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缬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缬草(Valeriana off ieinalisL.)属于败酱科(Vale6anaceae)缬草属(ValerianaL.)多年生草本植物。缬草内含有生物碱、缬草三酯、缬草烯酸和γ-氨基丁酸、精油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有效成分,因此在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调节循环系统、抗肿瘤、脏器保护和解痉等方面都能够发挥药理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缬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缬草镇静催眠的物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为败酱科缬草属植物,具有镇静催眠活性,在欧美国家广泛用于治疗轻中度失眠。其镇静催眠的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挥发油、缬草素类、黄酮类以及水溶性氨基酸成分等。挥发油的特征性成分有乙酸龙脑酯、缬草烯酸,缬草素类成分主要有缬草三酯、二氢缬草素和乙酰缬草素。缬草素类和挥发油类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黑水缬草药材中缬草烯酸和缬草素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5%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60%A→70%A;5~22 min,70%A→82%A;22~30 min,82%A→82%A;30~35 min,82%A→90%A),流速1 mL·min-1,采用切换波长法(268 nm检测缬草烯酸,255 nm检测缬草素),柱温35℃。结果:缬草烯酸、缬草素质量分别在0.0747~1.1952μg(r=0.9999)和0.0373~0.5971μg(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8%(RSD=1.3%),100.2(RSD=1.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为评价黑水缬草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者为进一步澄清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挥发油中的一些成分的药理性质,对四种纯的化合物[缬草烯醛(Valerenal)、缬草烯酸(Valerenic acid)、缬草酮(Valeranone)和异丁子香酚基—isovalerate]的烃组分、含氧组分和挥发油本身又进行了药理筛选。  相似文献   

5.
七种缬草属扣缬草三酯和乙酰缬草三酯含量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四川产缬草属植物(7种9个样品)中缬草三酯和乙酰缬草三酯的含量;λs=256nm,λR=345nm。7种缬草属植物中,唯蜘蛛香中含乙酰缬草三酯,所含缬草三酯也最多。  相似文献   

6.
缬草粉末系缬草细粉,不含草酸钙结晶和外来的淀粉颗粒,所含挥发油不少于0.3%,缬草烯酸(C_(15)H_(22)O_2)含量不少于0.04%。包装和贮存贮存于很好密闭、遮光、隔湿的容器中。标签依次注明拉丁双名、药典名和所含植物部位。美国药典参比标准〈11〉 USP 缬草粉末标准品和USP 缬草烯酸标准品。植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倪兰  陈磊 《海峡药学》2010,22(8):44-46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部位和采收期的缬草属植物中3种缬草素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RE—HPLC进行测定。结果缬草类生药蜘蛛香、缬草、宽叶缬草和黑水缬草之间缬草素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以蜘蛛香含量最高,缬草次之.宽叶缬草再次,黑水缬草含量最低。不同产地的蜘蛛香中缬草素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贵州贵阳蜘蛛香含缬草素类成分最高。不同产地的缬草中缬草素类成分含量差异也较明显,其中以重庆南川产缬草中含缬草素类成分最高。缬草属植物地下部分缬草素类成分含量比地上部分含量高。不同采收期蜘蛛香和缬草药材中缬草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蜘蛛香和缬草均以9月采收的药材中缬草素类成分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部位和采收期的缬草属药用植物中缬草素类成分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缬草属植物在全世界有广泛的分布,也是欧洲各国最古老的植物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缬草中的挥发油、缬草素和缬草烯酸类成分具有镇静安神作用,对失眠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该属植物还有扩张血管、抗菌等作用。就近年来对缬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缬草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世界缬草属Valeriana约有250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南美和北美中部。缬草也称为欧缬草或药用缬草,在欧洲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可作香料、药用及观赏。在欧洲及美国常被用于治疗轻、中度失眠。目前缬草提取物及其制剂在国际十分畅销,销售额列植物药前10名。缬草属作为药用植物,目前应用较多的有缬草(V.offieinalis.Linn)、蜘蛛香(V.jatamansiJones)、黑水缬草(V.amurensis Smir.ex Kom)、宽叶缬草(V.offieinalis Linn.var.1atifolia Miq.)等种。其中蜘蛛香在我国分布广,具有多年应用历史。曾被我国药典收载嘲,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除了上述4种作药用外.多数缬草属植物的根茎及发达的须根,含有类似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民间有作药用的历史。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对缬草属药用植物的生药学、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缬草属于败酱科缬草属(Valeriana L.)植物,全世界对缬草的研究方兴未艾。西方缬草制剂中,只用Valeriana Officinalis作原料。主要被用来镇静催眠。在化学成分方面,研究最充分的是缬草所含有的挥发油类,含单萜和倍半萜两类,其中倍半萜有镇静的生物活性。环烯醚萜类也研究得较多,其中缬草素被证明具有镇静活性。另外木脂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也有报道。药理活性有:镇静,抗焦虑,神经保护作用,抗癫,调节循环系统,抗抑郁,细胞毒和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解痉和抗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11.
本品由败酱科缬草 Valeriana officinalis L.的地下部分,包括根茎、根和生殖根组成。其所含挥发油和缬草烯酸(C_(15)H_(22)O_2)按干品计分别不少于0.5%和0.05%。包装和贮存贮存于遮光、隔湿的密闭容器内。标签依次注明拉丁双名、药典名和所含植物部位。美国药典参比标准〈11〉 USP 缬草粉末标准品,USP 缬草烯酸标准品。植物学特征外观根茎直立,长达5 cm,粗3 cm,呈完整的或纵向剖开的,颜色为浅黄灰色至浅灰棕色,基部较长或扁平,被与之结合的大量的根所覆盖;顶端因与地上部分脱离而形成杯状瘢痕,很少留有残茎;根茎纵切  相似文献   

