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是我国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占23.03%。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治手术后,Ⅲ~Ⅳ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1.3%~22%。化疗有效率约在40%~50%左右。胃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仅在术前或术中应用。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早、中期胃癌病人在采取积极手段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术后和晚期患者主要选择中医药或中医药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2.
陈红民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597-1599
胃癌在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2位,也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消化道肿瘤的40%~50%。其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约占23.03%。手术虽然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根治手术后,Ⅲ-Ⅳ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1.3%-22%,同时化疗有效率仅在40%。50%左右。临床实践证明,早、中期胃癌患者在采取积极手段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术后和晚期患者主要选择中医药或中医药联合化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能否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阐明中医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医药组34例,采用中医药治疗,静脉注射(华蟾素、榄香烯乳等)或口服,21天为1个周期;中医药加化疗组36例,采用化疗FOLFOX方案配合中医药治疗,21天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两个周期。结果 中医药加化疗组中位生存期31个月,中医药组中位生存期30个月;中医药加化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84.38%、59.26%,中医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71.43%、6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98,P>0.05);生活质量方面中医药组明显优于中医药加化疗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药组明显低于中医药加化疗组。 结论 中医药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通过进行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的临床观察,以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术后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化疗,坚持治疗2个月。待所有治疗完成后,将两组取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期间的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中医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三个方面对胃癌术后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6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的96例II~III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48例)和中药联合化疗组(48例)。观察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同时采用Karnofsky评分标准评估患者化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年生存率、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3年,联合化疗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单纯化疗组Karnofsky评分无明显变化,联合化疗组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降低肿瘤的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放疗化疗靶向以及中医药等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疗。其中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以及放化疗不良反应和肿瘤相关性疲乏、癌痛、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综述中医药在提高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来总结以扶正为基础的不同治法对生活质量的不同影响,为中医药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术及化疗对胃癌患者中医证型演变的影响,为胃癌中医的辨证论治及分阶段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胃癌患者按手术前后、手术方式、化疗前后及化疗频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中医证型的动态演变。结果单证型及两证夹杂的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以脾虚证为主;手术后(根治术后和姑息术后)脾虚证、血虚证明显增加;化疗前后证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对前6次化疗的证型频次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以虚证为主,在中医药参与治疗胃癌的过程中,宜分期论治,但中医药对化疗后患者证型的出现频次是否存在远期作用,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李培主任医师辨治胃癌术后诸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分析李培主任医师辨治胃癌术后诸证的临床思路及有效方药。结果:李培主任医师认为胃癌术后正气大虚、残毒留存、肝气郁结;强调中医药治疗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病理阶段、类型及经济状态、自身意愿,尤其要详查正在或将要进行的西医治疗方式,综合判断,抓住各期特点,分期治疗:术后早期、化疗期间、化疗间期审机论治、增效减毒、攻补兼施,恢复期则应着重于肝气郁结辨质论治治其本,整体上以使患者高质量的生存为原则,忌矫枉过正致使瘤消人亡,并在躯体基本康复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心理调整、行为纠正和社会适应康复。结论:李培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理论辨治胃癌术后诸证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0.
正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病灶,术后再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化疗,但化疗带来的大量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化疗的正常进行和术后康复,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1])。因此,为保证化疗的疗程,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化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往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化疗在胃癌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胃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6例胃癌术后患者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36例胃癌术后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配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6%,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化疗配合参苓白术散用于胃癌术后可产生协同互补作用,扶正与祛邪并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胃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全面检索各大数据库,收集从2007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关于中医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对胃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RCT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25个RCT研究,共2026例胃癌术后患者,中医药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的例数分别为1040例和9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联合化疗有助于提高胃癌术后患者1年生存率[RR=1.14,P=0.000 1(95%CI,1.06~1.21)]、提高2年生存率[RR=1.22,P=0.006(95%CI,1.06~1.41)]、提高3年生存率[RR=1.76,P0.000 01(95%CI,1.45~2.14)];提高生活质量[RR=2.58,P0.000 01(95%CI,1.73~3.83)];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外周血CD~+_3细胞计数、CD~+_4细胞计数、CD~+_4/CD~+_8比值[SMD=1.62,P0.000 1(95%CI,0.89~2.35)]、[SMD=1.37,P0.000 1(95%CI,0.74~2.01)]、[SMD=1.53,P=0.003(95%CI,0.51~2.55)];降低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的发生率[RR=0.53,P=0.001(95%CI,0.37~0.77)]、[RR=0.54,P=0.03(95%CI,0.31~0.95)]、[RR=0.43,P=0.000 3(95%CI,0.27~0.67)];但两组在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对改善胃癌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13.
徐学磊  林才志  陈漫  张林英 《光明中医》2016,(20):2947-2948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医治胃癌化疗后呕吐的疗效。方法对中西医在胃癌化疗后呕吐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呕吐的思路方法。结果总结了中医药治疗胃癌化疗后呕吐的辨证论治、治疗及疗效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及中西医联合治疗和手术化疗等治疗的新变化。结论中医药治疗胃癌化疗后呕吐有独特的疗效,同时手术化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在胃癌化疗后呕吐方面也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在胃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附9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99例胃癌的临床分析,探讨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99例胃癌手术后患者,用中药者比化疗者的生存期要长,生存质量要高。提示中医药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胃癌从痰论治理论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迄今的研究表明,虽然化疗作为胃癌综合性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特别是远期疗效尚不确定,而中医药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显示出很大优势。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发现胃癌从痰辨治,在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抑瘤抗转移方面均有理想疗效。现就胃癌从痰论治理论与策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99例胃癌的临床分析,探讨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99例胃癌手术后患者,用中药者比化疗者的生存期要长,生存质量要高。提示中医药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痰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胃癌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诸多的胃癌治疗方法上,对化疗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放疗只适用于术中使用;单纯免疫疗法目前方法较多,但疗效尚难以评定。中医药疗法在治疗肿瘤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在手术前后的应用能加快术后的康复,减轻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中的毒副反应,增强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可以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和远期疗效,某些抗癌中药经过成分提纯可发挥更大的抗癌作用。现对从痰论治胃癌理论和研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化疗配合中医药治疗对改善Ⅲ~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等有明确效果。但往往胃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证型会有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化疗周期数的增多,临床上常可见虚性症状较前增多,严重者甚至影响下一阶段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7年3月3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Ⅲ~Ⅳ期胃癌患者,化疗配合中医药治疗2周期前后证型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使用SPSS 21.0软件统计数据,得出化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化疗后虚性症状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提示我们临床上治疗Ⅲ~Ⅳ期胃癌患者时要注意酌情使用补益类药物。  相似文献   

19.
邢丰国  高家亮 《新中医》1996,28(2):42-43
中药防治267例胃癌术后化疗副反应的观察邢丰国,高家亮,钱虹,王守章,原志庆主题词胃肿瘤/中医药疗法,癌/中医药疗法,抗肿瘤药/副作用笔者于1988~1992年运用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化疗副反应患者267例,收到良好的减毒增效作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与致死率均较高.腹泻是大肠癌术后、化疗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术后或化疗后腹泻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通过检索各大数据库有关"大肠癌术后或化疗后腹泻"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的经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在大肠癌术后或化疗后腹泻治疗中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