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骨外科收治的82例各类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采用VAS法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值.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63±1.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5.89±1.45)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外科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稳定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情况、镇痛有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39例患者,护理后28.2%无痛、53.8%轻度疼痛、12.8%中度疼痛、5.1%重度疼痛、镇痛有效率94.9%,体位护理评分(24.2±0.3)分、心理护理(24.0±0.1)分、用药护理(23.6±0.4)分、健康宣教(24.1±0.6)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临床中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脊柱结核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中,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确保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析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命力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 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研究组术后2h疼痛评分(4.59±1.01)分、术后6 h(3.22±1.11)分、术后1 d(2.31±1.22)分、术后2 d(1.34±0.58)分、术后3 d(0.51±0.1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肢体功能恢复93.33%、护理满意度96.67%、并发症发生率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临床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骨科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骨科疼痛知识掌握率、每天睡眠时间、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VAS评分等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科疼痛知识掌握率90.00%、每天睡眠(8.46±0.45)h、护理满意度97.50%,均高于对照组的56.25%、(7.02±0.52)h、85.00%;VAS评分(3.26±0.34)分、住院天数(14.23±2.30)d,均低于对照组的(5.14±1.30)分、(17.33±3.02)d,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骨科住院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模式,患者的疼痛知识掌握好,疼痛评分明显下降,还增加了睡眠时间,缩短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孙璞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9,33(4):413-415,41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病情DAS28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6.18±1.92分,低于观察组的5.23±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AS28评分1.84±0.62分,低于对照组的2.33±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可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行疼痛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疼痛(NRS)评分以及控制疼痛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NR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NRS评分(1.08±1.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29±1.33)分,实验组对于控制疼痛的满意度61例(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50例(76.92%,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行也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对于控制疼痛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中医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40.85±3.34)分、SAS评分为(42.72±4.87)分,对照组这两项评分分别是(52.17±4.96)分、(54.91±5.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53.33%(24/45),观察组是91.11%(41/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实施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探讨其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68例精神分裂症抑郁患者,组间分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2周(20.17±1.10)分、4周(13.25±1.56)分以及8周(7.56±2.01)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护理后2周(71.24±3.58)分、4周(62.35±2.37)分以及8周(55.02±2.00)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6%)显著提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抑郁患者,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缓解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颈源性眩晕伴焦虑、抑郁患者眩晕程度、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月8日至11月30日在我院就诊的62例颈源性眩晕伴发焦虑、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医特色护理,共10 d,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眩晕调查问卷评估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评估干预前后的生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由干预前的(23.85±6.64)分增加到干预后的(32.33±4.5)分,对照组由干预前的(23.27±6.64)分增加到干预后的(29.27±5.74)分,两组患者干预后评分均较干预前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LA眩晕调查问卷,观察组由干预前的(14.39±3.96)分减少到干预后的(7.78±2.84)分,对照组由干预前的(14.10±4.06)分减少到干预后的(9.71±3.34)分,两组患者干预后评分均较干预前减少,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R评分,观察组由干预前的(15.58±4.54)分增加到干预后的(19.97±3.82)分,对照组由干预前的(15.87±4.70)分增加到干预后的(17.19±3.99)分,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颈源性眩晕伴焦虑、抑郁患者,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本院行踝关节骨折术的患者70例纳入研究范围。随机分为2个组,各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标准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比2种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疼痛NRS评分对比,观察组轻度疼痛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2组NRS总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可减少其痛苦。  相似文献   

11.
姚婧婧  沈琰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3):175-178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跌倒效能中的临床效果,以便为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观察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跌倒效能[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6min步行距离(6MWT)及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FMA评分(73.39±5.25)分、BBS评分(47.20±4.17)分、MFES评分(130.21±10.10)分,高于对照组FMA评分(62.08±4.17)分、BBS评分(32.08±3.70)分、MFES评分(105.53±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6MWT(305.25±7.89)m及FAC分级均高于对照组6MWT(238.15±7.66)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跌倒效能,增加步行距离,提高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2.
