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 《中外健康文摘》2013,(11):172-173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迟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合理应用抗菌素,伤口换药,病灶清除,冲洗以及取内固定物,术中冲洗和术后灌洗引流等措施.结果12例迟发感染者经经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和积极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所有病例切口和窦道均甲级愈合.全部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无炎症和感染复发.结论金属蚀损和低毒性细菌感染可能是金属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内固定物取出和辅助应用抗生素是治疗迟发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行保留内固定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3例骨科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行保留内固定下清创、持续冲洗引流及抗感染等治疗。结果:10例感染得到控制、创面愈合,内固定得以保留;随访24个月~36个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后感染无复发。3例感染未得到控制,取出内固定。结论:通过清创、持续冲洗引流及抗感染保留内固定物治疗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疗效较好,多可避免2期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3.
股骨骨折术后隐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2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12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灌洗引流,其中9例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应用抗生素2~3周。结果经10~48个月,平均23.5个月随访。骨折完全愈合10例,部分愈合1例,不愈合1例。1例出现窦道,2例感染复发。结论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常存在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或愈合不良,需要手术治疗。感染轻者病灶清除后可保留内固定物。感染重或内固定物松动者行病灶清除同时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X线表现是诊断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重要依据。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了解感染范围,确定治疗方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析11例不同部位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原因,并采取内固定物取出、清除积液和包裹膜、术中冲洗和术后灌洗引流及应用抗生素等处理措施。结果 :感染治愈,窦道愈合。随访6-24个月无感染和炎症复发。认为金属蚀损和低毒性细菌感染可能是金属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内固定物取出和辅助应用抗生素是治疗迟发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2年~2006年我科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典型感染患者8例,细菌学检查明确感染原因。通过病灶清除、取出内固定物,应用敏感抗生素等综合治疗。结果细菌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出院,经随访,感染无复发,所有患者均可正常行走。结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症状不典型,需要选用敏感抗生素在内的综合治疗,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本组52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 52例术后感染病例,经局部及全身综合治疗,12例取出内固定物,余40例保留内固定物骨折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一种既能治疗感染又不耽误骨折愈合的治疗内固定感染的手段。方法:对28例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治疗,在保留原有内固定的情况下,进行局部冲洗、引流、使用敏感抗生素。结果:28例感染全部得到控制,其中24例骨折Ⅰ期愈合,4例延期再手术支架固定骨折愈合。结论:内固定感染的治疗关键在局部冲洗、引流和敏感抗生素的应用,原内固定物的保留并不影响骨折的愈合。在某些病例中观察到,轻微的感染有加快骨折愈合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保留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骨折术后感染的患者采用保留内固定的同时进行不同的治疗。其中中药熏洗14例,闭合置管冲洗10例,感染病灶清除术4例。结果创面及骨折Ⅰ期愈合26例;创面延迟愈合,骨折愈合后遗留骨缺损,Ⅱ期植骨后骨折愈合2例。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保留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创伤小,费用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保留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骨折术后感染的患者采用保留内固定的同时进行不同的治疗。其中中药熏洗14例,闭合置管冲洗10例,感染病灶清除术4例。结果创面及骨折Ⅰ期愈合26例;创面延迟愈合,骨折愈合后遗留骨缺损,Ⅱ期植骨后骨折愈合2例。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保留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创伤小,费用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骨折内固定术后一旦发生深部感染,处理颇为棘手。内固定物不取出伤口难以愈合,过早取出会使骨折缺乏可靠的固定,会影响到骨折愈合和感染的控制。我院2004年9月~2009年6月,采取保留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1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骨折铜板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39病例均进行清创或内固定物取出,术后所有患者进行伤口局部持续冲洗或负压吸引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使用抗生素.结果:39例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例,23例取出内固定物,余16例保留内固定物,经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和伤口顺利愈合.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铜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病灶清除术及术后持续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32例。结果 经1.5-3年随访,31例感染未再复发,26例在半年内骨折愈合,无一例出现骨折短缩、成角等畸形愈合和严重关节僵硬并发症。结论 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方法结合本院近5年出现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37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将其内固定完全拆除,并采用外固定架,13例继续保留内固定物。33例痊愈,3例好转,1例未愈。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法来进行处理,则可取长补短,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长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常见X线伴随征象,提高骨折不愈合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23例四肢长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的X线资料,分析骨折断端以外部位的x线表现及与骨折不愈合的关系.结果 23例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中,9例钢板、10例髓内钉内固定,4例其它固定方式,其中,12例内固定钢板、髓内钉或螺丝断裂,5例内固定物变形,14例内固定物松动,6例内固定物无异常x线表现.结论 内固定物断裂、变形、松动是长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常见的x线伴随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和体会.方法 2000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锁骨骨折患者共95例,其中中段骨折为78例,外侧段骨折17例.急诊手术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15例,克氏针内固定加钢丝内固定术18例,钢丝单纯内固定术9例,钢板内固定术25例,克氏针内固定加羊肠线内固定术28例.结果 对有粉碎骨折及斜形骨折选择克氏针内固定加羊肠线内固定术,方法 简单,创伤小,治疗效果满意,骨折愈合后取小口可拆除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长骨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的内固定及不同程度感染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长骨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18例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出现的感染性骨不连,选择相应治疗方法。结果:18例患者均取出内固定,经彻底清创,选用合适抗生素,I期或II期植骨内固定,骨折愈合17例(95.8%),未能愈合1例。结论:对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需当机立断实施手术,控制感染选择时机植骨内固定,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并就不同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前臂骨折内固定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与骨折不愈合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关系。对不同情况造成的骨折不愈合给以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26例44处骨折中9处骨折后局部血液循环受阻,18例肢体活动过早,29处钢板内固定(桡骨18处,尺骨11处)均有力线不正、固定物过短和螺丝钉松动等现象,15处穿针固定(桡骨5处、尺骨10处)存在力线偏差,骨折断端旋转活动。所有病例第二次手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主要原因是骨折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手术操作不细致、没有结合必要的外固定而术后肢体活动过早。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重新有效固定和植骨是处理前臂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伴骨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10月到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伴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总结出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伴骨缺损的护理体会。结果:25例患者均得到满意的回访,其中有3例患者针道感染,固定针出现了松动,后来进行了及时的内固定处理;其他患者均有好转,骨折愈合后将外固定支架去除。结论:对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感染要及时清洗,有效进行外固定支架的护理,这样才可以控制感染,使创面能够及时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同是微创的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内、外、后三踝骨折,内、外踝双骨折,内、后踝骨折或者单纯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她)们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常规空心螺钉组和无头加压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后的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差异无显著性,但无头加压螺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固定牢固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空心螺钉组,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优76例,良29例,一般9例.结论:虽然同是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但是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具有固定更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无内固定物外露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与诊治对策。方法:对21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急性感染4例,迟发性感染17例),按感染发生的时间不同,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然后对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伤口均甲级愈合,未再出现红肿、渗出、窦道及其他不适。21例平均随访2~3年,疗效优良率为90.5%。结论:病灶切开引流、病灶清创缝合、病灶灌洗引流术、内固定取出术辅以敏感的抗生素静脉输入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急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