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纵隔子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子宫是最常见也是妊娠结局最差的子宫畸形类型,由于纵隔血供差,子宫腔变形伴发宫颈机能不全造成胚胎着床和发育障碍,导致不孕,反复流产和早产等妊娠异常现象。纵隔子宫多因症状隐匿致漏诊和误诊。由于超声。腔道造影,内窥镜和核磁共振等影像技术不断发展,纵隔子宫检出率提高,合并不孕或反复流产等纵隔子宫患者通过宫腔镜矫形手术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子宫纵隔是女性生殖道畸形中最常见类型,引起不孕、反复流产、早产及胎膜早破,影响其妊娠结局,需手术矫治。经宫颈子宫纵隔切除术是治疗子宫纵隔的金标准方法,是宫腔镜手术成功的代表作。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手术微创、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其妊娠结局。手术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体液超负荷、出血、纵隔残留、宫腔粘连及远期妊娠子宫破裂等。本文主要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虽然近、远期手术并发症罕见,但临床上不容忽视,提高手术安全性,才能体现宫腔镜手术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3.
内镜在子宫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畸形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子宫发育异常包括子宫未发育如始基子宫,发育不全如幼稚子宫,一侧发育与发育不全的单角子宫、残角子宫,双侧发育和发育不全的双子宫、双角子宫以及双侧副中肾管融合吸收障碍所形成的纵隔子宫。子宫畸形所引致的子宫解剖学异常,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受孕和引起妊娠与产科并发症的根源。在临床上,由于子宫畸形所引致的不孕、反复流产、早产、胎儿异常以及异位妊娠等并不罕见[1]。子宫畸形在不孕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3·4%~17·9%[2,3],在反复流产者中的发生率约占13%[2],在各类子宫畸形中,纵隔子宫最为常见。1子宫…  相似文献   

4.
子宫发育异常是女性生殖系统在胚胎6~20周间双侧副中肾管发育、融合和(或)吸收异常导致先天性子宫形态和功能异常的一系列表型谱。以纵隔子宫为代表的常见类型通常与反复流产、早产、胎位异常等产科并发症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但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其与原发不孕的相关性。除“无子宫”是明确的子宫性不孕因素外,其他类型的子宫发育异常往往均保有基本正常的生育力,在排除其他导致不孕的原因,且助孕失败的情况下再行子宫矫形术是审慎的做法。目前仅明确推荐对于反复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施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中隔电切除术对完全中隔子宫、双宫颈、阴道纵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13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完全中隔子宫、双宫颈、阴道纵隔住院患者64例,均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电切除术及阴道纵隔切除术,分为反复流产组(26例)和不孕组(38例),电话或门诊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反复流产组25例妊娠,累计妊娠31次,自然流产率由术前83.1%(54/65)下降为41.9%(13/31),足月产率、早产率和活产率分别为35.5%(11/31)、19.3 %(6/31)和54.8%(17/31),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18例妊娠,妊娠率47.4%(18/38),其中12例足月分娩。研究对象中早产及足月产共32例,早产率28.1%(9/32),足月产率71.9%(23/32)。研究对象胎盘粘连、植入发生率21.9%(7/32),产后出血发生率25.0%(8/32)。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中隔电切除术可提高完全中隔子宫、双宫颈、阴道纵隔患者的妊娠率及生殖预后。  相似文献   

6.
诊断纵隔子宫的金标准仍然是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文章阐述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的手术技巧,回顾分析190例纵隔子宫患者术后的妊娠结局。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可减少流产率,提高活产率。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矫形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纵隔子宫合并不良孕产史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子宫是妊娠建立与维持的必要器官,子宫内膜损伤将导致不孕和反复流产。宫腔粘连是子宫内膜损伤的最常见形式,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宫腔形态与子宫内膜的完整性和容受性,以改善妊娠结局。目前,以宫腔镜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特别是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仍很高。文章阐述了宫腔粘连所致不孕症的临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8.
纵隔子宫是先天性子宫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可能导致流产、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目前有关纵隔子宫的病因尚未明确,研究者试图通过基因水平、胚胎发育过程和子宫纵隔解剖结构的研究探究纵隔子宫的成因及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机制,但均不能完整揭示其形成原因,还需进一步探究。纵隔子宫可以通过超声诊断,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维超声技术使得纵隔子宫的诊断更为精准,但宫腔镜诊断仍是纵隔子宫诊断的金标准。由于目前子宫畸形的分类系统不同,对纵隔子宫的定义也有差异,因此往往导致不同的治疗结局,尽管有大量回顾性研究及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数据支持采用经宫颈子宫纵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eptum,TCRS)治疗纵隔子宫,但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仍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作为临床决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纵隔子宫经宫腔镜纵隔子宫电切术后的生殖结局,探讨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后患者的生育力是否与纵隔子宫的类型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0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纵隔子宫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患者共179例,分为A组(完全纵隔子宫组)56例,B组(不全纵隔子宫组)123例,比较两组患者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术后治疗效果、妊娠结局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A组56例患者有4例活产(6.90%),在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后1~5年随访期内,活产率升高至66.18%,早期流产率由术前的82.76%下降至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123例患者术前有13例活产(8.44%),术后活产率升高至71.63%,早期流产率由78.57%下降至2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经宫腔镜纵膈子宫电切术后不孕率、早期及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  相似文献   

