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所致)及肾脏内分泌性高血压(如肾素瘤所致),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由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疾病所引起的肾实质性高血压,占各种原因所致高血压的5%~10%,为继发性高血压的第一位病因。多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以及改善肾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近10余年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廷信  王平基 《新中医》2002,34(2):38-39
目的:探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保肾降压汤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8例口服卡托普利或硝苯地平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肾降压汤。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7.50%,对照组显效率为55.26%,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肾实质性高血压常常继发于肾脏疾病之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虽赶不上西欧国家49.2%的高发生率,也达到了14.6%。对于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治疗,国内外虽有不少方案,但疗效很不稳定,因为肾性高血压发病时“容量”与“肾素”两种升压因素一起存在,且互相馈调,使治疗甚为困难。笔者分析了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采取“综合平衡法”治疗肾性高血压66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根据美国医学会1992年10月“高血压联合委员会第5次报告”和199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学会联…  相似文献   

4.
自拟紫肾方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95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孔昭遐  周亚熙 《新中医》1998,30(4):14-17
应用自拟紫肾方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95例,中药治疗组57例,辨证分为肾虚风热型,脾肾两虚型,分别选用紫肾I号,紫肾Ⅱ号方,中药加激素组38例,在中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强的松,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痊傅50例,显效3例,好转4次,总有效率100%,中药加激素组痊愈30例,显效1例,好转6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4%,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中对57例作了3个月~6年余的随访,有9例在停药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芦珍  张春香 《河北中医》1998,20(5):265-266
为寻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疗法,对125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3个月,近期控制17例(13.6%),显效67例(53.6%),有效34例(27.2%),无效7例(5.6%),总有效率94.4%。中医辨证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慧杰 《四川中医》2004,22(7):46-47
观察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赵玉庸教授自拟“肾高方”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口服络汀新或硝苯地平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肾高方。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对照组总有效率7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肾宁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宁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菏泽市人民医院(274015)赵玉洁王永红仝爱华关键词肾宁汤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我科自1991年6月~1996年6月应用肾宁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56例,完全缓解率为73.3%,复发率明显降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  相似文献   

8.
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首要病因,约占高血压的5%,终末期肾衰高血压的发生率在95%以上。是加速肾功能损害进展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肾实质性高血压与肾脏病理类型有关,故结合肾脏病理来判断高血压的预后,指导降压治疗,更具积极意义。我们观察了49例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病,肾实质性高血压(RPH)是肾脏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一侧或双侧肾实质损害引起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发生率随着肾实质及肾功能的损害而增高,Danielsien报道:慢性肾炎高血压发生率为33.3~61%,发展到尿毒证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性高血压是指因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约占成人高血压的5%~10%,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常见,肾脏病患者80%~90%伴见高血压。任何一种肾实质性疾病均有引起高血压的可能,成人肾实质疾病,随着终末期肾衰(尿毒症)发展过程中,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在接受肾替代疗法前,几乎100%都患有高血压,高血压使罹患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的几率增加了6~10倍,也是促使肾功能恶化的最常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眩晕从肝、脾、肾论治3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从肝、脾、肾论治38例体会广东省番禺市人民医院(511400)徐素红自1990年10月至1994年4月,笔者对眩晕证按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从肝、脾、肾论治,处方用药,初见成效。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大部分为门诊病人,少数为住...  相似文献   

12.
遗尿病证脾肾同治浅识杨季国(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门诊部310009)关键词遗尿;脾肾;辨证论治遗尿,亦名尿床,为小儿时期常见多发病。笔者从1987年5月至1990年6月,运用脾肾同治方法治疗遗尿病证143例,痊愈76人,显效48人,有效率为86.7%。兹...  相似文献   

13.
温补心肾活血化瘀法治阳虚血瘀慢性心功能不全73例刘振宇(广东省增城市中医院增城511300)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血瘀,中医药疗法,温补心肾,活血化瘀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于1992年1月~1995年6月,随机分别运用温补心肾活血化瘀法和西医常规...  相似文献   

14.
肾实质性高血压之病因病机以肾虚、脾虚、脾肾两虚为本,以湿热瘀阻为标。湿热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作为致病因素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5.
1992年6月~1996年6月,我们采用中药组成的肾肿消合剂配合青霉素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2例均是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年龄6~13岁,病程1~6天,疾病诊断按国内统一标准〔1〕。将62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  相似文献   

16.
肾实质性高血压(renal parenchymal hypertension,RPH)是指肾脏疾病肾实质性损害引发的并发症之一,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已成为重要因素,控制血压是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的关键,因此临床上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治疗十分重视,虽然西医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断深入,也有很多降压药物,临床上常用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钙离子拮抗剂(CAC)等药物,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保护肾功能作用,但也有二定的副作用,有的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控制不定还很困难。中医药在这方面能够发挥其整体调节机制,且副作用少,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同时可保护肾功能,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拟愈肾汤为主,将慢性肾炎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显热壅滞瘀血内阻5型,随证加减结合辨病加减治疗该病54例,半年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2解35例,基本缓解11例,部分缓解6例。有效率96.3%,显效率85.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比单纯西药治疗更显著,且副作用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肖建珍  刘福衡 《中医杂志》1999,40(5):295-296
1996年12月至1998年8月对5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明显消化道症状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 胃十二指肠粘膜损害发生率为94%,按中医辨证50例患者可分为湿热中阻,痰浊阻胃,肝气犯胃,瘀阻胃络4型,经治疗30天,证候疗效和胃镜复查及肝功能复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4.0%,66.6%及82.0%。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衰竭,属蒙医哈崩病范畴。我们自1990年7月至1996年7月共收治84例,其中蒙药治疗组44例,西药治疗组40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衰竭诊断标准。两组均以6周为1疗程。结果表明,蒙药治疗组总有效率100%;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具有显著性疗效差别(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