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背景:虽然支架置入技术的发展为脑血管疾病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目的:阐述脑血管支架与宿主间的生物相容性,分析支架置入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管理方法。 方法:以 “脑血管病,支架,生物相容性,并发症”和“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ents,biocompatibility,complication” 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 与脑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支架置入治疗并发症相关的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重点对18 篇文章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与结论:脑血管支架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颅内支架,由于血管的管径限制支架的直径,不同病变对支架直径的要求不同。支架置入并发症主要有腹膜后血肿,颈动脉窦反应,高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在各种脑血管支架中,金属支架生物相容性较差,聚合物支架、涂层支架和药物支架生物相容性均好于金属支架,能有效的预防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治疗过程中进行充足的置入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严格遵循适应证,支架置入中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置入后良好的监测和管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是脑血管病治疗的主要手段,特别对一些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显示出显著优越性,但置入后康复及生物相容性等问题制约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目的:探讨针刺对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置入后康复效果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方法:纳入脑动脉狭窄患者70例,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43-79岁,均进行药物涂层可降解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其中颈动脉支架31例,椎动脉支架21例,锁骨下支架5例,大脑中动脉支架13例。支架置入后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电针刺理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化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得分,以及支架处血管狭窄度和血栓素A2、前列环素、血栓素A2/前列环素水平。 结果与结论:治疗3个月后,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FMA、Barthel指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血栓素A2、血栓素A2/前列环素均低于治疗前(P < 0.05),前列环素高于治疗前(P < 0.05),两组间血栓素A2、血栓素A2/前列环素、前列环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针刺组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间参考血管直径、支架血管直径、血管直径减少指数、再介入率等血管狭窄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针刺能够促进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置入后的康复效果,降低再狭窄发生率,显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软骨支架是用于承载细胞,供细胞黏附、生长、增殖、分化的载体。 目的:总结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支架材料的应用进展及其生物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以“关节软骨,生物材料,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 tissue enginneering ,articular cartilage,scaffold material”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生物材料、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等相关的文章。以20篇文献为重点对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用的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讨论。 结果与结论:天然软骨支架材料因其具有细胞识别信号,故生物相容性好,细胞黏附率高,但力学性能较差。有些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不理想、亲水性差、对细胞吸附不足,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支架利用不同生物材料的优点克制材料的局限性制备理想的复合支架,其混合比例、混合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尚无一种材料完全满足组织工程的要,通过材料制备技术的改进或将几种不同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会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组织工程支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同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特点各异,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感染、再狭窄是临床上面临的难点与重要研究课题。 目的:文章综述了不同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特点和生物相容性等的研究进展,以便寻找临床最佳的生物材料支架。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2-01/2010-12关于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相容性,感染,再狭窄”或“Tissue engineering,stents,compatibility,infection,restenosis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血管支架的特点和生物相容性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3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天然材料包含有生物信息(如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可促进细胞吸附或使细胞保留分化功能,人工合成材料的优点是它们的强度、降解速度、微结构和渗透性均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控制;若生物材料和高分子可降解材料相结合,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构建成一种复合基质,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便能更好地满足血管组织工程的要求,构建出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化血管。  相似文献   

5.
李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29):5445-5448
背景:药物涂层支架由于显著降低了冠脉内支架置入再狭窄的问题,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的:从材料学及临床应用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中药物涂层支架的相容性。 方法:以 “药物涂成;心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老年;介入”为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10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章。纳入与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药物涂层的相关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5篇文献为主重点分析了药物涂层支架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正日益增多,支架置入治疗疗效及应用价值在此领域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验证,但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身心状况等问题,以及长期置入支架后会导致血栓、动脉瘤、支架移位等并发症,所以老年患者置入支架的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有较高的要求。药物涂层支架的出现,将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段与局部缓释技术完美结合起来,大幅减低传统支架血管再狭窄概率,提高了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为老年心血管疾病带来很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6.
