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自发性气胸8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可行性、疗效及愈后。方法 对85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VATS手术治疗。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65min(15-120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3d(4-14d),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4年,均无复发。结论 VATS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适合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心肺功能差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同期行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3年3月—2008年12月在我科接受经腋下小切口(LAT)或电视胸腔镜(VAT)同期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413例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时间段行单侧微创手术治疗的458例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检证实均有肺大疱存在。双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单侧组,住院费用亦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02例,双侧组随访287例(69.5%),单侧组随访315例(68.8%);随访时间(21.5±9.3)个月,双侧组无气胸复发;单侧组1例术侧复发气胸,19例(6.0%)对侧发生气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往往双侧肺叶都有相对称的肺大疱病变存在,主要位于上叶尖段;同期双侧微创手术切除肺大疱,能有效地预防气胸复发和对侧发作气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两种自发性气胸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手术要点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总结我院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118例.其中原发性气胸93例,7例术中未发现肺大疱.继发性气胸25例.结果 原发性气胸术后恢复快,风险小.继发性气胸术后继发肺内感染、呼吸衰竭率较高.结论 自发性气胸应以微创手术为主.继发性气胸应合理掌握适应症,由于术中操作复杂,多适宜开放性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4.
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多伴有心、肺等基础疾病,术后易发生心、肺系统并发症,因此手术的风险较大,常常令临床医生犹豫不决。随着电视胸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从而使术者从容应对老年自发性气胸。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自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共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63例,其中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 tedthoracic surgery,VATS)治疗28例,传统开胸手术35例,现将比较结果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18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318例,对气胸病因、手术疗效、结果随访及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8例患者无手术及术后死亡,均顺利恢复出院,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其中胸腔镜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其他术式。胸膜下肺大疱为本组手术病例的主要病因。结论: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为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与常规开胸手术(TH)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0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别采用VATS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VATS组胸引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优于较常规开胸组(P〈0.05),VATS组患者术后2周肺功能恢复较常规开胸组快(P〈0.05)。结论 VATS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手术风险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腋下微创(Muscle—Sparing切口)小切口手术在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病例中的优势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32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术后伤口疼痛轻,恢复快,肺功能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基础上,适当放宽肺功能的指标,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使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在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中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强  张克  张灿斌  王红岩 《山东医药》2011,51(26):103-104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35例(VATS组),并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3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全部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VATS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 ml,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3 d,平均住院时间为5 d;对照组分别为95 min、220 ml、5 d、9 d;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相对较轻、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对22例自发性气胸进行了电视胸腔镜手术,和36例常规开胸手术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经验。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无死亡病例;随访2~12个月,无复发病例。和开胸手术组比较,TVTS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 h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有显著降低。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明确的优势,是自发性气胸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勇 《临床肺科杂志》2014,(8):1422-142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给予电视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较腋下小切口术疗效更佳、创伤更小,但相对费用较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6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长青  陶勇  陈荣林  李勇  杨坤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58-1759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越性。方法 2005年8月~2010年2月对62例自发性气胸行VATS,肺大疱用切割缝合器切除,部分肺大疱用丝线结扎。结果术后平均住院7.4d,胸腔引流管放置平均3.6d。术后并发症2例(均为部分肺不张)。全部病例治愈,随访5个月~4年,无复发。结论 VATS是彻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最佳方法,其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不同效果。方法将我科自发性气胸210例分为两组,其中应用胸腔镜115例为VATS组,同期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5例为开胸组。比较两组术中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患者的体温,应用镇静剂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除住院费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观察指标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VATS组手术与开胸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各个方面效果看,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腋下小切口、胸腔镜下手术及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别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A组),常规手术(B组),和胸腔镜下手术(C组),评价疗效指标.结果 除了腋下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组明显延长(P〈0.01)以外,胸腔镜组和腋下小切口组在胸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2周肺功能变化均较常规手术组明显减少或改善(P〈0.01);而胸腔镜组与腋下小切口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中,胸腔镜手术和腋下小切口治疗更优于常规手术治疗,腋下小切口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费用较低;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创伤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或联合辅助小切口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视胸腔镜或根据情况联合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8例,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5~70min,50.56±10.15min。术中失血30~150ml,80.00±26.79ml,均不需要输血。术后复查胸片,肺复张良好,术后胸腔引流液50~200ml,86.11±37.12ml,放胸腔引流管时间2~7d,4.06±1.63d。术后住院时间5~12d,7.28±2.05d。术后随访1—21个月,复发1例。没有死亡病例。结论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采用电视胸腔镜或联合辅助小切口方法,有效地发挥了电视胸腔镜术野清晰和辅助小切口直视下操作的优点,既能达到微创的目的又能体现辩证施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以结扎速处理多发胸膜下肺大疱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03例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探查发现多发胸膜下肺大疱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其中Ⅰ组采用低能量电凝治疗,Ⅱ组采用结扎速处理.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钉仓数目、术中出血、术后持续性肺漏气、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自发性气胸术中以结扎速处理多发散在胸膜下肺大疱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肺肺大疱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从2003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行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同期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并与同时间段行单侧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的患者60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双侧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侧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单侧手术组,术后留置胸管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长于单侧手术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单侧手术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随访24个月,在随访12个月内的气胸复发率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随访24个月的气胸复发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疱的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双侧大疱同期手术,能有效地预防气胸复发和对侧气胸发作。该方法安全、可行、有效,值得在临床上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