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两种方法制备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温煎煮对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黄连解毒汤汤剂中小檗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法,比较GNG中药抽出机煎煮法与常压直火煎煮法制备的黄连解毒汤汤剂中小檗碱含量的差异。结果:GNG中药抽出机制备的黄连解毒汤汤剂中小檗碱含量明显小于常压直火煎煮法,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含小檗碱成分的中药不适合采用GNG中药抽出机煎煮制备。  相似文献   

2.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传统中药,主要含有小檗碱等成分。常用的方法有酸水法,醇提法,超声波法,微波法。本文对近年来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和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黄连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席国萍  宋国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01-2903
目的:比较大孔吸附树脂和液液萃取两种方法对黄连小檗碱的纯化效果,为开发利用黄连小檗碱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和液液萃取两种方法.结果:以标准品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大孔吸附树脂在产品重量和产品中小檗碱含量方面均明显高于液液萃取,其中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连小檗碱有较好的纯化效果,产品中小檗碱含量达29.82%.结论:黄连小檗碱为传统中药材黄连的主要成分,在抗菌消炎、心血管疾病治疗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明玥 《黑龙江医药》2012,25(4):557-559
采用硅胶G薄层色谱法对黄连进行鉴定,证明黄连的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出黄连中小檗碱提取的最佳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提取液中的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出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工艺。本实验表明,回流提取或连续回流提取,水(用黄连粗粉,回流2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12倍)和乙醇(体积浓度分别为50%、60%、70%)提取黄连中小檗碱的效果基本相同。因此,用水代替乙醇作溶剂,既可保证提取的质量,又能降低成本。本研究结果为黄连中小檗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连碱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周期和增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和瑞-姬氏染色法分别检测黄连碱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包括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CDK6、p21及p27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黄连碱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黄连碱处理细胞后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高(P<0.05或P<0.01);黄连碱可上调p21 mRNA的表达、下调CDK4 mRNA和CDK6 mRNA的表达(P<0.01),而对p27 mRNA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黄连碱在体外能通过诱导S期及G2/M期周期阻滞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p21mRNA表达上调导致CDK4 mRNA及CDK6 mRNA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RP-HPLC测定不同品种黄连中的黄连碱和表小檗碱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测定不同黄连药材中黄连碱、表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不同品种的黄连中黄连碱的含量均在l%以上;所有的黄连均含有黄连碱、表小檗碱、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的五个峰,它们之间的含量比例为1.5:1:6:1.5:0.8。结论 所用方法可作为黄连药材的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塞北紫堇药材中北美黄连碱和原阿片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醋酸钠缓冲液(55∶45),流速1 mL · 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测定了塞北紫堇药材中2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在线性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3%~100.01%,RSD=1.09%~1.18%(n=6).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塞北紫堇药材中2种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验证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测定黄连药材的方法能否适用于黄连配方颗粒,建立黄连配方颗粒的一测多评标准(QAMS).方法 仅测定其中小檗碱的含量,通过确定它与其余待测成分(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间的内在函数关系,建立其一测多评法的多指标质量控制方法.结果 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分别为0.87%,0.73%,0.88%,1.23%,小檗碱进样量在0.22737 ~0.9094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 =0.9999),小檗碱平均回收率为103.23%,RSD为1.10%(n=6).结论 黄连配方颗粒中4个生物碱的含量可以用一测多评法进行测定,可用于黄连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黄连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coptidis rhizoma)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研究表明,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等小檗碱型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测定中药中小檗碱型主物碱的方法文献已报道了许多[1],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其结果可靠,简便快速,尤其受到重视。但文献中所报道的或多或少有些不足,相当一部分生物碱的分离不好。在总结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我们用均匀设计法优选了实验条件。对黄连进行了分离测定,3种生物碱都获得了完全分离。1 仪器与试药 ①仪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cn柱(美国du-pont公司),u…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中药黄连饮片形式改革的合理方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测定黄连饮片极细粉、按传统中药煮制及沸水冲泡方式制得溶液和黄连常规饮片传统中药煮制法制得的溶液等3种溶液中的小檗碱含量。结果:3种溶液中所含盐酸小檗碱量分别为10.49%、10.01%和6.85%;黄连饮片极细粉在传统中药煮制法及沸水冲泡方式制得溶液,相对于黄连常规饮片传统中药煮制法制得溶液中含有盐酸小檗碱百分含量,分别为153.14%及146.13%。结论:中药饮片极细粉化形式可能是一些中药饮片改革比较实际及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盛彧欣  张金兰  孙素琴  徐锦堂 《药学学报》2006,41(10):1010-1014
目的建立黄连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栽培条件、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黄连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UV方法建立了黄连药材指纹图谱,应用HPLC-MS联用技术指认了主要色谱峰;并对黄连药材中的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指认了黄连药材指纹图谱中7个主要的色谱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条件中,遮荫条件、生长年限对黄连中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的含量影响较大,而种植密度的影响不是很明显;现代生态技术栽培的黄连中这3种生物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药材或与之基本相当。不同产地的黄连中这3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别较大。应用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黄连中这3种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不明显。结论现代生态栽培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搭棚方式栽培黄连是可行的,同时为科学炮制黄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黄连提取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果碱为成分指标,用稀盐酸法对黄连的不同提取温度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温度升高,小檗碱得量增高,但温度达100℃时,小檗碱被破坏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主成分含量及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剂中主成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肠吸收的影响。方法:以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为黄连的代表成分,运用HPLC法测定6种不同黄连炮制品水煎剂中代表成分的含量,采用外翻肠囊法,检测并计算各代表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等,分析其在小肠中的吸收特征。结果:黄连不同炮制品中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的含量明显不同,均以醋黄连最高,盐黄连最低,而Ka和Papp的排序与其含量排序有较大不同,以酒黄连最高,炒黄连最低。结论:不同炮制法不仅通过改变黄连药材的组分和含量,还可能通过影响其肠吸收,使其药性及功能主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不同溶剂、不同pH值条件对黄连小檗碱结晶的影响,确定了精制黄连小檗碱的结晶条件。以盐酸小檗碱标准品为对照,通过HPLC方法 ,对小檗碱进行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用水作为溶剂,pH=1,5次结晶后,产品中黄连小檗碱含量为97.78%,产品收率为4.60%。  相似文献   

