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孕妇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孕妇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探讨与UU、CT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门诊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待产的正常孕妇132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母体血清中的抗UUIgG和抗CTIgG抗体。结果(1)孕妇抗UU IgG抗体检出率为17.42%,抗CT IgG抗体检出率为38.63%;不同孕周、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的孕妇其血清中UU IgG、CTIgG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2)随着孕次的增加,UU IgG的阳性检出率显著增加;(3)自然流产次数与UU IgG的阳性检出率呈正相关;(4)曾患宫颈炎、阴道炎的孕妇CT IgG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结论(1)孕妇年龄、不同孕周、不同文化程度与职业不应视为UU、CT感染的危险因素。(2)UU的感染与孕次呈正相关。(3)UU是引起自然流产、CT是引起先兆流产的危险因素。(4)宫颈炎、阴道炎是导致CT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孕妇弓形虫近期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5829名孕妇静脉血标本进行了弓形虫IgM抗体检测。结果在5829名孕妇中检测出弓形虫IgM抗体阳性标本68例,阳性率为1.17%。结论孕妇为弓形虫易感人群,故弓形虫IgM抗体检测应作为孕前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日照市5000例孕妇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结果分布情况,分析其与孕妇年龄及孕周的关系,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因故在本院行NIPT的5000例日照市孕妇临床资料,分析其在染色体疾病{三体综合征(21/18/13)、性染色体及其它染色体异常}中的检测情况及准确度,同时分析其与孕妇年龄及孕周的关系,并分别探讨导致常见常染色体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 5000例NIPT孕妇中高风险检出率为0.84%(42/5000),以三体综合征检出多见,孕妇年龄不同,其高风险检出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岁孕妇中高风险检出率最高;但孕周不同,其高风险检出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和其它染色体异常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00%、54.55%、50.00%、50.00%和0%,五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孕妇年龄≥35岁、孕前半年曾居住新装修房及孕妇职业长期接触含苯有机溶剂是导致胎儿唐氏综合征和爱德华氏综合征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P0.05)。结论 NIPT以三体综合征检出为主,阳性预测值高,孕妇年龄及生活环境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优生优育五项检测的应用价值及结果.方法: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受TORCH检测的2048例女性,分析TORCH检测结果.结果:2048名女性中,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IgM)检出9名阳性,占比0.44%,弓形虫IgM抗体(TOX-IgM)检出5名阳性,占比0.24%,风疹病毒IgG抗体(RV-IgG)检出1984名阳性,占比96.88%,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IgG)检出1855名阳性,占比90.58%,弓形虫IgG抗体(TOX-IgG)检出96名阳性,占比4.69%;不同年龄TORCH检测结果中TOX-IgM、CMV-IgM、CMV-Ig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TORCH检测结果中TOX-IgG、RV-IgG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25-34岁女性TOX-IgG阳性低于<25岁女性,RV-IgG阳性高于<25岁女性.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优生优育五项检测有利于了解育龄期女性对TORCH免疫情况,有效筛查高危孕妇,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的影响,为产前预防弓形虫感染新生儿出生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对我院就诊弓形虫抗体IgM阳性发现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与为感染孕妇间妊娠结局的差别。结果孕早期弓形虫抗体IgM阳性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及孕早期对弓形虫抗体的筛查,必要时终止妊娠,对于优生优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组弓形虫P30抗原诊断弓形早病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重组弓形虫P30抗原(rP30)对弓形虫病的诊断价值。将rP30包被于酶标反应板微孔,用常规ELIS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4例染色试验阳性血清,抗-rP30IgG全部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27例虫体IgG/IgM抗体阳性血清中,22例rP30I-ELISA阳性,符合率为85.2%;100例门诊病人和50例献血员血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和8.0%。说明rP30检测弓形虫病患血清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望替代天然的弓形虫抗原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温州市区育龄妇女孕前巨细胞病毒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育龄妇女孕前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状况。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6日参加温州市龙湾区免费孕前优生筛查的妇女血标本286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CMV IgG/IgM抗体;HCMV IgM抗体阳性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HCMV DNA载量;HCMV IgG/IgM抗体双阳性标本,采用尿素变性结合ELISA技术检测IgG抗体亲和力指数(AI)。结果 2869份孕前妇女血清中HC-MV IgG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7.77%(2805/2869),HCMV 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77%(22/2 869),IgG/IgM抗体均阳性检出率占0.17%(5/2 869);22份HCMV IgM阳性标本中,血HCMV DNA阳性检出率为68.18%(15/22);5份HCMVIgG/IgM双阳性标本中,检出低亲和力IgG抗体1份,中等亲和力IgG抗体2份,高亲和力IgG抗体2份。结论温州市区育龄妇女孕前HCMV IgG抗体阳性率高;对HCMV IgM抗体阳性孕前妇女应进行多指标检测以判断HCMV感染的状态,为减少出生缺陷、做好优生优育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有效的产前筛查模式,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方法对孕妇进行早中孕联合序贯筛查,孕早期检测项目为NT值、Free-β-HCG、PAPP-A,孕中期检测AFP、Free-β-HCG、uE3,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相关信息,综合计算给出一个风险值。结果早中孕联合序贯筛查307例孕妇,检出DS高风险人数7例,ES高风险人数1例,NTD高风险人数2例,经羊膜腔穿刺,细胞培养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21-三体综合征2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经B超检查确诊NTD 1例。假阳性率DS:1.62%(5/307)、ES:0、NTD:0.32%(1/307),检出率均为100%。结论孕早期孕中期联合序贯筛查效果好,假阳性率低,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9.