汪财霞  郭丽  何丁香  张萧 《安徽医学》2017,38(2):236-239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POD)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3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病例分为对照组31例及干预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OD发生率、睡眠指数及疼痛、平均住院日.结果 干预组患者POD发生率为3.12%,对照组为2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日、睡眠指数及疼痛评分分别为(16.82±2.82)d、(9.23±2.15)分和(3.87±1.87)分,对照组分别为(18.61±3.72)d、(11.24±4.31)分和(5.32±1.5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行集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POD发生率、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和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喉疾病术后并发疼痛患者的临床影响,探讨提高鼻咽喉疾病术后并发疼痛患者临床疗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神经性耳聋伴发鼻咽喉疾病术后并发疼痛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CR20例,PR6例,MR10例,NR2例,疼痛缓解率94.74%;对照组混着CR14例,PR5例,MR8例,NR11例,疼痛缓解率71.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躯体功能评分(68.7±2.4)分,物质生活评分(57.6±2.2)分,社会功能评分(58.2±2.3)分,心理功能评分(62.6±2.8)分,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患者平均躯体功能评分(57.3±2.5)分,物质生活评分(48.2±2.8)分,社会功能评分(46.2±2.6)分,心理功能评分(47.2±2.4)分,不良反应1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性耳聋伴发鼻咽喉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并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胃癌患者化疗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化疗的15例胃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另选取2015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化疗的15例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等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而护理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36.58±6.92)分、抑郁评分(34.59±5.82)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69±7.37)分、(43.25±6.05)分(P<0.05);观察组在躯体健康(89.47±8.69)分、心理健康(84.56±8.21)分、物质生活(88.16±9.24)分、社会功能(85.46±8.95)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护理满意度(92.37±8.12)分高于对照组的(84.24±7.35)分(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比较全程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2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为(48.14±3.57)分、(46.25±4.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21±3.12)分、(56.07±3.79)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5.00%,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 结论 将全程护理应用于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提升止血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便利选取该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n=41)与实验组(n=41),将采取该院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情况.结果 经对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6.89±0.56)d、KAP(23.65±0.34)分、住院费用(7785.23±200.21)分、临床护理满意度100.00%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8.69±0.25)d、KAP(18.54±0.22)分、住院费用(8965.32±119.25)元、临床护理满意度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在甲状腺手术中疗效比较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护理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痛化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的82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配对法分成无痛化护理干预组(无痛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无痛组实施无痛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断指再植成活率及对无痛化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无痛组术前10 min、48 h、72 h的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无痛组焦虑程度[(48.7±9.1)分]较对照组[(57.1±8.7)分]轻(P<0.05);断指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11.3±1.8) d]短于对照组[(14.4±1.3) d](P<0.05);对无痛化护理的满意度[(93.3±2.3)分]优于对照组[(85.7±3.1)分](P<0.05)。结论:以无痛化护理干预为主的优质护理较大程度地缓解了断指患者围术期疼痛感及焦虑情绪,提高了断指再植成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断指再植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护理干预办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认知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HTH结果:与护理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画钟测验(CDT)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显著提升,护理干预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27.1±2.0)分>(22.1±1.5)分]、CDT评分[(1.7±1.0)分>(1.4±0.9)分]以及ADL评分[(64.6±6.8)分>(51.6±5.2)分]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对于提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珊 《吉林医学》2012,(34):7574-757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实施手术患者100例,上述患者均为择期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前准备、健康宣教等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对手术的配合情况,通过自设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37.1±4.2)分,干预后为(30.3±3.7)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为(37.3±3.5)分,干预后为(34.6±2.9)分,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动配合手术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术情绪、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耳穴压籽法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癌性疼痛、睡眠障碍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耳穴压籽法治疗,两组均干预3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性疼痛程度、睡眠情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VAS评分[(2.73±0.46)分、(3.68±0.61)分]和SRSS评分[(18.15±2.49)分、(22.72±1.67)分]较干预前[(5.64±0.89)分、(5.72±0.97)分,(31.73±4.28)分、(31.42±4.18)分]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后干预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血清CD4^(+)水平[(43.72±4.17)%、(39.13±4.04)%]和CD4^(+)/CD8^(+)比值[(27.82±3.45)、(31.92±3.67)]较干预前[(36.02±3.76)%、(35.72±3.81)%,(34.08±3.92)、(34.12±4.02)]显著上升,CD8^(+)水平[(1.57±0.29)%、(1.22±0.21)%]较干预前[(1.06±0.16)%、(1.05±0.18)%]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后干预组变化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耳穴压籽法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不仅可减轻癌性疼痛程度,改善睡眠状况,而且可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失调,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