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源框基因是一类控制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的调节基因,在人类子宫内膜存在并具周期性变化,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分化及胚胎种植等过程。Hox蛋白对控制种植期子宫内膜细胞增生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Hox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细胞因子等调节。  相似文献   

2.
人类子宫存在完整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在局部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子宫内膜的增殖、分化、代谢有关,是影响胚胎种植的重要因素。子宫内膜IGF的表达受激素、细胞因子及Hox基因等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人类子宫存在完整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在局部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子宫内膜的增殖,分化,代谢有关,是影响胚胎种植的重要因素。子宫内膜IGF的表达受激素,细胞因子及Hox基因等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了解 Hox A1 1基因在人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变化 ,探索该基因对正常内膜周期的调节功能。应用地高辛标记的 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 Hox A1 1基因主要在内膜间质细胞中表达 ,增殖期与分泌期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腺上皮细胞中 Hox A1 1基因的表达量虽较间质细胞少 ,但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以增生殖期腺上皮细胞表达量较高 ,分泌早期开始下降 ,到分泌中晚期表达量极低或不表达。Hox A1 1基因在月经周期人子宫内膜中的这种表达时空的变化与孕酮受体 (PR)非常相似 ,提示 Hox A1 1基因的表达与卵巢激素及其受体的调控有着密切的关系 ,Hox A1 1在分泌中期内膜腺上皮中表达下降是内膜分化的重要指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基因蛋白Bcl-2,Bax在汉族和维吾尔族(维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以探讨凋亡调节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4年11月~2006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调节基因蛋白Bcl-2、Bax在无FAts妇女的正常子宫内膜与卵巢EMs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Bcl-2、Bax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①维、汉族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期Bcl-2的表达高于分泌期(P〈0.05),Bcl-2在EMs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较无EMs者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Bax在维、汉族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都强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表达比对照组子宫内膜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卵巢EMs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与无EMs者不同,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减弱,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强,有利于异位内膜的种植生存和发展、凋亡基因蛋白Bcl-2与Bax在维族和汉族卵巢EMs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6)。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基因Fas和c myc在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以探讨凋亡调节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应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凋亡调节基因Fas和c myc在无异位症妇女的正常子宫内膜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 ,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Fas和c myc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中 ,其中Fas在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表达较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 myc在异位症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较无异位者增强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维、汉族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这两者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凋亡调节基因的表达与无异位症者不同 ,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减弱 ,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强 ,有利于异位内膜的种植 ,生存和发展。维族和汉族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存在着周期性、自发性的细胞凋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存在着凋亡相关因子的改变。众多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凋亡促进基因fas/fasl表达减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的表达增强。临床上许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就凋亡在正常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调节改变中的作用、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的关系等综述。  相似文献   

8.
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存在着周期性、自发性的细胞凋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存在着凋亡相关因子的改变.众多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凋亡促进基因fas/fasl表达减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的表达增强.临床上许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就凋亡在正常子宫内膜的生理功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调节改变中的作用、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的关系等综述.  相似文献   

