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产地楮实子生物碱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楮实子生物碱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酸性醇回流法提取了楮实中的总生物碱,依照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410 nm波长下测定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取得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和回收率(98.52%),RSD为0.91%。不同产地的楮实子药材中所含生物碱的含量为7.98 mg/g至23.53 mg/g不等。结论楮实子生物碱含量显示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0个不同产地楮实子的乙醇、水提物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并按中国药典部分质量标准对不同产地的楮实子进行质量比较。方法:采用不同产地的楮实子醇、水提取物对大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抑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对不同产地的楮实子的灰分及提取物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产地楮实子的抗氧化能力差别较大,其中安徽、山西和广西产的楮实子抗氧化能力最强,灰分含量以山东、浙江和广东三产地的较好。结论:不同产地楮实子的质量有很大差异,其提取物有较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建议中国药典再版时收栽楮实子提取物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鳖甲药材的鉴别特征。方法依据形态学特征对不同产地鳖甲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运用紫外光谱法对不同产地鳖甲药材进行光谱鉴别。结果不同产地鳖甲药材的鉴别特征明显不同。结论对鳖甲药材的应用和鳖甲质量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节裂角茴香的定性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等方法对其定性。结果:不同产地的节裂角茴香药材均具有相同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能检出原阿片碱的特征斑点。结论:建立的定性分析方法对节裂角茴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的西红花药材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储藏年份以及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的西红花药材,对其进行质量考察,主要包括药材鉴定和含量测定。结果 随着储存年份的延长,西红花药材有不同程度的褪色情况,且西红花总苷含量呈降低趋势;比较不同产地的西红花药材,结果发现,建德、上海产的西红花药材西红花总苷含量大于10%,国外的西红花药材部分批次没有达到药典要求。结论 随着保存年份的增加,西红花药材的外观性状以及西红花苷含量会有较大改变,采取特殊的保存措施能抑制其含量的降低;且不同产地的西红花药材中西红花苷含量也不同,国产药材西红花苷含量较高,可能与加工和保存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的人参理化及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种植人参中理化性质和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的差异。方法分别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对人参性状、理化鉴别、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人参中人参Rg1与Re含量均较高,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普遍较高。结论不同产地人参理化分析,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有一定的差异,应注意种植和生长环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红花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研究不同产地红花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产地红花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红花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仍有少数产地的药材指纹图谱中有明显差别。结论采用RP-HPLC方法控制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用于红花的质量评价切实可行。不同产地红花药材化学组成相似,其相对比例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两种不同产地的中药材防风进行鉴别对比研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分别从药材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功效应用等方面对不同产地的防风进行鉴别。结果:黑龙江产的防风与内蒙古产的防风各项指标相似。结论:两种产地的防风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入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槐米药材产地鉴别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涡旋混合方法,将槐米药材粉末和辅料制成半固体凝胶状样品,并对药材粉末中花粉粒、非腺毛和导管进行显微观察、计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样品的花粉粒或非腺毛会存在差异性。结论:多指标计量方法能较全面反映不同产地槐米的显微特征的异同,可作为槐米药材产地鉴别和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五个苦参主产地的药材进行考察对比,以考察其采摘季节及不同产地的成分和性状的差异。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苦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药典方法进行了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定。结果:五个产地春、夏、秋三个季节采收的苦参总生物碱含量无显著差异;发现槐定碱呈现地区差异。山海关为分界线,东北地区(含内蒙的东北部)苦参药材不含槐定碱,黄河流域苦参药材含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为共性成份,且相对含量一致,以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较高;性状及显微鉴定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生品及醋炙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5个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7 nm,柱温:30℃。结果:5种被测木脂素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9.1%,101.8%,99.2%,101.2%,RSD分别为1.17%,0.80%,1.65%,1.49%,0.87%(n=6)。结论:该方法分离效率高,重复性好,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青果与西青果两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8∶18∶5∶5)为展开系统,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对两种药材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两种供试品均显色明显,分离度良好,分离斑点清晰,青果显色6个斑点,西青果显色8个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青果与西青果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木瓜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建立木瓜薄层色谱鉴别的专属性方法。方法采用三氯甲烷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样品,硅胶G板分离鉴别木瓜中三萜类成分,采用石油醚(60~90℃)超声提取,弃去石油醚液,残渣挥干,用乙醇超声60 min处理样品,聚酰胺薄膜-微乳液展开剂分离鉴别黄酮类成分。结果薄层色谱检出木瓜中三萜、黄酮类组分群,色谱斑点清晰,均能有效提供木瓜的鉴别特征。结论建立的两种薄层鉴别方法简便、重现,专属性强,其中通过三萜类成分鉴别木瓜更具有应用性。本研究为完善木瓜薄层鉴别方法提供了实验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栀子药材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5℃,并进行数字化评价。结果建立了栀子HPLC指纹图谱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指纹图谱中共有峰9个,并指认了3个色谱峰,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8以上。结论建立的栀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可对栀子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信息进行全面反映,适用于栀子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木瓜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鉴别木瓜及其伪品。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种之间有不同距离而分不同的类别。结论 :初步判别木瓜的真伪优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稻芽3种炮制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方法:运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在488 nm处测定稻芽3种炮制品中还原糖的含量.结果:生稻芽、炒稻芽及焦稻芽中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为3.73%、1.29%和0.30%.结论:随着炮制加热程度的增加,稻芽的还原糖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完善参茸天麻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药味天麻、枸杞子、何首乌、人参和五味子展开鉴别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结果:经实验建立薄层色谱方法能清晰并有效的鉴别天麻、枸杞子、何首乌、人参和五味子药材,阴性无干扰;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天麻素在9.76~97.6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396X-804.79,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加标回收率为100.2%,RSD为1.1%(n=9)。结论:定性、定量方法准确、简单,能有效控制参茸天麻药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泽漆药材FTIR的鉴别分析方法。方法:对不同产地泽漆的不同部位进行红外光谱指纹鉴别,进行相似度计算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泽漆的不同部位红外吸收峰的峰数、峰位、峰形,峰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结论:首次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泽漆进行了快速分析,泽漆粉末的红外指纹光谱鉴定法可用于泽漆药材的鉴别,并为甘肃地区产泽漆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提高伤风咳茶的质量标准,建立菊花的薄层色谱鉴别和连翘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伤风咳茶中菊花药材的绿原酸;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连翘中的连翘苷含量。结果鉴别方法:薄层斑点清晰,专属性和重复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连翘苷在0.02466~0.78896m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连翘苷的回收率为99.88%。结论定性、定量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控制伤风咳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中药水红花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水红花子进行性状和理化鉴别,对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薄层色谱鉴别证实水红花子醋酸乙酯萃取液中含槲皮素,HPLC测定槲皮素含量的方法重复性好,可靠性强。结论:可为水红花子的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