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考察栀子苷与栀子柏皮汤中栀子苷在MDCK细胞跨膜转运模型上的转运特性。方法利用MTT实验筛选出栀子苷和栀子柏皮汤在MDCK细胞上的安全浓度,以MDCK细胞跨膜转运模型研究药物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P-糖蛋白(P-gp)抑制剂及EDTA对栀子苷转运的影响,然后比较相同浓度的栀子苷和栀子柏皮汤中栀子苷吸收转运的差异,采用HPLC法检测栀子苷的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栀子苷在MDCK细胞模型上的转运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gp抑制剂对其转运没有明显影响,EDTA能够增加其跨膜转运量,各浓度栀子柏皮汤中栀子苷的吸收Papp分别为(8.96±0.35)×10-7cm·s-1,(8.95±0.38)×10-7cm·s-1和(9.16±0.30)×10-7cm·s-1、明显高于栀子苷单体的吸收Papp(5.85±0.44)×10-7cm·s-1、(6.88±0.38)×10-7cm·s-1和(6.31±0.19)×10-7cm·s-1(P<0.05)。结论栀子苷在MDCK细胞模型上表现为被动扩散,且不受P-gp的影响,可能有细胞旁路转运,栀子柏皮汤能促进栀子苷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黄芩苷、黄芩苷磷脂物理混合物、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机制.方法 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3种载药体系中黄芩苷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的转运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BL侧的累积量,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 3种体系中的黄芩苷皆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跨细胞转运方式,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中的黄芩苷Papp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磷脂复合物可以促进黄芩苷的跨膜转运.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和黄芩苷在离体小肠中累积吸收的差异。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法制备离体小肠吸收模型,用HPLC测定小肠吸收的黄芩苷。结果黄芩苷及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120 min内透过肠壁的黄芩苷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黄芩苷在小肠的吸收显著多于黄芩苷磷脂复合物(P〈0.05)。结论黄芩苷在小肠的吸收量大于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增加黄芩苷吸收的部位不在小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8-异丙胺亚甲基橙皮素(IPHP)在小肠吸收转运的机制。方法在Caco-2细胞模型上进行IPHP的跨膜转运实验,探讨药物浓度、p H、温度、P-gp抑制剂维拉帕米、MRP2抑制剂MK-571和丙磺舒对IPHP在体外细胞模型上跨膜转运的影响。结果 IPHP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IPHP不同浓度从A侧到B侧的渗透系数Papp(AP-BL)(×10-5)分别为:(2.21±0.200)、(3.56±0.306)、(3.81±0.179)、(4.23±0.229)、(4.17±0.262)cm·s-1,B侧到A侧的渗透系数Papp(BL-AP)(×10-5)分别为:(3.57±0.209)、(4.51±0.113)、(4.97±0.229)、(5.24±0.550)、(5.07±0.557)cm·s-1,外排率分别为:1.61、1.26、1.3、1.23、1.21。温度和p H对其转运均有影响,而P-gp抑制剂对于IPHP的转运没有明显的影响,MRP2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IPHP的转运量(P<0.05)。结论 IPHP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方式主要是被动扩散,且其转运不受P-gp外排蛋白影响,而外排蛋白MRP2可能参与了IPHP的外排转运。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考察药物体外释放度。方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共聚雏酮(PVPS630)为基质制备黄芩苷滴丸,以圆整度和重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为:黄芩苷、PEG6000、PVPS630质量比为1:9:1,滴制时药料温度80~90℃,滴距6cm,滴速30滴/min,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温度为10~15℃。制备的滴丸在40min的平均溶出度为86.54%。结论优选的黄芩苷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能增加药物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Caco-2细胞Transwell模型研究仙茅苷的跨膜转运机制。方法:建立Caco-2细胞Transwell吸收模型,用聚酯碳酸酯膜培养Caco-2细胞21天,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模型。研究浓度、时间、温度、细胞旁路转运及跨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多药耐药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在仙茅苷跨膜转运中的作用。结果:仙茅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存在一定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细胞旁路转运不参与其转运,仙茅苷的外排转运存在一定的能量依赖性,且由P-gp参与。结论:仙茅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上主要以主动转运方式作跨膜转运,且P-gp参与其跨膜转运。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PC12细胞跨膜转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苷神经元跨膜转运的特点,部分阐释黄芩苷发挥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物质性基础。方法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法检测黄芩苷孵育细胞内的物质含量及相关代谢产物。结果 100 mg.L-1黄芩苷给药30 min后,胞内黄芩苷浓度达峰值,8 h后胞内已测不出黄芩苷;在50~400 mg.L-1的给药浓度下,胞内黄芩苷含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抑制剂Verapamil与Nimodipine对黄芩苷转运有明显影响;同时胞内检测出黄芩素、6-甲氧基-黄芩苷两种结构类似物。