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技术治疗腹部外科危急重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外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1例腹部外科危急重症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71例患者均经DCS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复苏后,28例患者痊愈,39例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共治愈67例(94.2%);再次确定性手术术后死亡4例(5.8%),原因与DCS无关。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效果好,对于符合指征的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患者,应积极选择适宜方式的DCS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93-4095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并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采用DCS治疗31例严重腹部创伤的手术方式选择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均经DCS手术治疗。SICU复苏后所有病人均接受相应形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治愈26例(83.9%),再次手术术后出现肝脓肿2例(6.5%),胆瘘、胰瘘各1例(各为3.25%),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5例(16.1%),死亡原因与手术无关。结论 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积极采用DCS,是安全有效的,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损伤控制外科(DCS)技术在腹部外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DCS救治的76例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重点:(1)第一阶段初始简化手术护理;(2)第二阶段复苏护理;(3)确定性手术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经DCS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复苏后,30例患者痊愈,42例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共治愈72例(94.7%);再次确定性手术术后死亡4例(5.1%),原因与DCS无关。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腹部外科危急重症效果好,DCS的合理应用及护理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以上护理措施是患者成功实施DCS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应用于严重肝脏外伤的临床价值,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DCS原则治疗18例严重肝脏外伤的手术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SICU复苏后,所有患者都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治愈17例(94.4%),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再出血1例,再次手术止血。膈下感染+胆漏1例,应激性溃疡1例,胆漏2例)。死亡1例(5.6%),死亡原因与手术无关。结论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脏外伤的患者,应积极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车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515-3516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实行三个阶段(早期简化手术、继续复苏、确定性手术)DCO手术治疗。60例患者治愈58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6.7%,且DCO复苏前后患者的各主要指标均有明显变化(P〈0.05)。对严重腹部损伤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技术治疗胰腺外科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淮安第一医院胰腺外科2005-02- 2011-07收治的16例胰腺外科重症患者的损伤控制外科应用效果.结果 16例患者均经DCS治疗,4例胰腺断裂伤患者按DCS行手术治疗,术后1例胰瘘,3个月后自愈;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DCS行微创治疗,行EST+ ENBD 8例,腹腔镜探查引流3例,合并腹内高压行腹腔穿刺7例,其他腹腔穿刺6例次,合并ARDS抢救无效死亡1例,余均治愈.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胰腺外科重症效果良好,对于符合指征的胰腺外科重症患者,应积极选择适宜方式的DCS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治疗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01-2007-01间19例严重肝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19例患者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其中痊愈15例,死亡4例.术后出现肝脓肿1例,胆瘘2例,膈下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外伤的患者,应积极实施DCS,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次手术治疗,可有效地降低严重肝外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严重腹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严重腹部损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和方法,提高创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8例严重腹部损伤(ISS〉16)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策略进行救治的情况,8例患者入院后在积极抗休克急救处理的同时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初期均采用大纱垫填塞的方法控制出血后关腹,ICU内复苏后,所有患者都进行了Ⅱ期计划性手术。结果:经过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的严重损伤复苏过程较平稳,腹部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痊愈6例,死亡2例。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胆瘘1例,经引流治疗痊愈。结论:对于符合DCO指征的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要尽早、尽快地实施DCO,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根据腹部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采取适宜的再次确定手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严重腹部损伤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腹部创伤10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腹部创伤及合并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10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伤893例(83.0%),开放伤183例(17.0%);手术治疗969例;腹内主要脏器损伤依次是脾、肝、胃、小肠、肾、结肠等。【结果】全组存活1040例(96.7%),入院时血压为零被抢救成功114例,因手术并发症再次手术17例;死亡36例(3.3%),多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时,耗时的诊断程序是不允许的,只有当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时才可作必要的检查以避免遗漏多脏器伤;同时应积极手术,手术止血被认为是最根本的抗休克措施;多脏器损伤处理坚持“保全生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论在合并腹部创伤的严重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4年来本院就诊的合并腹部创伤的老年患者60例,所有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10)和存活组(n=50),入选患者按ISS评分分为3组:A组(n=25)16-24分、B组(n=23)25~34分、C组(n=12)〉35分,观察死亡和存活患者的颅脑损伤例数、ISS平均值和并发症例数,ISS评分与损伤部位数、手术部位数、确定性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出现颅脑损伤和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评分平均值分别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A、B和C3组IS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确定性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随着ISS评分增加而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出现并发症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S评分能对临床合并腹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能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损伤控制性手术能明显降低老年创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穿刺抽脓加闭式冲洗与手术切开引流在口腔颌面部脓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31例口腔颌面部脓肿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穿刺抽脓加闭式冲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引流的传统方法进行治疗。