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将我国22个基本药物省级增补目录与WHO2011版基本药物示范目录进行对比分析,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级增补目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WHO官网公开的WHO1977_2011基本药物示范目录汇总表录入增补药品,进行矩阵表分析。结果:各地增补目录遴选标准主要涉及治疗疾病、遴选范围及药品附加条件等。22个基本药物省级增补目录共新增品种591种,其中87种被WHO示范目录收录,未被示范目录收录药品中部分为WHO删除品种;另对66种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增加了新剂型;有57种药品被50%以上的省级增补目录共同收录。结论与建议:省级增补目录遴选品种数量与WHO目录存在差异可以作为目录调整循证依据,增补目录遴选标准有待完善,目录遴选应向循证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基层版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第16版的异同,为我国日后的调整、遴选目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分析已从历年的WHO目录中删掉、但仍存在于我国目录上的药物,判断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剔除这些药物的必要性。结果:被历年的WHO目录删除但仍在我国目录中的药物共15种,存在安全性隐患的药物应首先考虑删除。已被替代、用量少的药物也考虑删除。结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应当充分利用WHO目录,规范遴选原则和程序、进一步精简完善我国目录。  相似文献   

3.
文章比较分析20个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药物目录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西药品种,对东、中、西部药物目录品种数进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20个省共同遴选的药品仅74种,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依从性平均为63.67%,平均有53.31%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西药被20个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药物目录遴选,东、中、西部西药品种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应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为主遴选,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物目录.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对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程序进行分析,为我国基本药物遴选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比较分析华东六省一市基本药物增补目录,发现遴选频数较高的药品,探求各地药物增补规律,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各省(市、区)科学制定省级增补目录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各地基本药物增补情况差异较大,增补数量与当地人均GDP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增补药品以心血管药物、抗微生物药居多;儿童药品增补较少;各地增补药品重合数量较多。建议将重合性较高的药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适当增加儿童药品;科学调整省级增补目录,使省级增补目录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互补。  相似文献   

6.
对2023年版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第23版)与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第9版)进行分析,首先梳理目录调整的工作流程与递交申请所需的材料;接着归纳新版目录的调整依据和特点,目录内的药物数量创历史新高、广泛纳入创新药、审慎遴选儿童药、重视临床获益证据与公共卫生可负担性。建议参考WHO经验,结合国情尽快对我国基本药物目录进行更新,注意基药目录与医保目录的区别与联系,做好目录衔接,满足基本用药需求,确保药品可及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和《WHD基本药物示范目录》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制定儿童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启示。方法:采用文献法搜集《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和(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方面的相关资料,分析两目录的共同点和差异。结果:《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和《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的共同点有:目录组成和纳入条件一致,目录内采用的标识情况基本一致,对剂型的说明一致,药物剂型的排列规则一致;不同点有:发展历史不同,针对人群不同,包含的药品种类不同,《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中增加了一些特定标示和一些限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8.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2009版基本药物目录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及相关国家的基本药物目录(EML)的比较分析,并以我国疾病负担为依据,对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合理性加以探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我国基本药物遴选标准的优化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梳理与对比WHO与部分国家的基本药物遴选与调整标准。结果:肯尼亚、巴西、印度和泰国在形成基本药物遴选标准的思路上存在一定差异,所形成的标准在操作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等方面各具优劣,其参考WHO和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标准示例解释、使用循证遴选框架、开发标准与方法一体化工具等做法对我国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结论:建议我国完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标准,实现以疾病谱为导向的遴选;基于国情对示范标准进行细化和发展,适当增加相关示例;将遴选标准与决策方法、工具相结合,提高遴选的客观性、科学性;形成多维度、基于临床应用的基本药物目录退出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文章通过分析16个省级基本药物增补目录的药品收录情况,旨在为各省(区、市)合理制定省级增补目录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总结省级增补目录在药品收录方面的特点与差异。结果:不同地区收录的药品数量和种类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增补的药品种类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少;各地增补药品目录以收录心血管系统用药、激素和内分泌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和血液系统用药等慢性病治疗药物为主;由于疾病谱和用药习惯不同,各地增补目录的药品重合性不高。结论:制定省级基本药物增补目录可缓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够用"的问题,但应适当控制省级基本药物的增补数量;对于重合性较高的省级基本药物可考虑收录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省级基本药物增补目录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国家常用低价药清单基本情况及其在天津市的使用情况,为后续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低价药清单"、按照是否独家品种、治疗领域等分类原则,对常用低价药清单进行分析。利用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分析2008—2011年天津市低价药品使用情况。结果:低价药清单涵盖了西药19个治疗类别、中成药8个治疗类别。以通用名计,低价药清单与基本药物目录重合度为54.1%,全部来源于医保目录。低价药清单中独家品种41个,独家品种剂型149个。2008—2011年天津市低价西药费用占西药总费用平均比例为4.7%,低价中成药费用占中成药总费用比例为11.0%,并且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低价药清单中基本药物、独家品种剂型费用占比逐年增加,独家品种费用占比逐年下降。结论:低价药清单中独家品种和独家品种剂型较多,应密切关注这些品种的价格变化趋势。天津市三级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低价药费用占比较低。建议:应尽快落实医疗机构常用短缺低价药品报告制度,推进医保总额预算制度,促进低价药品的使用,并不断提高零售药店销售低价药品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3个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样本城区或县开展机构调查、知情人访谈等,对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机构基本药品配备使用等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国家基本药物已落实到试点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但其配备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目录设置与临床用药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仍需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各地制定调整基本药物增补目录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全国18个省份官方公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增补目录及相关文件;采用EXCEL和SPSS13.0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结果:各地在目录制定层级、目录分级、目录结构、目录来源及各类别药物具体纳入情况等差异很大。建议:以省为单位统一制定目录,并按医疗机构级别进行分级;进一步规范目录的内容书写和表达,并注明来源于医保甲类或乙类目录;将相似性较高的药品纳入基本药物增补目录的核心目录品种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用标准化法制定地区基本药物目录的步骤,探索标准化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样本地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进货单数据,借助Stata10.0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用标准化方法进行计算和整理。结果:样本省基本药物目录共收录药品404种,其中化学药品227种,中成药177种,这些药品占乡村两级进货单药品种类的比例为91.5%。结论:标准化法虽有一定的不足,但是能够弥补我国现行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的缺陷,更能体现地区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基本药物目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对上海市基本药物目录进行初步探索性研究,为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的,与国家目录内相同通用名和剂型的药品,以购进口径的全年基本药物总金额在28亿元左右。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都很低,总体上只有15%左右,一级医疗机构不到25%。基本药物种类比例也呈现了与购进金额比例同样的规律,二、三级医疗机构均低于一级医疗机构。按中西药分型发现,基本药物中西药品规比例(25.29%)高于中药(14.34%)。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专利药品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在提高居民用药层次、保证药品可及性方面的积极意义以及该做法在支付能力和专利时效性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建议在政府财政和医保基金的可承受范围内,通过价格谈判机制和基本药物目录的动态调节机制来降低专利药品价格,并使专利药品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变为常态,成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动态管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