结论黄芩苷能够浓度依赖性的跨膜入胞,此过程受相关抑制剂影响,并产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野黄芩苷对Caco-2细胞中P-糖蛋白(P-gp)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野黄芩苷(25,50及100μmol·L-1)与Caco-2细胞共孵育24 h,48 h及72 h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野黄芩苷对Caco-2细胞中P-gp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罗丹明123转运试验,测定罗丹明123在Caco-2细胞内的累积量变化,以考察野黄芩苷对P-gp活性的影响。结果:野黄芩苷对Caco-2细胞中P-gp蛋白表达具有诱导作用,孵育24 h后,野黄芩苷(25,50及100μmol·L-1)对P-gp蛋白的上调倍数分别为2.34,2.65,2.00;孵育48 h后,野黄芩苷上调P-gp蛋白表达2.70,4.66,3.13倍;孵育72 h后,野黄芩苷(25,50及100μmol·L-1)对P-gp蛋白的上调倍数分别为2.82,2.62,1.84。野黄芩苷上调Caco-2细胞中P-gp蛋白表达的同时增加P-gp外排泵活性,孵育24 h后,野黄芩苷(25,50及100μmol·L-1)降低胞内罗丹明123累积量至70.6%,66.6%,76.6%;孵育48 h后,胞内罗丹明123累积量降低至55.6%,37.5%,65.2%;孵育72 h后,胞内罗丹明123累积量降低至45.5%,53.9%,60.3%。结论:野黄芩苷诱导Caco-2细胞中P-gp的蛋白表达,并能增加P-gp外排泵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熊胆丸中栀子苷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ibarC18柱(150mm×4.6mm,5gm);流动相:A相为0.2%磷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B:15%(0~9min),15%-25%(9-0min),25%(10~17min);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分别为240nm(栀子苷),278nm(黄芩苷)。结果栀子苷、黄芩苷保留时间分别为4.5,15.6rain左右,进样质量分别在0.08~0.8,0.23~2.3μg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413.8X+20.75,r=0.9998(n=5);Y=2788.X+11.4,r=0.9999(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0%,103.6%,RSD分别为1.75%,2.01%。结论该法快速、准确,重复性、精密度良好,适用于测定熊胆丸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口服液中芍药苷和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洪  冯桂英 《中国药业》2010,19(23):32-33
目的建立测定双黄口服液中芍药苷和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35:65: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4nm。结果芍药苷和黄芩苷质量浓度均在25~2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4%和97.06%(n=6)。结论所用方法可同时测定双黄口服液中芍药苷和黄芩苷的含量,且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丁素在人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模型上的转运特征。方法利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白花前胡丁素的双向转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物的转运量,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考察时间和药物质量浓度对其转运的影响。结果白花前胡丁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双向转运量在120min内均随时间与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从肠腔侧(AP)向基底侧(BL)和从BL向AP的Papp介于2.0×10-6cm/s~5.0×10-6cm/s,Papp(BL-AP)/Papp(AP-BL)<1.5。结论白花前胡丁素为吸收较差的药物,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经肠道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3在Caco-2单细胞层模型上的吸收特征。方法:人参皂苷Rb3细胞样品经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以乙腈-1mmo·lL-1甲酸铵水溶液(34∶66)为流动相,以人参皂苷Rg2为内标,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负离子条件下以多重离子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检测离子:m/z1077.7→m/z783.4(人参皂苷Rb3),m/z783.6→m/z475.1(人参皂苷Rg2)。测定透过Caco-2单细胞层的人参皂苷Rb3浓度并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人参皂苷Rb3的线性范围为50~2000ng·mL-1,日间、日内精密度均小于15%。Papp从基顶侧(AP)到基底侧(BL)为3.22×10-6cm·s-1,从BL侧到AP侧为6.0×10-6cm·s-1,其P(BL-AP)/P(AP-BL)比值为1.86。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研究人参皂苷Rb3在Caco-2单细胞层模型上的吸收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左旋紫草素肠道及Caco-2细胞转运特征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翻转肠囊法和Caco-2细胞模型考察时间、浓度对左旋紫草素转运吸收特性的影响,应用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左旋紫草素转运吸收机制进行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左旋紫草素的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在Caco-2细胞模型,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左旋紫草素的累积转运量逐渐增加;加用维拉帕米后,使AP侧到BL侧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AP→BL)显著增加,而从BL侧到AP侧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BL→AP)显著降低。