酶联免疫法检测孕妇及胎儿脐血TORCH在产前诊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应用酶联免疫法对13300例孕8-34周的孕妇血清进行风疹、巨细胞病毒及弓形虫IgM检测。经两次确疹为阳性者于孕24周后抽胎儿脐血及出生后留新生儿脐血检查对应病原体IgM以及追踪婴儿生长发育情况至1^ 岁。从而分析妊娠感染致畸因子其预后情况,提示13300例受检孕妇风疹IgM( )191例占1.44%,其中175例接受产前诊断;胎血风疹IgM( )11例占6.28%;孕妇巨细胞IgM( )306例占2.3%,其中262例接受产前诊断查出胎血细胞IgM(+)5例占1.9%;孕妇弓形虫IgM(+)146例占1.1%,其中12 3 例产前诊断查出胎血弓形虫IgM(+)6例占4.9%。  相似文献   

10.
洛阳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的检测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探讨孕妇弓形虫感染在我地区流行情况 ,提高该病的防范意识 ,保障母婴健康 ,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收集洛医附院妇科门诊孕妇 4 6 2例及在该院分娩的婴儿脐血 36份 ,引流产分泌物 2 4份 ,采用ELISA法检查弓形虫IgM抗体 ,采用PCR技术测检弓形虫DNA ,同时对弓形虫感染阳性的孕妇作跟踪治疗。结果 孕妇外周血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为 4 2 % ,而异常妊娠孕妇IgM抗体阳性率为 11 11% ,与正常妊娠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孕妇弓形虫DNA检查异常妊娠史的孕妇外周血弓形虫DNA阳性率为 2 2 2 0 % ,引流产物DNA阳性率为 8 33%。结论 弓形虫病是一种重要的围产期寄生虫病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母婴的身体健康。该病可能与动物接触和食肉习惯有关 ,建议基层工作中把弓形虫病检查作为妊娠妇女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妇女体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以及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产前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463例孕妇(孕周12~24周),采用化学发光法(CIA)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以TPOAb值9IU/ml为正常范围,根据TPOAb测定结果,将463例孕妇分为阳性组53例,和阴性组410例。结果 53例TPOAb阳性的孕妇,其中有5例TSH异常(9.43%),410例TPOAb阴性的孕妇,其中12例TSH异常(2.92%),其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O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明显增加,TPOAb阳性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大连地区育龄妇女血清中TORCH抗体,对其感染的阳性率进行调查,为本地区孕妇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6408例在我院进行孕前筛查和孕12周前普查妇女血清的TORCH抗体。结果 TORCH-IgM抗体总阳性率达16.3%,其中单纯疱疹病毒(Ⅰ+Ⅱ)感染阳性率为9.5%,IgG类抗体中CMVIgG的阳性率最高达86.4%。结论大连地区孕前及孕中期妇女TORCH感染率较高,应积极进行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做好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用于检测弓形虫抗体的改良凝集试验(MAT)、用MAT、间接血凝试验(IH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动物和人的血清进行检测,比较阳性检出率与符合率,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AT和IHAT、MAT与ELISA检测动物和人血清的阳性检出率都无显著差异(P>0.05).MAT与IHAT检测动物血清的总符合率为78.7%(59/75),检测人血清的总符合率为81.6%(71/87);MAT与ELISA检测动物血清的总符合率为74.0%(54/73),检测人血清的总符合率为79.3%(69/87).应用配对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显示MAT与IHAT、MAT与ELISA检测的结果一致.因此,检测弓形虫抗体的MAT与IHAT和ELISA具有良好的符合性,这3种方法都能用于弓形虫抗体的常规普筛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宫内感染与不良孕产史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为探讨不良孕产史与胎儿宫内弓形虫感染的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孕中期羊水标本进行弓形虫检测.结果实验组259例,检出阳性52例,阳性率为20.08%(52/259);对照组290例,检出阳性9例,阳性率为3.10%(9/29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不良孕产史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比非异常妊娠史者高,表明有不良孕产史者与弓形虫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HBIG联合HBVac阻断HBV宫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效果.方法对30例HBsAg阳性孕妇从孕20周开始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另23 例未行注射的HBsAg阳性孕妇作对照.