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4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住院治疗的545例手足口病病例,就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临床转归进行分析,其中合并脑炎病例485例。结果:早期给予脱水、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除2例死亡,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住院治疗的362例HFMD病例,其中合并脑炎病例9例,就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给予脱水、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所有患儿均达到临床治愈,未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结论重症HFMD合并脑炎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苏州地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并分析讨论.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共90例的发病年龄、季节、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病例早期予脱水,糖皮质激素,人血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免疫调节剂和中成药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表现隐匿,早期发现并治疗预后良好,另外不排除苏州地区EV71病毒株亚型与其它重疫区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钟卫东  陈海生 《吉林医学》2013,34(3):500-501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为早期发现重症患者提供线索。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68例HFMD病例,其中合并脑炎病例89例,就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给予脱水、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大部分患儿均达到临床治愈,未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结论:重症HFMD合并脑炎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小儿手足口病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7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经治病例无合并其他症状者43例(58.1%),合并呼吸道或(和)消化道症状者15例(20.3%),合并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心肌炎等重症倾向者16例(21.6%)。对轻症病例行抗病毒和对症治疗;对重症倾向病例在抗病毒、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痊愈71例,好转3例,无l例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诊断治疗,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时采取对策,预后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王玉华  赵洪海  张莉梅  卜凡叶  李爱菊 《中外医疗》2011,30(14):28+30-28,3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57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57例患儿均有典型皮疹、发热,并发脑干脑炎27例,其中3例又并发心力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衰竭等。柯萨奇病毒感染14例,其中合并埃可病毒7例,EV71型感染6例。结论 HFMD重症病例易并发脑干脑炎、脑炎、肌损害等,特别是病情发展快的EV71型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合并神经损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和早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8例合并神经损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对存活的42例患儿进行随访。结果:58例患儿中,脑干脑炎42例(72.4%);急性弛缓性麻痹13例(22.4%),其中脑脊髓炎8例,类脊髓灰质炎综合征5例;脑炎3例(5.2%)。随访到的42例患儿中,康复30例,有后遗症12例(28.6%);肺出血、腱反射减弱和肌力0级是影响神经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以脑干脑炎和急性弛缓性麻痹为主,其后遗症的发生率高;合并肺出血、腱反射减弱和肌力0级的患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刘睿骞 《当代医学》2014,(20):92-9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6月1日~2012年9月30日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者230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治疗总成功率为97.83%。3例(1.30%)肺出血患儿转入上级院后,临床治疗无效死亡;2例(0.87%)患儿入院后突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抢救无效。结论对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者早期发现并及时行有效治疗,有助于增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减轻患儿机体神经系统的损伤,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病例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36例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临床特点,除了手足、口腔、肛周有疱疹、斑丘疹外,伴有发热、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及呼吸循环系统的改变。应采取积极治疗护理措施。结论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应密切观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断疾病的发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的MRI表现。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48例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中MRI阳性者7例,阴性者41例。MRI显示阳性病灶均局限于延脑与脑桥交界处,无占位效应,无明显边界。信号特点为T_1WI略低信号、水抑制及T_2WI略高信号,其中3例患儿病灶分布呈非对称性斑片状,4例呈基本对称性斑片状,上颈髓、脑其他部位均无明确病灶。治疗2个月后MRI阳性患儿复查可见延脑、脑桥交界位置病灶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边界较为清晰,T_1WI表现为略低或低信号,水抑制及T_2WI表现为略高信号。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MRI表现与临床症状有关,MRI可准确显示患儿脑干脑炎脑部受损及病变变化情况,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预后的结果将15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预后好组(A组)和预后差组(B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组病程进展速度较A组快、意识障碍程度即Glasgow评分较A组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发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较A组长,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者比例较A组高,脑干颅神经损害比例较A组高,脑电图重度异常、MRI异常的比例均高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应引起足够重视,进行积极有序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高发年龄50~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8例(66.67%),发病时血压升高33例(78.57%);在脑干出血及中桥脑出血最多见(76.19%);出血量〈2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治愈率100%);出血量在2—5ml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22.22%),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的预后差,病死率高(77.78%);出血量〉10ml病死率极高(100%)。结论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CT是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安全、可靠诊断方法;早期行气管切开及亚低温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及降低死残率;严格控制血压是预防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重要措施。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脑干功能受损程度及全身器官功能状态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锐  肖林  郭平 《西部医学》2010,22(6):1061-1062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EEG)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74例患儿的脑电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4例患儿中EEG异常62例(83.8%),其中轻度异常38例(61.3%),中度异常16例(25.8%),重度异常8例(12.9%)。结论脑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烈 《中外医疗》2014,(20):185-186