15.
胶束色谱分析黄连及含黄连中成药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用胶束色谱法分离测定黄连(黄柏)及含黄连(黄柏)中成药中黄连碱、药根碱、巴马亭和小槃碱。考察了固定相、胶束浓度、有机改性剂浓度及pH对组分保留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该色谱分离的主要因素为固定相极性和胶束浓度。同时在肢束流动相中加入甲醇改性剂,可在室温下显著地提高柱效。用键合苯基固定相,以3.5%十二烷基硫酸钠/0.1 N酒石酸—甲醇(30:70)胶束溶液作流动相,测定了十几种黄连(黄柏)及含黄连(黄柏)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16.
黄连清心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黄连清心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荧光扫描法进行测定,激发波长Ex=345m,发射波长Em=550nm。结果 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0.025-0.125μg,回收率为98.64%,RSD为1.35%。结论 本方法稳定,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黄连清心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黄连复方目前已经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本文从传统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3个方面,对黄连,黄连复方及黄连主要成分小檗碱的抗抑郁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深入开展药理研究和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 HPLC 法岩黄连注射液中岩黄连碱的含量。方法:Luna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1,1000 mL 含磷酸二氢钾3.4 g,十二烷基硫酸钠1.7g),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7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岩黄连碱在5.48~49.34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6%,RSD=0.41%(n=6)。结论:本法可作为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连中生物碱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连及其提取物中的盐酸小檗碱(1)、提取工艺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药材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为22.06%、5.28%0和6.90%盐酸巴马亭(2)和盐酸黄连碱(3)。应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每次1h,提取物得率25.47%;其中1、2、3的含量分别  相似文献   

20.
《中南药学》2018,(1):64-67
目的探讨黄连小檗碱对人肠癌细胞株Caco-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黄连小檗碱对Caco-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连小檗碱对Caco-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黄连小檗碱干预肠癌细胞Caco-2不同时间后,均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Caco-2细胞增殖。黄连小檗碱干预细胞24 h后,可使Caco-2细胞停滞在G2/M期,诱导细胞凋亡(P<0.05)。结论黄连小檗碱可以显著抑制Caco-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