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IL-1Ra/IL-1β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稳定性心绞痛(SA)组、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Ra/IL-1β,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结果:患者血清IL-1β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血清IL-IRa水平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以及患者血清IL-1Ra/IL-1β水平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作为冠心病病情的一种监测指标的IL-IRa/IL-1β比值将使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C反应蛋白(CR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11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另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阴性者为对照组,Ig-E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ELISA)测定,CP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冠心病组血清IgE、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绞痛患者中,UAP组血清IgE、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AMI组血清IgE、CR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E和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57,P=0.001)。结论 IgE和CRP在冠心病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gE和CRP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清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8倒,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3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45例、另选冠状动脉造影42例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NT-proBNP浓度测定,血清NT-proBNP用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 [结果]AMI组血清NT-proBNP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组血清NT-proBN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血清NT-proBNP随心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对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 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2月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76例(CHD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AMI组),和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E-Seleetin、sl CAM-1水平,并作出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E-selectin和sl 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E-selectin和sl 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 CAM-1和E-selectin参与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测定可作为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脑钠肽(BNP)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探讨BNP、MCP-1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选择74例人院时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最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18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19例(SA组),1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无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外周血BNP、MCP-1水平. 结果 (1)AMI组、UA组MCP-1、BNP水平均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2)A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UA组,而MCP-1水平与U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MI组和U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积分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716,P<0.01),而与MCP-1水平无相关性,并且BNP水平与MCP-1水平呈正相关(r=0.625,P<0.01). 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BNP、MCP-1水平升高.AMI、UA患者BNP与MCP-1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AMI、UA患者BNP与MCP-1水平明显相关提示两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联合检测BNP、MCP-1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能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54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46例测定血清hs!CRP浓度含量。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的血清hs-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血清hs!CRP浓度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冠心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有关;血清hs!CRP水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11(IL-11)的关系。方法将8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IL-11的水平。结果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IL-11的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两者线性负相关。结论IL-1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炎症和机体免疫反应与冠心病(CH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设立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HD的患者80例,包括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P)组24例,稳定型心绞痛(SP)组30例;正常对照组为30例体检健康者。分别测定所有研究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IgG、IgA、IgM等指标。结果AMI组和UP组的CRP、IgG、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MI组、UP组和SP组的IgM水平,SP组的CRP、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与炎症和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与血清尿酸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6 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为介入组,测定所有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即刻、术后6 h、12 h、24 h、72 h及7 d血清hs-CRP和尿酸水平,同时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I组介入治疗后AMI患者血清hs-CRP随时间逐渐升高,术后72 h上至峰值,术后6 h、12 h、24 h、72 h及7 d 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患者血尿酸各时间点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者间相关系数为0.44(P0.05)。结论:PCI治疗AMI患者,血清hs-CRP和血尿酸水平随时间呈动态变化,两者并无直接相关性,但均可为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检测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31例肺良性疾病、3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GF-β1的水平。结果:化疗前NSCLC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肺良性疾病组,差异显著(P0.01),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NSCLC肿瘤转移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化疗前后NSCL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TGF-β1与NSCLC发病有关,血清TGF-β1水平可作为NSCLC患者辅助诊断和疾病观察重要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rrjk》2017,(19)
目的:通过检测内脏脂肪素(Visfatin)在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浆水平,探讨内脏脂肪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不同程度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AMI组)。选取门诊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内脏脂肪素(Visfatin)的血浆水平并分析与血糖、血脂和血压等的相关性。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P组、UPA组和AMI组Visfatin和FPG均高于正常组,且随着病情加重二者的水平呈AMI组UAP组SAP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Visfatin与FPG呈正相关(r=0.432,P0.01)。3.比较MACE组和N-MACE组Visfatin和FPG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随着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Visfatin和FPG的血浆水平在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依次升高,而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Visfatin和FPG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其血浆水平的高低有可能反应了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2.通过相关性分析,Visfatin和FPG存在相关性,随着Visfatin的升高,FPG逐渐升高,说明Visfatin可能通过影响糖代谢和参与内皮功能紊乱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水平,以探讨氧化应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7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27例非冠心病(non-CAD)患者,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AGEs浓度,并记录6月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与非冠心病组对应各时间点AGEs浓度比较,AMI择期PCI组、AMI急诊PCI组及UA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同时发现ACS患者AGEs水平高者预后差,低者预后良好。结论 ACS患者血清AGEs浓度显著升高,AGEs是反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较好的血清学指标,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玉 《药物与人》2014,(10):89-89
目的:研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B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和鲒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在冠心病(coronaryatheroscieroticheartdisease,CHD)患者中表达的意义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CHD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SAP组、UAP组、AMI组,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另选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血清TGF--0l水平在SAP组、UAP组及AMI组低于正常对照组,UAP组、AMI组均低于SAP组;血清CTGF水平在SAP纽、UAP纽厦AMI纽高于对照纽,蛆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β1水平三支、双支纽均低于单支组;CTGF水平三支、双支、组均高于单支痛变组。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CTGF水平能够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付乔宝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70+172-170,172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检测特点。方法本次共选择68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与心绞痛组(AP组)各34例,并在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40例资料做对照组,人院后AMI、AP组均行静脉血标本采集,对照组患者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对比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等指标。结果相较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AMI和AP组均居较高水平(P〈0.05)。三组在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心肌肌钙I的浓度变化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对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SAP组、UAP组和AMI组的hs-CRP含量和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hs-CRP的含量和异常检出率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升高,其异常水平高低可反映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性心肌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l)、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AP)患者血清Resistin水平的变化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测定24例AMI、19例UAP、22例AP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Resistin蛋白水平.用常规实验方法测定血白细胞总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酸激酶(CK)、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l).结果 AMI组血清Resistin蛋白水平[(8.16±5.16ng/m1],UAP组[(5.59±2.71]ng/m1,AP组[(3.45±1,52)ng/m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3±0,96)ng/ml],P<0.05;AMI组高于UAP、AP组,P<0.05;UAP组高于AP组,P<0.05.血清Resistin蛋白水平与WBC(r=0.412,P=0.046)、hsCRP(r=0.427,P=0.037)和CKmax、CK-MBmax、cTnlmax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0.678、0.656,P<0.01).结论 血清Resistin蛋白与心肌损害大小及炎症标志物有关,随着病情的进展、心肌损害的加重,血清Resistin水平呈增高趋势,提示血清Resistin蛋白可能作为炎症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48例;稳定性心绞痛(AP)39例,并比较13例ACS患者治疗前、后的胱抑素C浓度的变化。同时,选择20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做对照研究。结果:AMI组、UAP组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AP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显著高于AP组(P<0.001),但与UAP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ACS患者治疗前、后的胱抑素C浓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itrogen 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6月在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85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9名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TGF-β1;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比较2组患者生化指标、血清TGF-β1、NTproBNP水平,以及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时血清TGF-β1、NT-proBNP水平,分析评估血清TGF-β1、NTp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6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及对照组25例。对上述三组患者进行血清 MMP-2、MMP-9测定。结果 ACS组入院时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ACS组病情稳定后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1)。 SAP组血清MMP-2、MMP-9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MMP-2、MMP-9 水平增高对ACS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肖成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52-2653
[目的]观察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研究对象68例,其中AMI组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3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压(Bp)、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瘦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的Bp、TC、LDL-C、hs-CRP和瘦素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TG无明显差别。AMI患者的瘦素水平与hs-CRP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319,P﹤0.05)。[结论]AMI患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它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损伤因子,在AMI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