采用敏感特异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结果阻断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10%(3/30)和34.8%(8/23),二组差异显著,而PBMC中HBV DNA检出率二组无显著性差异;阻断组孕妇血清 HBV DNA水平下降率38.5 %(10/26),而对照组10.5%(2/19),差异显著, PBMC中HBV DNA水平二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多次联合注射HBIG 和 HBVac 可有效降低孕妇体内HBV DNA水平,从而降低HBV宫内感染率,但对孕妇PBMC中 HBV 影响不大, 并不降低新生儿 PBMC 中HBV 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早期行生育相关病原体检测结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期保健提供参考,提升优生优育保健服务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于孕早期(孕周≤6w)建档行孕期保健的1077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均于孕早期行优生优育病原体筛查:血IgM、IgG、血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单纯疱疹病毒-I(HSV-I)、单纯疱疹病毒-II(HSV-II)、宫颈人乳头状瘤病(HPV-DNA)、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核菌素(PPD)、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BV)、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查。选择同期在我院建档行孕期保健的孕妇847位(孕周≥14w)设为对照组,此组孕妇未行上述病原体检查。分析研究组孕妇早期优生优育病原体检测结果,病原体阳性孕妇按照孕期保健规范予以相应处理。比较两组孕妇及胎儿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共检出病原体阳性397例,阳性检出率36.86%。病原体以轮状病毒(RV)、HSV-I、HSV-II、巨细胞病毒(CMV)、HPV为主,其次为HBV、弓形虫(TOXO)。对症处理后终止妊娠15例,其余均于观察下继续妊娠。研究孕妇妊娠结局不良11例占1062例孕妇的1.04%,胎儿妊娠结局不良14例,占1.31%。对照组孕妇妊娠结局不良19例占1.79%,胎儿妊娠结局不良21例占2.48%。研究组孕妇和胎儿妊娠结局不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行优生优育病原体筛查,可为孕期保健措施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提升母婴安全,提升优生优育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弓形虫感染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感染弓形虫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进行弓形虫抗体IgM检测 ,比较正常孕产组与异常孕产组感染弓形虫抗体IgM阳性率之差异 ,比较孕妇IgM阳性组与IgM阴性组的不同妊娠结局分布。结果 :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的正常孕产组与异常孕产组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弓形虫IgM阳性组孕妇出现低体重儿、早产显著高于阴性组孕妇 ,P <0 .0 5 ,IgM阳性组孕妇出现的畸形儿及不良结局小计显著高于阴性组孕妇 ,P <0 .0 1。结论 :提示孕妇感染弓形虫与异常生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早期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筛查的重要性。方法以TSH值0.25~4.00μIU/mL为正常范围,根据TSH测定结果,将393例孕妇(孕周16~24周)分为甲状腺功能紊乱组141例,非甲状腺功能紊乱组252例。采用免疫放射法(IRMA)检测血清TSH,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TPOAb。结果甲状腺功能紊乱组TPOAb阳性率高达75.18%,非甲状腺功能紊乱组TPOAb阳性率达17.06%;149例TPOAb阳性的孕妇,其中有52例TSH异常(34.90%),244例TPOAb阴性的孕妇,其中23例TSH异常(9.43%)。结论 TPOAb阳性的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明显增加,TPOAb阳性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有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完善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胎儿Down综合征的方法,增加检出率,有效减少假阴性及假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16636名孕中期(14-20w)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及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浓度;应用专用软件综合评价妊娠Down综合征胎儿的风险度。结果孕14-20w孕妇血清AFP浓度随孕周的增加而迅速增加,β-hCG浓度随孕周的增加而迅速降低。1005例(6.0%)为Down's综合征高危妊娠,诊断妊娠染色体异常胎儿15例,漏检3例。妊娠染色体异常胎儿检出率83.3%。筛查假阳性率5.9%。结论孕中期应用ELISA法筛查Down综合征筛查效果满意。应注意孕周的核对以及筛查截断值的确定,制定良好的筛查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早中孕期血清学B超联合序贯筛查与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对21-三体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ES)、开放性神经管缺陷(NTD)的筛查效能,以形成有效的筛查模式,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方法对同意进行唐氏筛查的孕妇,依不同孕周随机分为早中孕期联合序贯筛查组,中孕期血清筛查组。对早中孕期联合序贯筛查组孕妇孕早期B超测胎儿NT值,核对孕周,抽血查Free-β-HCG、PAPP-A,孕中期抽血查AFP、Free-β-HCG、uE3,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人种等相关信息,综合计算给出一个风险值。对中孕期血清筛查组孕妇同样B超核对孕周,但没有NT值的测量,抽血查AFP、Free-β-HCG、uE3,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人种等相关信息,计算风险值。结果早中孕期联合序贯筛查307例孕妇,检出DS高风险7例,ES高风险1例,NTD高风险2例,经羊水细胞培养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DS2例,ES1例,经B超确诊NTD1例;同期中孕期血清筛查508例孕妇,检出DS高风险43例,ES高风险1例,NTD高风险4例,经羊水细胞培养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DS1例,经B超确诊NTD1例。结论两种方法对照检出率均为100%,但早中孕期血清学B超联合序贯筛查,阳性预测值高,假阳性率低,是更有效的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