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发性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病,在育龄妇女的发病率约为1%。然而只有不到50%的夫妇找到了明确的病因,且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也存在很多争议。现就复发性流产在病因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小结。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有遗传学异常、子宫畸形、抗磷脂综合征及凝血因子异常等。因此对复发性流产夫妇应行染色体检查,行X线造影术、宫腔镜或三维超声了解子宫形态,产监测抗磷脂抗体及凝血因子。针对不同病因予以产前遗传学诊断、宫腔镜手术、用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发性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病,在育龄妇女的发病率约为1%。然而只行不到50%的夫妇找到了明确的病因,且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也存在很多争议。现就复发性流产在病因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小结。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有遗传学异常、子宫畸形、抗磷脂综合征及凝血因子异常等。因此时复发性流产夫妇应行染色体检查,行X线造影术、宫腔镜或三维超声了解子宫形态,并监测抗磷脂抗体及凝血因子。针对不同病因予以产前遗传学诊断、宫腔镜手术、用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复发性流产(RSA)病因复杂多样,其中50%~60%与免疫因素相关~([1-2])。近年来将免疫因素引起的复发性流产分为自身免疫和同种免疫,其中自身免疫异常包括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抗核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同种免疫异常目前考虑与NK细胞亚群平衡失调、Th1/Th2平衡失调、保护性抗体和/或封闭抗体异常等密切相关~([3])。其治疗以抗凝治疗为主,后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流产和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宫腔镜在复发性流产和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A组)以及257例异常子宫出血者(B组)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其宫腔情况,对宫腔异常者,在宫腔镜下进行矫治,追踪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A组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镜检查正常宫腔80例(40.40%),异常宫腔118例(59.60%),其中主要病变类型包括子宫纵隔48例,宫腔粘连32例等;B组257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正常宫腔62例(24.12%),异常宫腔195例(75.88%),其中主要病变类型包括子宫内膜肥厚49例,子宫内膜炎46例,子宫内膜息肉4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2例。两组患者宫腔镜下的宫腔病变类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病人共随访到104例,其中正常宫腔17例,足月分娩4例(23.53%);异常宫腔87例,行矫正手术后,足月妊娠分娩45例(51.72%),足月分娩率明显提高。结论:宫腔镜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诊断宫腔病变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复发性流产和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对宫腔异常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宫腔镜下进行矫治后,可以明显提高足月分娩率。  相似文献   

5.
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RSA研究领域免疫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导致RSA的免疫学病因,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RSA患者妊娠成功率、改善母婴结局意义重大。应用PubMed和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复发性流产"和"免疫因素"等为关键词,检索2010-01-01-2018-12-31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358篇,中文文献45篇。纳入标准:(1)复发性流产基本资料介绍。(2)免疫性复发性流产分型。(3)免疫因素复发性流产不同病理变化。根据纳入的标准,最后纳入34篇高度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综述。结果表明,免疫性流产可分为2种。自身免疫型包括组织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如抗磷脂抗体、狼疮凝血因子、抗核抗体、抗DNA抗体等)和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如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同种免疫型包括固有免疫紊乱(如自然杀伤细胞及补体系统异常等)和获得性免疫紊乱(封闭抗体缺乏、辅助性T淋巴细胞异常等)。深入研究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可以加深对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的认识,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泸州地区反复不良妊娠夫妇相关病因.[方法]对625例不良妊娠夫妇进行解剖学、内分泌功能、细胞遗传学、TORCH-IgM、血型及血清血型免疫抗体滴度等检测.[结果]625对夫妇中女性子宫解剖异常54例(8.64%),男性生殖系统及精液异常23例(3.68%);内分泌异常45例(7.2%);染色体异常率为46例(7.36%),其中以平衡易位最常见;感染因素流产组中女性TORCH-IgM总阳性率28.96%(181/625),流产组阳性率与健康孕妇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7对血型不合夫妇共流产239次,人均流产2.46次.[结论]解剖结构异常、染色体畸变、内分泌异常,TORCH感染、ABO、Rh血型不合等与反复不良妊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血液高凝状态或称血栓前状态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变化.当血栓发生于子宫内膜时会引起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复发性流产.抗磷脂抗体、遗传因素、代谢紊乱均会引起子宫内膜血栓的形成,进而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使得胎盘灌注不良,最终导致流产.因此,除了常规检查外,对免疫学、遗传学和内分泌病因的彻底评估将决定孕妇的妊娠结局.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复发性早期流产的病因,探讨预防性治疗在预防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染色体分析、B超、内分泌检查及免疫学等方法对90例复发性早期流产的病人进行系统筛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治疗。