目的探讨脑干脑炎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处理方法。方法选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进入到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干脑炎患者50例,对这50例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且进行临床分析,总结脑干脑炎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处理方法。结果通过对脑干脑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均能看到脑部明显病灶,并且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腰椎穿刺检查,能够发现患者脑部异常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痊愈15例,占临床总人数的30.%。好转34例,占临床总人数的68.0%,无效1例,占临床总人数的2.0%,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脑炎的病因未明,推测是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损伤所致,及时采取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薛丽丽  吴伟  王丽红 《医学综述》2009,15(13):2061-2062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散发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散发病毒性脑炎的异常EEG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EEG检查正常范围脑电图9例(20.5%),异常脑电图35例,阳性率为79.5%,轻度异常14例(31.8%);中度异常15例(34.1%);重度异常6例(16.2%)。治愈率86.3%(38例),病死率13.6%(6例)。结论EEG检查阳性率高,且经济方便,对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疗效和估计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首选实验室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8月~2008年12月6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与对照组为同期入住非脑炎其他疾病抽搐患儿22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2天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CK、CK-MB,并进行分析。结果在研究中发现cTnI对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伤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比CK-MB及CK更具有特异性,是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心肌损伤与脑损伤密切相关,即脑损伤越重,心肌损伤也越重,外周血cTnI的检测能早期诊断心肌损伤,从而可以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韦益 《河北医学》2013,19(3):393-395
目的:观察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能够识别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的一些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0例,通过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措施等不同方面的分析与研究,预测病情进展。结果:45例患儿的年龄在3岁以下,辅助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增高的有46例;血糖增高的有40例;脑脊液异常的有43例。持续高热、呼吸心率增快、食欲不振、神经系统受累发生率为70%(35/50),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明显增多、模糊的发生率为68%(34/50)。重症手足口病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神经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结论: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的观察,及时发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的临床特征,对于病情轻重、发展与预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够明显降低危重率以及死亡率,是成功治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intensive acute organic 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I AOPP)患者早期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及不同处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6月分别收治的I AOPP患者86例及103例,前者为A组,后者为B组。对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以及是否伴有休克、脑水肿、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等因素进行比较。同时也分析不同临床处理方式对I AOPP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A组(n=86)和B组(n=103)中分别有21例和32例I AOPP早期并发MODS,MODS组和无MODS组二组比较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休克、脑水肿、呼吸衰竭、肺部感染、低氧血症高于无MODS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由于采用了综合性救治技术(如床边血滤、机械通气)以及早期反复洗胃,其病死率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 AOPP患者早期并发MODS与休克、休克纠正是否及时、呼吸衰竭、肺部感染、低氧血症、脑水肿以及临床处理方式有关,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大大降低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重症病例病情的评估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被推荐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的脑功能,而脑电图被认为是预测脑损伤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三者联合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VE)预后评估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PCIS联合GCS评分及视频脑电图(VEEG)对小儿SVE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玉林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病房2013年1月-2018年10月诊治的小儿SVE 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评级4~5级〕和预后不良组(76例,CGOS评级1~3级)。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脑脊液检查及PCIS、GCS评分、VEEG,分析影响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比较3项独立指标与联合指标(3项指标联合)对小儿SVE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痊愈18例,19例有轻度后遗症;预后不良组5例死亡,25例留有严重后遗症,46例有中度后遗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S≤80分及VEEG中度异常、重度异常是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OR=12.626、512.020、160.712),GCS评分>8分是其保护因素(OR=0.042)(P<0.05)。PCIS、GCS评分、VEEG及联合指标评估小儿SVE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615、0.705、0.888,联合指标评估小儿SVE预后的AUC大于PCIS、GCS评分、VEEG(Z=2.834、5.043、3.484,P<0.05);PCIS评估小儿SVE预后的AUC大于GCS评分(Z=3.248,P=0.001)。结论 PCIS≤80分及VEEG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等因素为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GCS评分>8分为小儿SVE预后的保护性因素。联合评估法对疾病预后预测的准确度相对PCIS、GCS评分、VEEG的独立评估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EV71型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急性期MR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EV71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其伴CNS并发症的6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所有患儿均行头颅和/或脊髓MRI平扫及增强。结果 11例临床诊断脑膜炎者MRI均阴性;10例临床诊断为脑炎者仅1例MRI阳性,主要表现为右顶叶皮质下长T1长T2信号,伴轻度强化。41例脑干脑炎有30例MRI阳性,主要为脑桥延髓交界处长T1长T2信号;11例轻-中度强化,其中5例平扫阴性。17例脊髓炎者11例MRI阳性,9例为脊髓中央灰质长T1长T2信号、未见明显强化,(颈、胸和腰分别为4、3、2例),另2例表现为颈髓横贯性脊髓炎,均同时合并脑干。结论 EV71型手足口病CNS并发症MRI检查阳性主要是脑干脑炎,表现为稍长T1和稍长T2信号,增强MRI可发现平扫为阴性病灶,脑干脑炎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合并颈髓横贯性脊髓炎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