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林香 《河南中医》2011,31(3):253-254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合沆介散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合沆介散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合沆介散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28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张士勇 《河南中医》2014,(4):734-73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清胆红素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10%,对照组有效率为92.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和胎便排空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各30例。三组均予以综合措施及蓝光照射治疗,治疗1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2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口服。结果选取疗效、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指标各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2组明显优于治疗1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增强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有效率为72.7%,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TBIL、I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退黄速度,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退黄汤口服。结果:血清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所需时间,治疗组(4.6±3.0)d、对照组(6.4±4.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使黄疸早日消退。  相似文献   

8.
徐建根 《新中医》2015,47(4):191-193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蓝光照射和内服茵栀黄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蓝光照射。利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检测胆红素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0例患儿中,轻度黄疸35例,中度黄疸75例,重度黄疸40例。感染因素、围产因素致病理性黄疸均以中度胆红素升高为主。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腹泻的临床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新生儿腹泻患儿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补液、纠酸、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实验组治愈30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9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66.67%,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更低,且黄疸消退时间和胎便排空时间都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治疗当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和胎便排空时间,更容易得到临床患儿家属的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单纯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结果: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5%与85.45%,中医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能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药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4月~2010年4月采用中西药综合治疗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与单独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联合组中有效15例,显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84138%;对照I组中有效6例,显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达53.13%;对照II组中有效5例,显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达50.00%;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联合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I组和对照II组(P〈0.05)。结论:中西药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涤痰祛瘀汤。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一;显效1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6.05%。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钙离子拮抗剂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中药组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8%。治疗组临床症状、血压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比单用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藏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干 《西部中医药》2010,23(6):13-14
目的:观察藏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对12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运用藏药益西周胍卡擦坚结合西药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2例;有效30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5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藏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洛赛克、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疗程一个月,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187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153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平喘汤。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4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控制13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8%,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三联活菌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2.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有3例患儿、对照组有4例患儿出现轻度的皮疹,患儿停止蓝光治疗之后则皮疹缓解,未见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着显著的疗效,并能够显示降低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其疗效明确、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