背景: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作为治疗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发展迅猛,但也存在着较高风险性,潜在危险因素较多。 目的:分析不同脑血管支架材料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2001/2010有关各种脑血管支架材料置入治疗脑血管狭窄的效果研究。 结果与结论:球囊扩张性支架具有较好的顺应性,支撑力强等特点,但受外力作用后容易变形;新型球囊扩张性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率,但价格较昂贵;自膨胀支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顺应性好,可适应成角病变,贴壁性佳,不容易形成死腔,支架释放后无缩短现象,但后扩后有连续点断裂的危险;编织支架柔韧性好,支架未完全释放时可回收,网孔直径小,释放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缩短现象,很难精确定位,贴壁欠佳。相信随着支架工艺的不断改进,新型材料的研制和核心技术的普及,支架置入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将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瞿浩  李玫  袁萍  郭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42):7881-7884
背景:选择和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脑血管支架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系统评价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相关文献,客观分析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及预后。 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1980/2011-08)、MEDLINE(1966/2011-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08)、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文献,进行可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4篇文章,15篇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结论均显示,多种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可抑制内膜增生,防止血栓形成,再狭窄发生率低,生物相容性良好;9篇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临床应用文章显示,可降解脑血管支架可减少再狭窄,改善患者预后,其安全性能尚待更长期的观察。提示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支架置入材料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减少再狭窄率的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背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按照结构和材质可将血管内支架分为金属支架、聚合物支架、涂层支架等类型。那么哪一种支架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呢? 目的:对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治疗的理论、应用、并发症及疗效进行评定,并分析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2000-01/2010-10 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stent Implan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2000-01/2010-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不同材料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研究,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并发症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定。初检得到151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3篇文章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冠脉支架及Wingspan支架的运用,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虽然支架置入治疗后会发生不同并发症如再狭窄、脑出血高灌注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等,但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在短期及中期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提示,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的方法,短、中期内有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药物涂层支架和Wingspan 支架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并没有显著差异,尚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修复肌腱损伤的主要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1902-01/2010-10有关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肌腱支架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重建肌腱,生物材料,人工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18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生物材料主要有蚕丝、小肠黏膜下层、胶原、衍生肌腱支架材料等,保留了组织正常的三维网架结构,组织相容性好,但力学性能较差、降解速度快。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为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聚磷酸钙纤维等,但存在亲水性低、细胞黏附性能差的不足。 结论:天然及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绝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因此改进支架材料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材料及置入后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 方法:以“冠状动脉支架,生物相容性,炎症因子,细胞因子,血栓”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网1998-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面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ata分析类文章。 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有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的损伤,促进体内细胞释放炎症因子,通过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能很好的反映支架置入后局部血管损伤程度和炎症水平。药物涂层支架能够显著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率及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但显著增加晚期支架血栓形成。通过凝血系统各因子水平评估,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前后充分地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支架血栓的发生。 结论:支架置入体内后与血液及血管壁接触可产生炎症和致敏反应,因此支架置入前后应充分控制炎症状态和抗凝血治疗。  相似文献   

11.
背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等并发症越来越引起关注。 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与人体相容性的研究。 方法:计算机检索 EMbase(1980/2011-08)、MEDLINE(1966/2011-08)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08)、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查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收集发表的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中文献,对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总结。 结果与结论:当血管内皮化完成之后,生物可降解支架如期降解,从而克服了支架本身作为异物的血栓源性,抑制早期血栓形成及晚期新生内膜增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效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生物可降解支架还可作为药物局部投放的载体,达到有效防止支架置入后血管急性闭塞和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背景:随着冠脉血管支架和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如今自膨胀式支架正成为国内外医疗器械厂商致力于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产品,由于脑血管相当迂曲和细小,以及置入风险比其他部位血管高很多,因此自膨胀式支架的开发要难度很大。首要任务就是选用合适的生物医用材料,如何提高脑血管病支架材料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是该项技术的要点和难点。 目的:分析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材料在脑血管介入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比较自膨胀式支架置入与传统的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优势,以及安全性和相关并发症等问题。 方法:收集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治疗不同脑血管病的相关文献,就临床开始使用以及正在研究开发的各类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结果与结论:关于血管内治疗的方案,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各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需要大规模、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予以证实。随着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更新与发展,自膨胀式支架的应用可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近年来随着药物涂层支架研究的增多及临床应用不断扩大,使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率显著降低,且在预防再狭窄中较裸支架具有独特应用价值。 目的:阐述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探讨支架的涂层材料、类型与置入后再狭窄的关系及与宿主的相容性。 方法:作者以“冠脉支架,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 数据库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27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药物涂层支架的确是介入心脏病学的一项重要突破,使介入心脏病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其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各种药物涂层支架所含药物或含量不同,其作用机制不同,而且药物释放的速率也不同,所以药物涂层支架临床应用后的效用和安全性需要由严谨和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现今药物支架的载体材料经过长时间的人体腐蚀,材料本身会老化、脱落,在血管组织内形成小块,从而可能引起晚期的不良反应。如果采用生物可降解的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材料,那么就有可能减少晚期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开发一种理想的支架系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可降解的低致炎性聚合物材料以及高效的药物控释体系。  相似文献   

14.