结果①穿刺抽脓加闭式冲洗用于颌面部化脓性感染,不但能缓解症状,免除手术的痛苦与恐惧,同时亦无损于患者颌面部美观;②此法即适于颌面部表浅的脓肿,抽脓后冲洗再注入适量抗菌素,疗效佳,病程可缩短。结论穿刺抽脓加闭式冲洗是口腔颌面部脓肿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杨谨 《临床医学》2013,33(9):27-2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反复抗生素冲洗治疗老年肺脓肿的治疗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老年肺脓肿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反复抗生素冲洗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术后使用氯化钠和抗生素稀释后反复抽洗脓腔,直至脓液相对减小或闭合时,拔出引流导管,随访0.5~3年,56个肺脓肿治愈,治愈率96.6%,均未出现出血与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反复抗生素冲洗治疗老年肺脓肿,成功率和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超声定位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36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替代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哺乳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36例,在超声定位下穿刺乳腺脓腔,抽吸脓液,用含抗生素溶液冲洗脓腔。结果本组36例共穿刺104例次,平均2.8次/例。拔针后暂时出现漏液3例,无需特殊处理,1~2天后自行愈合;13例经3次治疗痊愈;19例经4次治疗痊愈;4例经5次治疗痊愈。随访4周至6个月,无复发病例,局部无瘢痕,恢复哺乳20例,治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创伤小,恢复快,无手术疤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高龄前列腺脓肿在超声声象图上的不同表现。方法运用经腹超声检查及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技术,结果得到前列脓肿的明确诊断及治疗依据。结论对于前列腺脓肿不同的超声途径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超声引导经直肠穿刺抽脓,可得到明确诊断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将30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封闭式负压冲吸器治疗组(实验组)15例和传统的凡士林纱布换药治疗组(对照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切口长度、创腔愈合天数和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治愈。但实验组所需的伤口长度、换药次数、创腔愈合天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封闭式负压冲吸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是高效、经济可行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咽峡炎链球菌致儿童脓肿性疾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0年4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因咽峡炎链球菌致不同部位脓肿儿童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B超、头颈部CT)、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8例患儿,男女各4例,就诊年龄1岁5个月~16岁3个月,均无免疫功能缺陷;发热3例,牙痛1例,头痛呕吐1例,呼吸困难1例;经B超及头颈部CT证实3例为颈部脓肿,1例为食管周围并颈部脓肿,1例为颌面部并颈部脓肿,1例为脑脓肿,1例为肛周脓肿,1例为腹股沟周围脓肿;病因为颈部淋巴结炎2例、食管异物食管穿孔1例、第三鳃裂瘘管1例、根尖炎1例、化脓性鼻窦炎1例;细菌培养标本1例来自静脉血,余7例均来自脓液;8例患儿给予抗感染、脓肿切开引流及相关病因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咽峡炎链球菌虽是人体正常菌群,但易引起各部位脓肿,特别是有化脓性鼻窦炎及口腔感染时,应警惕并发颅内、颈深部脓肿甚至播散性化脓性感染可能,尽早给予抗感染及切开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用途导管对急性肺脓肿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多用途导管用于急必肺脓肿患者吸脓、灌洗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肺脓肿在X线监视下,用多用途导管插入脓腔进行吸脓及药物脓腔内注射。结果 28例中治愈26例,好转2例,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Epidural abscess with and without associated meningitis after epidural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for radicular back pain is a rarely reported complication. We report the occurrence of an epidural abscess and meningitis in a 70-year-old man after 2 epidural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radicular lumbar back pain.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cerebrospinal fluid cultures grew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Possible predisposing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epidural abscess and meningitis in this patient include a 2-year history of neutropenia and an accidental dural puncture that occurred during performance of the first epidural injection. A literature search identified 11 reported cases of epidural abscess, 2 of epidural abscess and meningitis, and 1 of meningitis attributed to epidural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Eight of the 14 reported patients were immunocompromised, and 8 (67%) of the 12 in whom cultures of blood, cerebrospinal fluid, or epidural pus were performed had results positive for S. aure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S. aureu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undergoing epidural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技术和介入性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76例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肝脓肿随病理过程的变化临床及超声表现各不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确诊,大部分可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结合全身治疗,可使病程缩短.[结论]肝脓肿声像图复杂多变,超声仍为首选方法,超声引导下穿刺更具诊断意义,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abscesses and fistulae ar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Crohn's disease, the gluteal area is a rare site for abscess formation. The abscess results from extension of pus through the fascial plains of the pelvis and through the greater sciatic foramen into the gluteal area.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left gluteal abscess due to Crohn's disease as pus extends across the midline to the left side. The clinical picture can be misleading and diagnosing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may be difficult. Incision of this abscess without 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will result in enterocutaneous fistula. Ultrasound guided aspiration of the abscess as well as treatment of metabolic deficiencies and septicaemia before definit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bowel disease will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this rare complication. The clinical picture, management of this complicati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