在翻转肠囊模型,100μmol·L-1左旋紫草素中加入维拉帕米后Papp显著增加。结论左旋紫草素的转运存在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2种形式,P糖蛋白参与主动转运过程;该药经肠道吸收中等,加入维拉帕米可能促进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胡桃醌经大鼠肠道及Caco-2细胞的转运特征。方法应用Caco-2细胞模型和翻转肠囊法考察转运时间、药物浓度对胡桃醌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桃醌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随着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胡桃醌累积通透量逐渐增加;胡桃醌浓度为100μmol L-1时,在Caco-2细胞模型表观渗透系数为1.4×10-7cm s-1;在翻转肠囊模型表观渗透系数2.0×10-7cm s-1。结论胡桃醌的转运符合被动扩散的性质,经肠道吸收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黄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黄颗粒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4nm.结果黄芩苷的进样量在0.03~0.15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9%,RSD为0.0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银黄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吴阳  郭伟英 《中国药房》2010,(36):3442-3444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羊肝丸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hromatrex C182(2605 0n mmm,×柱4.6温m为m25,5℃μm,进)色样谱量柱为,20流μ动L相。为结甲果醇:-黄1%芩三苷乙和胺盐(酸加小入檗磷碱酸检调p测H浓值度至3分.0别,3在8∶166.20)~,8流0.0速μ为g1..0m Lm-L1.(rmi=n0-.199,9检9测)波、1.长1为~9.9μg.m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16%和100.86%,RSD分别为0.31%、1.8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黄连羊肝丸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吴卓  郭伟英 《中国药房》2011,(4):373-375
目的:建立测定导赤丸中2种有效成分黄芩苷和大黄素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hroma-trex C18柱;测定黄芩苷的流动相为甲醇-水(加入磷酸调pH=3.5,43:57),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测定大黄素的流动相为甲醇-水(加入冰醋酸调pH=2.0,80:20),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结果:黄芩苷和大黄素的检测浓度分别在0.626~1.044mg·mL-1(r=0.9996)和5~25μg·mL-1(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18%(RSD=0.75%)和99.30%(RSD=1.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导赤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黄汤煎剂中黄苓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大鼠ig三黄汤煎剂后,在规定时间取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体内黄芩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max1)=(15±4.23)min, t_(max2)=(6.8±0.54)h,C_(max1)=(4.49±1.56)μg·mL~(-1),C_(max2)=(3.25±1.23)μg·mL~(-1),AUC(0-18)=(35.52±12.35)μg·h·mL~(-1),t_(1-2)=(5.12±0.23)h,CL=(3.86±0.91)L·h~(-1)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较高,可作为含黄芩苷中成药的血药浓度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U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李超  李启红  张荣强 《齐鲁药事》2010,29(8):459-461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参考已有文献方法对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转换并优化为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Shi m-pack XR-ODS C18柱(4.6 mm×150 mm,2.2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45∶55∶1);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74nm;柱温:45℃。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119~0.358μg(r=0.9992);平均回收率(n=6)为101.2%,RSD为1.8%;1个分析流程大约需要3 min。结论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加快了分析速度,提高了分析效率,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并且得到了更高的分析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杨昌永  赵冲  申理  谢珍国  毛棉  陈重华 《中国药房》2010,(23):2186-2188
目的:研究感咳双清胶囊中黄芩苷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1.8g感咳双清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口服1.8g感咳双清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z=(3.304±0.614)h;tmax=(8.0±0.0)h;Cmax=(2.214±0.363)mg·L-1,AUC(0~24)=(18.914±4.064)mg·h·L-1;AUC(0~∞)=(19.291±4.110)mg·h·L-1。其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黄芩苷在体内吸收和消除较慢,达tmax所需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