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康口服液防治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50例GP方案化疗后血小板低于正常的患者随机分成单用氨肽素的对照组和联合使用血康口服液的治疗组,比较两组血小板最低值等。结果血小板最低值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对照组7例,治疗组4例。结论血康口服液能减轻GP方案化疗引起血小板毒性,可有效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血康口服液预防NSCLC患者全身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40例接受GP方案化疗的NSCLC患者,采用二阶段的交叉分组的方法,进行随机分组,A组:在化疗的第1周期应用血康口服液,而在第2周期不应用血康口服液.B组:与A组用药方式相反,在化疗的第1周期不应用血康口服液,第2周期用血康口服液.结果:在预防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方面,不同个体应用血康口服液的疗效存在差异(P=0.018),同时,对于不同阶段的患者,应用血康口服液的效果也不同(P=0.032),应用血康口服液越早,对于预防血小板减少的效果也就越好.(P=0.046).结论:血康口服液可以减少化疗所引起的血小板毒性,并预防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在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化疗后给予rhIL-11治疗,对照组35例化疗后未给予rhIL-11治疗.观察两组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输注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9±3.5)×109/L与(29.8±5.7)×109/L,t=2.8787,P<0.01].治疗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3)d与(9.6±3.2)d,t=3.3196,P<0.01].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3.1)d与(7.3±2.6)d,t=2.2519,P<0.05].治疗组输注血小板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0.61)U与(1.45±0.58 )U,t=2.3914,P<0.05].结论 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疗效明显、安全,不良反应轻微,它能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可减少患者对血小板输注的依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在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化疗后给予rhIL-11治疗,对照组35例化疗后未给予rhIL—11治疗。观察两组血小板最低值、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输注血小板的数量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9±3.5)×10^9/L与(29.8±5.7)×10^9/L,t=2.8787,P〈0.01]。治疗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3)d与(9.6±3.2)d,z=3.3196,P〈0.01]。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至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3.1)d与(7.3±2.6)d,t=2.2519,P〈0.05]。治疗组输注血小板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0.61)U与(1.45±0.58)U,t=2.3914,P〈0.05]。结论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疗效明显、安全,不良反应轻微,它能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可减少患者对血小板输注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TP方案与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P方案和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TP组和GP组,至少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比较两组方案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KPS评分。结果 TP和GP两组近期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40.0%和45.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TP组脱发高于GP组;KP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7.5%和34.1%。结论 TP和GP方案对晚期NSCLC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化疗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均可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25例给予甲地孕酮联合GP方案[GEM(吉西他滨)+DDP(顺铂)]治疗;对照组25例行单纯GP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均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4周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提高Karnofsky评分、食欲改善以及在保护骨髓功能和减轻胃肠道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甲地孕酮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甲地孕酮联合GP方案不良反应轻,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强化巩固治疗后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低血小板持续时间和血小板输注量的影响;评价rhIL-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药物经济性。方法对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强烈化疗后用或不用rhIL-11,在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血小板的最低值、低血小板的持续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和输注量等方面的差异,并测算出使用rhIL-11后,患者治疗费用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hIL-11组的低血小板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每个疗程的血小板输注次数和输注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3、2.28、2.30,P均<0.05);而两组的血小板最低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05);两组的严重血小板减少(低于10×109/L和低于5×109/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11、0.10,P均>0.05)。rhIL-11组的治疗费用较对照组平均每个疗程增加约1326.14元。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化疗后使用rhIL-11不能改善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和最低值,但是可以缩短低血小板持续时间并减少血小板的输注次数和输注量;与单纯输注血小板比较,使用rhIL-11增加了临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常规化疗与时辰化疗在乳腺癌术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时辰化疗)和对照组(常规化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用药剂量、治疗周期均相同,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主要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均比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辰化疗可减少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疗效疗效.方法 将解放军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DLBCL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CHPO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P<0.05.其在发热方面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DLBCL近期疗效较好,全身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与奥沙利铂交替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出现远处转移的已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的病例28例(血常规、肝肾功及心脏功能均正常),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方案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哑叶酸钙方案行第1、3、5周期化疗,并采用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行第2、4、6周期化疗,这两种方案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行6个周期的连续化疗.主要比较两组在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实验组15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5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53.33%;对照组13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6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30.77%.实验组生存质量提高60%(9例),稳定26.67%(4例),降低13.33%(2例);对照组生存质量提高23.08%(3例),稳定46.15%(6例),降低30.77%(4例).两组均未出现因化疗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 能够提高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叶江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26-8626
目的 研究对化疗者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ICC)的安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120例需要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PICC安全护理,对照组行PICC置管化疗后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在并发症及舒适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PICC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舒适度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PICC导管留置的安全护理是肿瘤患者在实现成功化疗中理想的护理方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依据患者手术前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术前仅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术后7个月)疗效、肿瘤直径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95,P=0.020);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直径均明显减小,但观察组肿瘤直径为(1.91±0.97)cm,明显小于对照组(2.42±1.21)c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0,P=0.042);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减少、恶心呕吐及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8.33%、21.67%、23.33%,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3%、8.33%、5.00%,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83、8.292、6.988,P=0.041、0.004、0.008).[结论]在单纯放疗的基础上结合新辅助化疗可明显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缩小肿瘤体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杨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596-4597
目的 观察亮菌口服液在治疗合并有高胆红素血症的酒精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酒精性肝炎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戒酒、休息、护肝、降酶、补充维生素B,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亮菌口服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胆红素血症、转氨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亮菌口服液能有效的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金葡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葡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应用金葡素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30例(治疗组),与单纯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30例(对照组)相对照。结果治疗组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数、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D3^+、CD4^+、CD4^+/CD8^+、CD56^+值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却明显降低。结论金葡素注射液可以作为白血病治疗的一种有效的辅助药物,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2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12例:放疗+化疗,化疗采用DF方案,放疗剂量70Gy;对照组12例:单纯外照射.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33.3%和8.3%,有效率为100%和66.7%.研究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组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较好,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异位妊娠药物治疗中血HCG动态变化曲线指导用药疗程,以期达到用药方案个体化、合理化.方法 将124例患者均衡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均采用甲氨蝶呤 50 mg肌内注射1次,24 h后给予米非司酮(Ru 486)150 mg顿服2 d.用药后将血β-HCG值分别绘制成曲线图.A组根据曲线图指导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B组为对照组,此组患者血β-HCG下降不理想时,在第1次用药后1周重复首次用药方案.结果 A组平均所需的治疗天数、治疗所用总疗程数及用药量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血HCG的动态变化曲线,指导用药疗程,进行个体化治疗,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避免了过度治疗所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复方蟾酥注射液用于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蟾酥注射液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胃癌患者,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位置、病例分期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12个疗程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实施FOLFOX4化疗方案的同时使用复方蟾酥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成分(C3、C4)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数量和比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腹泻、感染、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等毒副反应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发生厌食、脱发、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疼痛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蟾酥注射液用于胃癌术后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化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4、6个月后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情况,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INF-γ、IL-10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月、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及治疗6个月后的病灶明显吸收率分别为56.67%、93.33%和6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70.00%和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2、4、6个月后两组血清 INF-γ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血清 INF-γ水平在治疗2、4个月后和 IL-10水平在治疗2个月后的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其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中 INF-γ、IL-10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NACT组对4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予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4~6周行手术治疗+放疗;对照组19例直接手术+放疗;比较二组癌块消退情况,术后病理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43例患者行NACT有效率为86.04%(37/43);术后病理示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及宫旁累及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NACT可缩小局部晚期宫颈癌癌块体积,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60mL/次,1次/d,静脉滴注,连用15d。21d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