10.
子宫纵隔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妊娠流产率高达26%~94%,在不孕症患者中发生率为6.3%[1]。纵隔子宫多因症状隐匿致漏诊和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0月至2007年2月我院经宫腔镜检查联合B超诊治的纵隔子宫7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1.1临床资料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和分析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的手术指征及生殖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156例纵隔子宫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2~6年,分析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结果(1)25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预防性切除子宫纵隔,术后22例(88.0%)妊娠,其中16例分娩(64.0%),6例流产(24.0%);(2)术中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出血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综合征。术后无妊娠期子宫破裂发生。发生宫腔粘连5例(3.2%),均为轻微粘连;(3)不孕率、自然流产、稽留流产率分别由术前的21.9%、22.8%、29.8%降至8.4%、10.8%、7.2%,足月分娩率及活产率由术前的1.8%、2.6%升至66.3%、69.9%,术后妊娠率72.5%,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诊断为子宫纵隔并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进行预防性切除子宫纵隔;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手术(TCRS)微创、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正>宫颈机能不全是晚期流产、胎儿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发生在妊娠18~25周,其发生率约为妊娠的1%,在妊娠16~28周的复发性流产中占15%左右~([1])。由于胎儿常在28周之前娩出,存活的机会较小,同时,反复流产还可能引起宫腔粘连或输卵管阻塞等不良结局,造成女性继发不孕。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因为反复流产、不能生育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畸形子宫妊娠的早期诊断、围产期保健以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我院1981-2003年间收治的孕产妇30314例中的43例畸形子宫妊娠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3例畸形子宫孕产妇多有流产、早产史及不孕史,孕期出现流产、早产、习惯性流产、胎位异常者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分娩期易出现胎膜早破、胎盘滞留、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情况,手术产率高于正常妊娠。结论畸形子宫是当前产科高危妊娠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尽量在产前检查中及早诊断,并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分娩时严密观察,以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子宫生殖道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为4.0%,而纵隔子宫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子宫畸形33.6%[1,2].纵隔子宫可引起流产、早产、胎位异常及不孕不育症等.纵隔子宫是目前唯一可经宫腔镜手术矫正的子宫畸形[2].因此,正确诊断纵隔子宫并与其它先天子宫畸形准确区分对患者的妊娠结局非常重要.为比较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超声检查及MRI术前诊断纵隔子宫的价值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完全纵膈子宫伴阴道纵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微创中心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阴道纵隔切除术的40例完全纵隔子宫伴阴道纵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妊娠结局。结果:40例患者成功随访1~6年,术后累计妊娠46次,自然流产率由术前的87.3%下降到30.4%,足月活产率由0.0%上升到58.7%,无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等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纵隔子宫合并阴道纵隔患者的妊娠结局,不增加孕期并发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众多的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因素中,作为提供胚胎或(和)胎儿生存环境的母体子宫的异常也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子宫因素包括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宫颈功能不全等先天性因素及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获得性因素。子宫因素占复发性流产因素中的比例为16.4%,并随着不良孕产发病率逐渐增加。对其的治疗是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本文对复发性流产中的子宫因素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子宫纵隔的超声监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D  Li YD  Ma Y  Xia E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8):549-550
子宫纵隔是子宫畸形之一,易引起不孕、流产、早产、胎先露异常及难产。子宫纵隔还是引起月经过多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将子宫纵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纵隔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以探讨子宫纵隔的组织结构、血管分布及其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子宫镜下手术已成为子宫内粘连诊断和处理的一种方法,近几年使用子宫镜能成功地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取出植入子宫肌壁内的避孕器。近两年提倡子宫镜下切除子宫纵隔。因为子宫纵隔可引起流、早产。以往经腹部作子宫成形术较为复杂,用本法纠正子宫畸形较简单、安全。1982年4月~1983年7月,给15例病人在子宫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术。其中8例反复妊娠失败(流、早产),4例反复妊娠失败及不孕,1例不孕和完全纵隔,1例曾行人工授精,1例有久治不愈的痛经。在麻醉下行子宫镜和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外形,借助腹腔镜光源的调节,可看到子宫镜在子宫腔内的正确位置指导子宫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宫腔镜子宫纵隔剪开术41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子宫纵隔使子宫腔的对称形态发生改变 ,干扰了正常的生育功能 ,常引起反复流产、早产及不孕。宫腔电切镜切除纵隔已替代传统的经腹子宫成形术 ,但由于存在电损伤及水中毒等并发症和操作技术难度大等因素 ,影响了该技术的普及。我院在宫腔镜下采用微型剪刀剪开子宫纵隔 4 1例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施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剪开术 4 1例 ,2 3~ 4 3岁 ,平均 2 7岁。患者均经多种检查排除其它不育原因 ,并经B超、HSG和宫腔镜检查证实为不全纵隔 2 4例 ,完全纵隔 17例 ,完全纵隔…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子宫畸形合并宫颈功能不全发病率可高达30%。纵隔子宫作为一种先天性子宫畸形,育龄妇女患病率约为0.2%~2.3%;具有较高的不孕、流产和早产风险。报告1例完全性纵隔子宫并双宫颈双阴道患者,妊娠前宫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术,孕14周经阴道行双侧宫颈预防性环扎术,孕23+6周宫口开大,保守治疗,孕30+1周早产临产拆线,最终自然分娩并抱婴回家的临床处置经过,并回顾总结近年国内外纵隔子宫合并妊娠的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