背景: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支架材料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及血管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网1995-01/2011-06文章。检索关键词为“心血管支架,老年冠心病,内皮素,血管再狭窄”。 结果与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漫性血管病变、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炎性刺激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较中青年明显增多,术后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比中青年高;金属裸支架置入降低了单纯球囊扩张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及血栓形成、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了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药物支架有效制止了血管弹性回缩和负性重塑,使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显著下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外周动脉支架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临床疗效好,但是目前没有一种完美的外周动脉支架,掌握各种支架的特点并灵活应用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目的:综述不同材料周围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68-01/2011-11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ten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107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0篇。 结果与结论:周围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动脉硬化闭塞安全有效。支架材料主要有不锈钢支架、镍钛合金支架、钴基合金支架、钽金属支架、镁合金支架、高分子材料支架及多种材料复合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是其主要并发症,支架断裂等并发症时有报道。支架置入后抗凝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可。掌握各种支架的特点及适应证能提高支架的通畅率和减少支架置入后并发症。发展新型支架提高通畅率已成为将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近年来血管内支架成形材料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有关的文章,检索时限2000-01/2010-10。检索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脑供血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纳入标准: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 结果:金属内支架进入临床治疗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但具有一定的致血栓形成性、永久性存留体内、再狭窄仍较高、金属表面难以附载药物等缺点。针对以上不足,近些年对支架材料、构形设计、制作工艺等均作了不少改进,更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覆膜支架的出现和生物学支架概念的提出,使血管内支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结论: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脑保护装置下血管内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支架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如血栓形成、脑出血、再狭窄以及过度灌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经消化内镜塑料及金属胆管支架置入技术是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高位梗阻胆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对不能进行外科治疗的胆系肿瘤患者急需消除黄疸,顺应生理性引流,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比经消化内镜置入塑料及金属胆管支架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塑料及金属胆管支架与宿主间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由第一作者以“胆道梗阻,塑料胆管支架,金属胆管支架,生物相容性”为中文检索词,以“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ent,biocompartibility”为英文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及Medline(1989/2009)数据库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筛选纳入35篇文献进行评价,探讨塑料及金属胆管支架的治疗现状、并发症和生物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经内镜置入胆管支架是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的主要手段。胆管内支架主要包括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两种。金属支架在预防细菌滋生,保持支架持久通畅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价格昂贵。塑料支架较易细菌附着,胆泥淤积导致支架阻塞,但具有容易更换、价格低廉的优点。塑料及金属胆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均有待于提高,对于胆管恶性梗阻的患者,胆管内支架置入与放射治疗相结合有助于预防支架梗阻。对于胆泥的形成,支架的移位和堵塞,以及支架降解产物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背景:新型血管内支架材料是目前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研究热点。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材料学特征及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 方法:第一作者于2012年12月应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支架;支架材料;介入治疗”,检索时间范围在2003至2012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20篇,符合纳入标准并用于分析的文献24篇。 结果与结论:①金属裸支架在血液中长期存放有腐蚀、金属离子溶出和凝血性等现象,为解决金属材料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金属支架表面改性来处理,提高金属材料的血液相溶性。②药物支架是将治疗药物涂于支架表面,使药物能够持续并高浓度的释放,防止支架置入后再狭窄。③覆膜血管内支架是在金属支架外表覆以可降解或不可降解的聚合物薄膜,抑制血管内皮增生,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预防血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还可以改善缺血性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基因及细胞种植支架材料在防治脑血管介入后再狭窄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是血管内支架材料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