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蓝光治疗,观察组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茵栀黄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的观测,进一步探究其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把纳入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间断蓝光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18%和77.2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吕红仙 《新中医》2015,47(6):183-184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蓝光疗法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0例,均给予基础营养支持、抗感染及保温治疗。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黄疸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腹部按摩综合疗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1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仅给予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茵栀黄口服液结合金双歧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5(P0.05);治疗组治疗后72、120 h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凿且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49例新生儿黄疸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组24例,治愈2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25例,治愈18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结论: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儿都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d),分3次口服.观察组同时以茵栀黄颗粒口服与蓝光照射治疗.茵栀黄颗粒,1g/次,3次/d.2组均以治疗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率观察组为87.50%,对照组为65.00%,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5%,观察组为82.50%,2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保护肝细胞治疗,如常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和4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4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金双岐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时疗效显著,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最近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加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最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联合蓝光照射及联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黄疽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我科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300例。随机分为2组,光照组为对照组只给予光疗治疗。联合治疗组为实验组除常规给予光照治疗外还给于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思密达治疗:茵栀黄口服液给予口服5m12次/天;思密达给予口服1.0g3次,天。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早产儿率及治疗前的总胆红素水平上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72H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蓝光照射及联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董明翠  侯莉  刘俊 《陕西中医》2013,(10):1353-1354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加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疗效。方法:将270例新生儿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治疗组1在新生儿出生后24h内给予腹部按摩,第2天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组2在新生儿出生后24h内给予腹部按摩,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结果:治疗组首次排胎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天数、TCB值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部按摩使首次排胎便时间提前,减少肠壁对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达到初步预防的目的;腹部按摩加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进一步预防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郑小娟  吴海波  胡锦英 《新中医》2016,48(2):192-194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护理应用体会。方法:将新生儿黄疸的10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蓝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黄疸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PaO_2、PaCO_2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 H、-B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 H、-B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8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优质护理干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疗效确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注射痛苦,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预防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正常新生儿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8例,研究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观察第1次胎便排出及第1次胎便转黄时间,观察黄疸高峰期峰值及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胎便早排例数和胎便早变黄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黄疸高峰期峰值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能促进胎便早排,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辅助退黄,降低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疗效确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儿注射痛苦,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佐治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分别于入院时(即治疗前)、治疗后4天、治疗后7天采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表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下降快,病程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佐治足月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思连康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62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思连康口服和茵栀黄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及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思连康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满意,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116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定量表(NBNA)对治疗前后患儿神经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儿药物发挥药效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3%、77.58%,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药物发挥药效时间与黄疸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NBN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NBNA评分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显著提高疗效,并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2~3次/d,5 mL/次,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2次/d,0.5 g/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例数及呕吐、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经皮测黄疸值治疗3天、7天时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例数、呕吐例数、腹泻例数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后3 d5、d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并对治疗组中早期、晚期黄疸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3 d血清总胆红素下降(40.1±19.5)μmol/L,5 d下降(71.3±26.7)μmol/L;对照组3 d下降(34.3±17.2)μmol/L,5 d下降(62.7±25.2)μmol/L,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晚期黄疸总有效率高于早期黄疸。讨论应用茵栀黄注射液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更有效、快速,且安全、经济。对晚期病理性黄疸效果优于早期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20.
常晓雯  赵燕凤 《新中医》2024,56(1):130-134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并分析该联合疗法对患儿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 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茵栀黄治疗组各50 例。常规治疗组予以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 茵栀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2 组均治疗7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住院时 间、胎便排空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胆红素和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茵栀黄治疗组总 有效率96.00%, 高于常规治疗组84.00% (P<0.05)。治疗后, 2 组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 素(IBil)、总胆红素(TBil) 水平均下降(P<0.05),且茵栀黄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 2 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及碱性磷酸酶(ALP) 水平均降低(P<0.05), 且茵栀黄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茵栀黄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 组(P<0.05)。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 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保护患儿肝功能,降低胆红素水平 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