空间认知水平做的分类:Ⅰ型(不可认知)、Ⅱ型(可认知)和Ⅲ型(不可抵御);心理生理训练已取得效果,但对Ⅰ型空间定向障碍及其事故预防效果甚微。因此,心理生理训练的基本任务应是:养成和提高飞行员的仪表视觉走向能力、识别空间定向障碍的能力、控制自身错误空间知觉和排除其干扰施以正确操纵的能力。应建立完整的地面和空中训练体系。强调空间定向障碍的最终解决要靠飞行器空间定向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