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李飞  刘晓妍  陈红君  余自成 《中草药》2018,49(24):5803-5811
目的为解决白藜芦醇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研制白藜芦醇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脂质粉雾剂。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DPPC脂质体,冷冻干燥得粉雾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并对其粒径、包封率、电位、体外释放及肺部沉积进行研究。采用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活性评价并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DPPC与胆固醇的质量比3∶1、药物与DPPC的物质的量比1∶3、水化时间15min、甘露醇与DPPC质量比2∶1制备得到白藜芦醇DPPC脂质粉雾剂,其包封率为(69.8±1.6)%,载药量为(2.4±0.9)%,粒径为(191.5±4.5)nm,Zeta电位为(12.4±1.5)m V。粉雾剂的空气动力学粒径为(3.2±0.2)μm,体外肺部沉积率为28.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评价,测得白藜芦醇原料药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链球菌均无抗菌活性,而白藜芦醇DPPC脂质粉雾剂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0、2.0mg/mL。结论制备的白藜芦醇DPPC脂质粉雾剂粒径小、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肺部沉积率高,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有望成为替代传统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的理化性质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考察其吸湿性及临界相对湿度;观察其粒径分布、粉末形态;热重(TGA)法测定其水分;检测其排空率和沉积率;对制剂进行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以考察其稳定性。 结果 所得扎那米韦制剂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7%,平均空气动力学径小于5 μm,样品所含水分小于5%,排空率均大于90%,肺部沉积率均大于30%;稳定性实验中各指标在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 结论 所制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适合肺部吸入给药,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姜制黄连炮制前后的"谱-效-性"关系,阐明不同姜汁炮制黄连的作用差异。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将不同姜汁炮制黄连对其药性和药效作用参数进行转换,将姜黄连炮制前后的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分别和药效指标、药性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姜黄连炮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均为9个,生姜汁制黄连中盐酸药根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4种成分的含量均高于生黄连和干姜汁制黄连,干姜汁制黄连中盐酸巴马汀的峰面积低于生黄连和生姜汁制黄连。生姜汁制黄连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止呕和抑制胃黏膜损伤方面作用更强,干姜汁制黄连对白色念珠菌和改善胃肠动力方面作用更加明显,干姜汁制黄连降低寒性作用优于生姜汁制黄连;这些作用与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等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相关。结论:研究结果与姜制黄连"缓寒,增强清胃和胃止呕"的传统理论相一致,采用不同姜汁炮制黄连会使物质群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药效和药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梁晓光  吴飞  王优杰  富臻  王源  冯怡  梁爽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7):3326-3329
对代表性苦味中药黄连进行色谱分离,得到小檗碱(berber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groenlandic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corydaldine和阿魏酸甲酯(ferulic acid methylester)7种化合物。对其中的6种生物碱进行电子舌苦度评价及抑菌活性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具有明显苦度的小檗碱,非洲防己碱,groenlandicine,药根碱同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而苦度较小的木兰花碱,corydaldine则没有抑菌活性;苦味化合物苦度与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3,0.911。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黄连中苦味化合物的苦度与抑菌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并进一步证实苦味化合物应为苦味药中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莹  贾兰  张晓喻  胡慧玲  郭欣悦  王战国 《中草药》2022,53(16):5066-5073
目的 通过比较大黄素以及配伍泻心汤药效成分(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前后在正常和抗生素致菌群紊乱大鼠中的药动学差异,揭示肠道菌群对泻心汤药效成分大黄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ig混合抗生素建立菌群紊乱大鼠模型,经高通量16S rDNA测序技术进行模型评价。采用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法处理血液样品,通过血液中总大黄素质量浓度表征大黄素的体内药动学特征。通过比较正常和抗生素致菌群紊乱大鼠中大黄素及其配伍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前后的药动学差异特征评价肠道菌群对泻心汤药效成分大黄素药动学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单独ig大黄素,菌群紊乱大鼠中大黄素在0~12 h内基本无吸收,即在0~12 h内生物利用度极显著降低;大黄素配伍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后,菌群紊乱大鼠中大黄素在0~12 h内生物利用度仍然显著降低。与单独ig大黄素相比,大黄素配伍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后,菌群紊乱大鼠模型中大黄素在0~12 h内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升高;然而,正常大鼠中大黄素在0~12 h内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降低。结论 大黄素单独给药或配伍泻心汤药效成分后在菌群紊乱大鼠模型中药动学均显著改变,表明肠道菌群能够显著影响泻心汤药效成...  相似文献   

6.