结果:90例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夫妻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均正常;63例患者有不同类型的内分泌异常,占70.0%;30例夫妇出现免疫学异常,占33.3%;9例患者出现不同类型的生殖道疾患,占10.0%;20例患者存在生殖道感染,占22.2%;13例患者丈夫精液异常,占14.4%;9例患者原因不明,占10.0%。经过预防性治疗,90例中63例正常分娩,6例中期妊娠,成功率为77.8%。结论:复发性早期流产病因是多因素混杂存在的,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可能是导致复发性早期流产的主要因素,针对病因进行预防性治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育龄妇女不孕、复发性流产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5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检查的342例不孕症患者和17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统计其宫腔镜检查结果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520例患者宫腔镜检查均顺利进行,其中328例患者(63.08%)宫腔镜检查无异常,192例患者(36.92%)检查存在宫腔病变。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及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异常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原发性不孕组(P<0.05);原发性不孕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显著高于继发性不孕和复发性流产患者(P<0.05);继发性不孕和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粘连发病率显著高于原发性不孕组(P<0.05)。术后434例患者随访成功,最长随访时间28个月,最短随访时间15个月。不孕症组共有103例患者受孕,随访妊娠率为37.32%,复发性流产组患者有56例患者受孕,随访妊娠率为35.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组行宫腔镜手术处理的患者与正常宫腔患者的妊娠结局,原发性不孕组宫腔正常与宫腔异常组活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育龄妇女不孕、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发现宫腔内病变,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改善患者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孕症与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病变性质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为宫腔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6例不孕症患者为不孕组,其中92例原发性不孕患者为不孕A组,114例继发性不孕患者为不孕B组;选取10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流产组。分析所纳入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比较不孕组和流产组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宫腔镜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不孕症与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镜检查异常率为32.48%,其中宫颈粘连发生率最高为12.42%,随后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9.55%、子宫畸形5.41%。不孕A组宫腔镜检查的异常表现以子宫内膜息肉19.57%为主,不孕B组以宫腔粘连7.89%和子宫内膜息肉7.02%为主,流产组以宫腔粘连25.93%为主。不孕B组宫腔镜检查正常率77.19%显著高于流产组的56.48%,流产组宫腔粘连的发生率25.93%显著高于不孕A组的2.17%和不孕B组的7.89%,不孕A组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19.57%显著高于不孕B组的7.02%和流产组3.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有助于明确不孕症、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内的病变情况,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病因的分布特征及不同流产因素与流产次数、流产孕周间的关系,为临床全面筛查、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确诊为复发性流产的患者206例,详细询问病史、夫妇双方家族史、生活习惯、用药及毒物接触史,同时行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内分泌激素、生殖道病原微生物、自身抗体等检测,女方行妇科及B超检查,男方行精液常规检查。统计分析复发性流产病因的分布情况;同时比较各流产因素与流产次数、流产孕周之间的关系。结果 206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异常5例,占2.43%;生殖器解剖异常34例,占16.50%;病原微生物感染6例,占2.91%;内分泌紊乱31例,占15.05%;自身免疫因素22例,占10.68%;不明原因108例,占52.43%。流产次数≥3次组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流产次数2次组,早期流产组内分泌因素阳性率高于晚期流产组。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病因复杂多样,不明原因占大多数,系统、全面的病因筛查及有针对性的治疗是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及B超在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因素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281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宫腔镜检查明确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宫腔因素,并与分泌期所行B超检查对比,评估实施宫腔镜手术和B超诊断的价值。结果经宫腔镜检查确诊导致复发性流产包括正常宫腔135例,子宫内膜息肉26例,宫腔粘连55例,鞍状子宫34例,子宫内膜炎16例,子宫畸形9例,宫腔偏小6例。与B超对比,子宫内膜的厚度在评价各宫腔异常的患者中一致性较好,各组妊娠结局与诊断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及治疗。超声由于其无创伤且可反复操作,在宫腔粘连的诊断中占有优势,可优先选择。即使是正常宫腔患者,仍有可能再次流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30对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60例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中,染色体异常26例,异常率为10.00%,其中染色体平衡易位4例,占15.40%;罗伯逊易位2例,占7.7%;倒位7例,占26.90%;多态性变异12例,占46.20%。男方染色体异常18例,女方异常8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类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性流产和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生殖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住院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285例复发性流产或者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孕产史分为复发性流产组(161例)和不孕症组(124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和生殖预后。