9.
第七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七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会议于加2000年5月14日~17日在英国伦敦举行。本次会议共接受论文300余篇,现就会议内容简介如下。 一、发病机制 1.免疫学研究:大量研究围绕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和一些细胞因子(IL-2、IL-4、IL-11、IL-12、TNF-α、RANTES等)的功能进行。进一步肯定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变。另有研究报道,凋亡调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细胞因子对凋亡调节基因有一定调节作用。 2.侵袭与种植:子宫内膜异位种植,首先必须粘附于组织表面,然后侵袭种植。涉及粘附分子(如:钙粘素-E、N、CD_(44)、CD_(44v3)、CD_(44v6)等)作用和基底膜成分的局部降解(如:MMP、PA、组织蛋白酶D等)。内膜间质细胞和腺细胞以及雌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10.
微小RNA(miRNA)是含有19~22个核苷酸序列的短链非编码RNA,调控内源性基因的转录后表达。随着miRNA在生殖领域不断被发现,miRNA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调控因子越来越受到关注。miRNA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后水平,调控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并参与控制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卵巢功能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卵巢早衰(POF)均会发生miRNA调控异常。除此之外,miRNA还通过调节目标基因的表达决定胚胎的整倍体性及胚胎发育的命运。miRNA对于维持子宫内膜容受性非常重要,miRNA的异常表达会导致子宫内膜种植窗的偏移,从而导致胚胎种植失败。对miRNA在生殖调节中作用的了解,有助于发现新的预测体外受精成功率的生物指标和靶向治疗的位点,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武泽  李蓉  乔杰 《生殖与避孕》2011,31(8):538-543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妊娠建立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超生理水平的内分泌环境可能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子宫动脉及内膜下血流、子宫内膜胞饮突、外周血雌孕激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细胞黏附分子(CAMs)、Wnt信号转导系统、选择素、钙黏素、黏蛋白(MUC-1)、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集落刺激因子(CSF-1)、同源框基因(Hox基因)、骨桥蛋白、补体衰变加速因子、生长停滞和DNA损伤诱导蛋白、载脂蛋白D、Dickkopf/DKK1、单胺氧化酶A、白介素-15、促分裂活化蛋白激酶5、olfactomedin相关的雌激素受体位点蛋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分子标志物能成功地运用到临床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因此,寻找潜在的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2.
子宫异位内膜的种植和发展必须依赖足够的血供,新生血管形成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的基本条件。在众多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因子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起到了关键调节因子的作用。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该因子及其受体有表达,且受卵巢激素的调节。在EMs中,该因子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异位内膜的增殖、黏附和血管生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LN  Qiao J  Li R  Hu W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5):298-301
目的研究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基因表达。方法9例PCOS患者(PCOS组)及7例非PCOS因男方原因不孕者(对照组)行阴道超声监测结合血清激素测定确定排卵时间,于种植窗口期对两组妇女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提取cDNA,其中6例PCOS患者应用含有21571个基因序列的寡核苷酸芯片进行扫描,经过分析后得到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与对照组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另外3例PCOS患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基因的表达。结果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16个,占全部表达基因的比例为1.23%(116/9421)。PCOS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表达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占0.12%(11/9421);表达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占1.11%(105/9421),其中,MMP-26在基因芯片中表达下调10.6倍。与对照组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比较,3例PCOS患者子宫内膜MMP-26基因的相对表达率(Ratio值)分别为0.31、0.11和0.05。结论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MMP-26基因表达下调,提示PCOS患者存在子宫内膜容受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肿瘤的发生是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细胞周期调节紊乱及细胞异常增殖均可导致正常子宫内膜细胞的恶性转化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选取具有代表性基因标记物--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抑癌基因(PTE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综述三者在子宫内膜细胞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不明原因不孕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局部调节失衡,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是不明原因不孕的病因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子宫内膜种植窗口期整合素αvβ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比较两者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将MMP-9、整合素αvβ3确定为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评估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反复种植失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种植失败(RIF)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ART)发展的难题,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RIF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日益受到生殖医学界的关注。本文从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价常用临床方法到宫腔镜治疗宫腔结构异常、子宫内膜机械性损伤、调节母-胎免疫容受性、药物抑制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等方面,对RIF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与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传统的病因学说包括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以及后来的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等。其中以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最为人们所公认。虽然这些学说解释了一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但难以解释其全部现象。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学  相似文献   

18.
uNK细胞在早孕蜕膜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尧芳  黄薇 《生殖与避孕》2007,27(10):667-671
胚胎种植于子宫内膜是人类妊娠的关键步骤,血管生成/重建是胚胎种植过程中子宫内膜蜕膜化的一个重要变化,但参与调节的因素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对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细胞)的研究表明,其通过细胞因子对血管生成/重建具有重要作用,而其本身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调节。本文就对uNK细胞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调节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自然妊娠还是辅助妊娠,在早期妊娠阶段,适当的子宫收缩有利于受精、胚胎着床和妊娠的维持。早期妊娠阶段的子宫收缩主要由类固醇激素(雌激素和孕酮)控制,此外还有大量因子(前列腺素、松弛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调节子宫收缩。此期子宫异常收缩则可能引起异位妊娠、流产、伴随痛经的逆行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本文主要介绍子宫肌层在早期妊娠中的收缩、调节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Glycodelin是子宫内膜合成的一类疏水糖蛋白,其表达及分泌受多种因素的调节。近年来,子宫内膜源性glycodelin在免疫调节,胚泡种植,不孕不育等方面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就此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