黄连多糖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扩散法研究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并选用黄连水提液和盐酸小檗碱作为对照。结果黄连水提液和小檗碱对菌体均有抑菌效果,黄连水提液的抑菌效果尤为明显;黄连多糖没有抑菌作用。结论黄连多糖在体外条件下,不具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治痢片及盐酸小檗碱的体外抗菌作用及盐酸小檗碱和空白(治痢片中盐酸碱小檗碱以外的药物)的交互作用对治痢片抗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和药物交互作用定量法。结果:治痢片和盐酸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在所选用的痢疾杆菌中,治痢片对痢疾志贺菌Ⅱ型的抗菌作用最强。盐酸小檗碱与空白的交互作用导致治痢片抗菌作用降低。结论:增加治痢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对空白应进行有效成分提取、精制,再做成缓释剂以降低对盐酸小檗碱的干扰,可提高治痢片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在大鼠体内的释药行为,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特性.方法:分别将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Φ=3 mm)和盐酸小檗碱混悬液大鼠灌胃给药,以巴马汀为内标,采用HPLC分别测定大鼠血浆和各段胃肠道组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析22 h内各时间点药物在胃肠道组织中的分布和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药物的相对靶向释药指数(DDI).结果:盐酸小檗碱在血浆和胃肠道组织中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40 mg·L-1(r>0.998)和0.05 ~10.0mg·L-1(r >0.999);复方结肠定位片组药物释放行为具有明显的时滞,药物主要分布于大鼠盲肠和结肠组织,结肠组织的Cmax和AUCo-22 h分别为混悬液组的3.1,3.6倍,大鼠胃、近端小肠、远端小肠、盲肠和结肠组织的DDI值依次为0.00,0.23,1.17,2.36,8.55.结论: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连药材提取物及黄连、肉桂药对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组织样品中的盐酸小檗碱.结果:两种提取物以等剂量灌胃后,相同时间点在组织中,大鼠体内黄连、肉桂药对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大于黄连药材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结论:在小肠、大肠、胃、肝、肺、脾、睾丸、心、肾、子宫、胰组织中都能检测到小檗碱,特别是胃肠道系统中的组织浓度较高,表明小檗碱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0.
黄连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转化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黄连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4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转化。方法:大鼠分别灌胃黄连总碱、小檗碱,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的血浆、组织、胃肠道中黄连4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出现2个峰值,达峰时间分别2,5h,其中血药浓度分别为Cmax3.7,2.8mg.L-1;小檗碱在大鼠血液中可以转化为药根碱;给大鼠灌胃黄连总生物碱后,小檗碱在大鼠胃中的浓度单调下降,而黄连碱、巴马汀和药根碱逐渐增加,表明在大鼠的胃中小檗碱可转化为药根碱;小檗碱和巴马汀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肺部,其次分布在肝脏中,而药根碱和黄连碱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肝脏中,其次分布在肺部。结论:小檗碱可以转化为药根碱,根据胃肠道推进实验部分解释了小檗碱在血液中出现2次峰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技术的发展、体检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人们对其也越来越重视。肺结节被认为是早期肺癌表现形式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影像随访的方式,过程漫长,易造成患者焦虑情绪,而中医药在临床治疗肺结节具有一定的优势。孙增涛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指出“肺阳虚”是肺结节发生发展重要原因。文章通过查阅总结“肺阳虚”“肺结节”的相关文献,对孙增涛教授治疗“肺结节”经验总结,分析探讨他基于“肺阳虚”理论治疗“肺结节”的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肺结节提供理论依据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袁琛  朱振刚 《天津中医药》2021,38(8):1018-1021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恶化的肺部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基于三焦理论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认为三焦失司是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演变、转归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疏利三焦、扶正培元的治疗原则,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医学认为“虚、痰、瘀”是其核心病机,而宗气的盛衰贯穿其病机演变全程。培土生金法为宗气理论治疗COPD的代表性治法现已广泛用于COPD的临床治疗。西医证实线粒体功能和形态障碍是COPD病理及病理生理学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机制。文章从“虚、痰、瘀”与线粒体功能的内在关系出发,探讨宗气理论和培土生金法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刘双月  邵磊  郭琦  郝佳  李伟红  许涛 《中草药》2022,53(2):461-469