结果所有检查均安全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共发现子宫畸形12例(4.2%),子宫内膜异常86例(30.2%),输卵管异常79例(27.7%)。术后随访生殖预后,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22~34个月),失访19例,失访率6.7%。另有11例(3.8%)术后因个人原因暂时无生育要求。妊娠率71.8%(183/255),流产率18%(46/255),活产率53.7%(137/255)。与术前相比,整体的自然流产率(85.2%vs.25.1%),活产率(7.4%vs. 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率无改善,但自然流产率(92.7%vs.32.4%)和活产率(4.8%vs. 6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孕症患者妊娠率(57.2%vs. 67.3%)、自然流产率(48.6%vs. 13.9%)和活产率(19.8%vs. 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宫腔病变以及输卵管通畅程度安全、有效,有助于明确复发性流产和不孕症患者的病因,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因素及抗免疫治疗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与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精子抗体(AS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12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观察组)的ACA及ASA-Ig,选择155例不孕症妇女和35例无流产史且已分娩活胎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强的松、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所致的凝血功能异常。结果:观察组ACA阳性检出率与不孕症和正常妇女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SA-I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0.05),不孕症组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ACA经过治疗后的继续妊娠率是76.1%。结论:复发性流产与ACA和ASA关系密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RSA的重要原因之一;阿司匹林治疗ACA导致的复发性流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良孕产夫妇异常染色体分布类型及其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对516对不良孕产夫妇外周血及其中64例流产物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516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异常28例(2.71%),均为结构畸变,其中相互易位23例,罗伯逊易位5例;染色体异态97例(9.40%)。64例流产物中发现染色体异常35例(54.7%)。结论:不良孕产夫妇染色体异常主要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的结构畸变,同时染色体异态在不良孕产史夫妇中发生率较高,亦应引起重视;细胞遗传学分析在不良孕产夫妇病因诊断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及手术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310例因不明因素、可疑宫腔因素及复发流产的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的资料,分析不孕因素,并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子宫黏膜下肌瘤剔除术、子宫纵隔切开术、宫腔粘连分离术及术后相应的药物治疗后3个月~1年后随访观察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310例不孕症妇女包括92例原发不孕、154例继发不孕和64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镜检查最常见的病因是124例子宫内膜息肉,92例子宫不全纵隔,50例宫腔粘连。采取相应治疗后,术后妊娠率达60.1%,活产率达90.3%。结论宫腔镜检查是一个安全、有效地评估不孕妇女宫腔情况、分析不孕因素的工具,采取相应宫腔镜手术及治疗后生育情况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目前血栓前状态和免疫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筛查试验确定妊娠妇女处于免疫异常或血栓前状态时,如何进行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和自身抗体、补体系统异常时可以用泼尼松、环孢素、免疫球蛋白及脂肪乳;当狼疮抗体筛查试验异常,抗SSA、抗SSB、抗dsDNA异常时可以使用泼尼松、羟氯喹及免疫球蛋白;当封闭抗体阴性时一般使用环孢素和免疫球蛋白;当凝血指标异常、抗磷脂抗体阳性时可以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目前这些药物的应用不在说明书适用范围,属于超说明书应用。但是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有复发性流产史的育龄期女性可以从这些药物中获益。为了分析这些药物在免疫-凝血相关性复发性流产治疗方面的利弊,参考国内外文献,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目前血栓前状态和免疫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筛查试验确定妊娠妇女处于免疫异常或血栓前状态时,如何进行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和自身抗体、补体系统异常时可以用泼尼松、环孢素、免疫球蛋白及脂肪乳;当狼疮抗体筛查试验异常,抗SSA、抗SSB、抗ds DNA异常时可以使用泼尼松、羟氯喹及免疫球蛋白;当封闭抗体阴性时一般使用环孢素和免疫球蛋白;当凝血指标异常、抗磷脂抗体阳性时可以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目前这些药物的应用不在说明书适用范围,属于超说明书应用。但是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证明有复发性流产史的育龄期女性可以从这些药物中获益。为了分析这些药物在免疫-凝血相关性复发性流产治疗方面的利弊,参考国内外文献,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抗磷脂抗体的存在为特征,同时伴发动、静脉血栓和/或复发性自然流产.近年来研究表明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导致复发性自然流产与体内炎症反应紊乱有关,其致病机制与β2糖蛋白1、补体及组织因子关系密切.鉴于这种疾病反复血栓栓塞发作,抗血栓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 ,但是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在免疫因素所致的胎儿损伤中,补体作用处于中心地位,补体抑制治疗有望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所致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更安全、更合理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