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睡眠障碍是亚健康的主要症状之一,采用腿足部点穴推拿法调治亚健康状态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态睡眠障碍是由非器质性病变继发的睡眠障碍,故其成因较为复杂,且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后易醒等.亚健康态失眠主观症状虽轻重不一,但都对亚健康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且它是临界于病态失眠之前的一个特殊状态,若干预及时则可转为健康状态,若干预不及时则会向失眠状态转归.现代医药常用的镇静催眠类药物易出现头晕、嗜睡、戒断症状等不良反应,且亚健康态不属于疾病状态,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无毒副作用非药物干预手段来干预亚健康态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3.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学肝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是疲劳、睡眠障碍和精神情志异常. "肝主筋",为"罢极之本",疲劳的产生以肝为核心;睡眠的质量取决于阴血的盈亏, "肝主藏血",睡眠障碍也与肝相关;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亚健康状态的精神情志症状在本质上是肝的痛变.故提出亚健康状态其核心在肝.从肝论治亚健康状态符合中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4.
睡眠剥夺对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SD)对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睡眠剥夺对脑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开展亚健康主症特征的1000例人群调查基础上,建立大鼠SD实验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考察睡眠剥夺对大鼠应激能力的影响,测试大鼠的Y-迷宫实验成绩考察睡眠剥夺对大鼠脑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睡眠剥夺对脑体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学生人群以睡眠障碍为第一症状表现,其后才是疲劳主症;农民则以疲劳为第一症状表现,睡眠障碍排在第2位,提示睡眠障碍在亚健康表现中占据有重要地位。大鼠在实验性睡眠剥夺后行为表现出抑制性,应激能力下降;睡眠剥夺可使大鼠Y-迷宫测试成绩下降(P<0.05),海马结构的NOS活性和nNOS蛋白表达减少(P<0.05),损害学习记忆等脑认知能力。[结论]睡眠障碍是亚健康表现的首要症状,睡眠剥夺可使机体脑功能处于低下状态,表明睡眠剥夺对亚健康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结构NOS、nNOS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浴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并研究传统中医药浴在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睡眠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2例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给予疏肝健脾中药药浴,并设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量表和简易症状量表中睡眠相关症状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评价药浴对亚健康状态受试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结果 药浴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医证候量表和简易症状量表睡眠相关症状评分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疏肝健脾中药药浴可显著改善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症肝郁脾虚证型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邹世昌 《江苏中医药》2009,41(11):29-30
睡眠障碍是亚健康状态中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一种.笔者用六味地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亚健康人群睡眠障碍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固定耳穴贴压治疗护士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存在睡眠障碍的临床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选择耳廓周边非穴位位置贴压耳豆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定配穴位置贴压耳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前后应用亚健康中医证候测量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定评分。结果:观察组睡眠障碍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71.9%,对照组总有效率3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46.9%,对照组总有效率15.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耳穴贴压能显著改善睡眠障碍护士的睡眠质量,改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状态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失眠是亚健康状态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它与疾病状态下的失眠有区别,亚健康失眠状态是指受检者经体检及量表检测结果提示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以睡眠质量差为其最主要不适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已经较大程度影响其生活及工作,但未达到失眠症诊断标准的这样一种状态[1].  相似文献   

9.
浅议柔肝法与亚健康状态的调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生存压力不断增大,导致亚健康人群也不断增多。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为:疲劳,睡眠障碍和精神情志的异常。这些症状与肝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所以治肝成为调治亚健康状态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认为柔肝之法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尤为适宜,故本文兹作浅探,请教同道。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又称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常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疲倦乏力且休息后不能缓解、气短懒言、头晕耳鸣、手脚冰凉、皮肤晦暗、睡眠障碍、饮食不佳或易腹泻、免疫功能下降等。虽然"亚健康"状态常无器质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及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使更多的人面临亚健康,亚健康是疾病与健康的中间状态,WHO调查显示,全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高达75%;亚健康常常出现失眠,其表现为睡眠结构、睡眠质量紊乱~([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30~50岁是亚健康失眠症状高发人群~([2]),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系统(PSQI)对纳入的亚健康状态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测评,PSQI达12分以上者随机分为两组,耳穴贴压法进行干预,疗程为4周.与对照组比较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的干预作用.结果:干预4周后,耳穴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PSQI总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0.001),表明睡眠质量有显著提高,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临床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和心理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调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焦虑5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4.
<正>亚健康状态是机体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轻睡眠、疲劳困倦、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焦虑、烦躁等。笔者用越鞠丸加味治疗亚健康状态者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干预作用的疗效研究。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两组的PSQI均下降,两组PSQ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针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系统对纳入的亚健康状态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测评,PSQI达12分及以上者随机分为两组,耳穴贴压法进行干预,疗程为4周。与对照组比较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的干预作用。结果:干预4周后,耳穴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表明耳穴干预组睡眠质量有显著提高。耳穴干预组睡眠时间评分干预后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有明显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伤寒论》经方小柴胡汤用于亚健康病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来就诊的亚健康病证患者2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伤寒论》经方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疲劳状态、中医亚健康症状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亚健康量表各因子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疲劳状态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156.02±15.34)、疲劳状态评分(65.10±12.72)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200.79±16.46)、疲劳状态评分(80.89±1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不振、失眠多梦、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头晕头重、自汗多汗、食欲不振、心烦易怒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疲劳、躯体不适、负性情绪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睡眠、小便、消化功能、正性情绪、能力及社会关系因子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寒论》经方小柴胡汤用于治疗亚健康病症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疲劳状态,改善亚健康症状,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量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亚健康可以向健康和疾病两方面转化,积极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系统,对纳入的亚健康状态者睡眠质量进行测评,PSQI达12分及以上者随机分为2组,耳穴贴压法进行干预,疗程为4周。与对照组比较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的干预作用。结果:干预4周后,耳穴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表明耳穴干预组睡眠质量有显著提高。耳穴干预组睡眠时间评分干预后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状态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及中医养生学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亚健康状态与应激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运动、睡眠、遗传、心理异常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中医在防治亚健康中有其独到的优势,养生方法能调节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以恢复或增强自稳态,改善亚健康状态.应进一步加强中医养生学防治亚健康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