目的 研究地龙提取物对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肺动脉高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地龙提取物组及地龙提取物组,给予地龙提取物干预后,采用颈静脉插管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计算右心室肥大指数;分离肺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血管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唐古特红景天95%乙醇提取物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生理盐水组、低氧+低剂量药物组(1.25 g.kg-1.d-1)、低氧+高剂量药物组(2.5 g.kg-1.d-1)5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置于低压氧舱内(模拟海拔4 500 m的高原环境),每24 h开舱0.5 h进行灌药等处理,连续30 d。检测各组大鼠的肺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室肥厚指数;光镜观察直径50~100μm的肺动脉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肺组织内皮素-1(ET-1)和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清ET-1和eNOS蛋白的含量。结果:与低氧对照组和低氧生理盐水组相比,高剂量唐古特红景天干预,具有以下药理作用:①降低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P<0.01);②减轻大鼠肺动脉的肌化程度(P<0.05);③降低大鼠肺组织ET-1 mRNA表达,上调大鼠肺组织内皮细胞(eNOS)mRNA表达(P<0.05);④降低大鼠血清ET-1蛋白的含量,上调大鼠血清内皮细胞eNOS蛋白的含量(P<0.05)。结论:唐古特红景天对于HPH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药理作用机制与上调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ET-1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玉屏风散加味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为玉屏风散加味方治疗COPD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通过气管滴注脂多糖(LPS)加烟熏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玉屏风散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4.644,9.288,27.864 g·kg-1·d-1),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每组3种细菌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观察右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气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含量明显升高(P0.05),右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右肺组织慢性炎症细胞增多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散加味方低、中剂量组的流感嗜血杆菌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玉屏风散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右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结论:玉屏风散加味方对COPD大鼠气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含量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低剂量组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是其治疗COPD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中和”思想是阴阳平衡的文化基因和理论基础,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根本法则。以《周易》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出的“阳主阴从”的哲学观对中医学理论和温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陈文中为代表的儿科温补学派在继承“阳主阴从”思想的基础上力倡小儿阳气不足,主张临证之时扶助固养小儿阳气。肺系疾病是儿科常见疾病,当今由于苦寒之品、抗生素及激素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影响,小儿阳虚证尤为常见,故扶阳之法在肺系疾病的诊治中亟需重视。文章基于前人理论思想,浅析扶阳思想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喘嗽病等肺系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虫草菌粉中2种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敏  吕圭源 《中草药》2017,48(22):4791-4796
虫草菌粉是从新鲜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菌丝体经发酵培养而得,近年来因其显著的药理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虫草菌粉中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2种菌丝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二者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文献整理分析,以期为虫草菌粉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肺饮病病位在肺,涉及脾、肾、心等脏,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以肺阳亏虚为本,气、血、水紊乱为标,西医中的肺水肿即属于肺饮病范畴。肺水肿是指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大量肺毛细血管内的组织液经过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支气管内,使肺血管外液量增多,从而造成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的病理状态。中医在治疗上需要分清标本虚实,注重肺与其他脏腑联系,急性期以温阳利水、化痰理气为主,缓解期以温肺助阳、健脾益肾为主,突出“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用药应标本兼顾、补虚泄实,使得复杂病症得以合理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外实验,探究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黄酮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金莲花黄酮活性成分靶点,同时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肺纤维化的疾病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采用蛋白互作的方式,筛选金莲花黄酮治疗肺纤维化的核心靶点,并采用Metascape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A549细胞建立体外模型,对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2个金莲花黄酮活性成分、153个对应的蛋白靶点及1444个肺纤维化疾病靶点,合并后得到96个核心靶点。Metascape富集分析发现,金莲花黄酮抑制肺纤维化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受体配体活性调节等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涉及癌症途径、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响应途径等。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