12.
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 Stair.ex Kom)为败酱科(Valerianaceae)缬草属(Valeriana Linn.)多年生草本植物,现今,各国通用欧缬草作为广义种,缬草类药物在国外广泛应用,并且被收载于欧共体大多数国家药典中。黑水缬草挥发油的药理作用与欧缬草类同,是亚洲东部地区唯一可与欧缬草匹敌的缬草属植物。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对于综合评价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尚属空白。本课题作为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的一部分,对鸡西绿色中药材种植基地黑水缬草药材进行了质量分析,从栽培药材的质量人手建立了栽培黑水缬草药材的指纹图谱,论证了栽培品可以替代野生品,为黑龙江省黑水缬草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败酱科植物缬草用于治疗神经兴奋、胃肠道神经障碍和失眠症有300多年历史,虽然其疗效已被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所证实,但对其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曾有报道缬草的二氯甲烷提取物有很强的受体结合作用,本文将其二氯甲烷提取物进一步经硅胶柱层分离,石油醚/丙酮洗脱得六个部位,部位1为烃类,2为倍半萜醇和酮类,3为缬草三酯类,4为IVHD缬草三酯,5为缬草烯酸,6为极性化合物,将这六个部位,  相似文献   

14.
败酱科缬草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多数可作药用,根及根茎是主要入药部位。缬草属植物药用历史悠久,欧洲在16和17世纪时,多用作镇静剂和解痉剂以治疗精神紊乱性疾病(如癫痫、歇斯底里症等)、剧烈咳嗽、便秘等;1983年,缬草(V.officinalis L.)被列入《欧洲药典》用作镇静剂;在德国和荷兰,缬草的有效成分已经成为商品上市;  相似文献   

15.
《齐鲁药事》2005,24(9):543-543
缬草(Valerian),别名穿心排草、甘松,属败酱科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的根及根茎,原产于欧洲,我国湖北等西南地区有少量分布。缬草主要含环烯醚萜、倍半萜、生物碱和黄酮四大类型化学成分,其中缬草根含挥发油0.5~2%,主要成分为异戊酸龙脑酯;还含龙脑、缬草碱、缬草三酯、绿原酸等。缬草具有抗抑郁功能,镇静、安眠、抗惊厥等药理作用,其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也在研究之中。至今欧、美、俄在缬草资源的工业开发与利用上均获得成功,其胶囊剂、酊剂等多种剂型相继上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英国和日本,缬草作为天然镇静、解痛剂,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缬草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与开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纵览缬草属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缬草药物的开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缬草抗心律失常活性部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缬草抗心律失常的活性部位。方法:建立以氯仿诱导心律失常的小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予缬草不同的提取部位,以小鼠室颤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缬草提取物中水液部位和缬草油部位分别在5g(生药)·ml^-1和2.5g(生药)·ml^-1能显著降低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发生率,且水液部位的90%乙醇洗脱物和水洗脱物能显著降低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发生率(P〈0.05)。结论:缬草提取物中水液部位和缬草油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缬草属植物的生药学、化学、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缬草     
又名 Amantilla,All-Heal,Baldrian,Baldrianwurzel,Belgium Valerian,Common Valerian,Fragrant Valerian,Garden Heliotrope,Garden Valweian,Indian Valerian,Mexican Valwrian,Pacific Valerian,Valeriana,Valweianae radix,Valweiana rhizom,Valwriane。植物名 Valeriana officinalis,V.Jatamansii,V.wallichii,V.edulis,V.sitchensis.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药用部位是根。缬草具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抗惊厥和抗痉挛作用,还具降压和轻度止痛特性。缬草的药理作用主要归因于缬草三酯类(valepotriates)和挥发油,包括单萜(berne-  相似文献   

20.
缬草属常见药用植物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缬草属6种常见药用植物20个样品进行红外光谱鉴别研究。方法:对各样品粉末直接压片,采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缬草属不同种药用植物具有各自光谱特征,并根据相似情况明显分为三大类;种内样品间的光谱特征反映出成分稳定性和产地差异。结论:红外光谱是一种高效、快速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