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不孕症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方法:用QPCR技术对60例不孕症患者(不孕组)及78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行宫颈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检测。结果:不孕组宫颈分泌物CT DNA、UU DNA及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PCR对不孕症患者宫颈CT DNA、UU DNA的检测特意性强、快速、灵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2例女性不孕者(不孕组)和102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不孕组UU的阳性率为41。18%(42/102),CT阳性率为31.37%(32/102),UU+CT阳性率为16.67%(17/102),对照组UU阳性率为11.76%(12/102),CT阳性率为8.82%(9/102),UU+CT阳性率为0.98%(1/102)。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罗云  蒋锦程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1030-1031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不孕妇女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比较荧光定量PCR法与UU培养或金标法检测CT的敏感性。方法219例不孕妇女患者取宫颈分泌物,用荧光定量PER法检测219例分泌物标本UU的DNA,同时对196例标本进行CT的DNA检测。另选68例正常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同时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进行UU培养以及金标法检测C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检出UU阳性率39.7%(87/219),CT阳性率44.9%(88/196),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培养法检出UU阳性率为29.7%,金标法检测CT阳性率为27%,与PER相比,P〈0.05。结论输卵管不孕妇女生殖道UU和CT检出率较高,荧光定量PCR具有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对不孕患者CT和UU的诊疗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选择168例生育期不孕妇女作为观察组,106例有正常生育史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Clearview单抗试剂盒和生化反应培养法分别进行宫颈分泌物标本的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检测。结果:观察组CT、UU和CT+UU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生育期女性在排除其它非感染性因素基础上发生的不孕症与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有密切的病因学关系。  相似文献   

5.
不孕不育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AS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法分别对215例不孕妇女(观察组)和141例不育男性患者(观察组)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同时分别选择61例正常妇女和45例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结果不孕症及不育症观察组UU、CT、ASA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孕及不育组中ASA阳性患者UU、CT感染率较阴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和男性不育均与UU、CT感染及ASA有关,ASA的产生与UU、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与不育不孕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奕全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573-3574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检测112例不孕症患者,宫颈黏液的CT(免疫荧光法)和UU(液体培养法),于检查后1个月~6个月内月经后3 d~7 d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或腹腔镜检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同时对100例有正常生育史的女性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不孕妇女CT和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例(55.4%)和82例(71.4%),对照组分别为28例(28.0%)和22例(22.0%),不孕不育妇女CT和UU阳性检出率显高于对照组妇女(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在排除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基础上发生的不孕症与CT和UU感染有密切的病因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和分离培养法对50例自然流产(流产组)和50例住院分娩正常孕产妇(对照组)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自然流产组CT和UU的检测率分别为40%和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T和UU复合感染率为24%,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生殖道消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可作为确定自然流产病因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CT)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2例不孕症妇女进行UU、CT检测并与100例正常妇女进行时照,阳性患者夫妇同时进行治疗。结果:不孕症妇女UU和CT阳性率分别为25%及2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P〈0.001);尤其是不孕症组宫颈糜烂患者CT感染率为41.5%,明显高于宫颈光滑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采用希舒美对夫妇双方同时治疗1疗程,UU、CT治愈率可达80.2%及90.1%。结论:UU、CT感染是女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夫妇双方同时治疗可达到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不孕症妇女的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不孕症及正常对照组妇女宫颈分泌物,用PCR试剂盒检测CT—DNA、UU—DNA。结果:不孕组和对照组,CT阳性率分别为82.56%和17.39%;UU阳性率分别为75.58%和13.04%;CT、UU混合感染率分别为67.44%和8.70%。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CT或/和UU感染与不孕症密切相关,临床医生应做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0.
刘春岚  叶飞  冷媚  李运星  孙燕  黄雪梅  周凤琼 《四川医学》2008,29(12):1707-1709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及其与不孕症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9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UU、CT感染率,与305例健康生育者(对照组)UU、CT感染率比较,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孕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率为:45.76%,CT阳性率为15.08%,混合感染阳性率为4.58%。对照组UU阳性率为26.56%,CT阳性率为3.9%,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3%。不孕组UU、CT感染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U、CT感染与不孕症密切相关,UU、CT应成为不孕症检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