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对比应用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胸腔镜手术对漏斗胸患者进行矫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0例漏斗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1.1±1.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6±1.6)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对漏斗胸进行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采用非胸腔镜辅助条件下Nuss手术的方法对混有漏斗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64例患有漏斗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非胸腔镜辅助条件下Nuss手术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胸骨翻转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研究后发现,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B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非胸腔镜辅助条件下Nuss手术的方法对混有漏斗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手术方法、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漏斗胸患儿113例,采用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疗效评价。结果全组患儿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5)min。出血量(8±12)m L,全组病例恢复,平均(7.5±3.2)d出院。并发症发生率11.5%(13/113),胸廓矫形效果:优103例;良10例。结论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方法安全,微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非胸腔镜下微创Nuss术矫正漏斗胸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2010~2012年到本院进行治疗漏斗胸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随机抽取其中的25例患者分到实验组,所进行的方法为非胸腔镜下微创Nuss术矫正漏斗胸治疗方法,将剩下的25例患者分到对照组,所进行的治疗方法为胸骨翻转术进行治疗。然后通过治疗后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本院通过各个方面指标的观察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统计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运用非胸腔镜下微创Nuss术矫正漏斗胸有着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电视胸腔镜辅助矫治漏斗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阳春  徐全  章晔  林庆 《江西医药》2011,46(1):22-2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方法对6例漏斗胸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手术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人手术效果满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是一种创伤小、效果好的治疗漏斗胸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形术对先天性漏斗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9月郑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漏斗胸患者119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77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行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形术及传统Nuss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血压、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心率、血压、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6±3.4) mL,较对照组的(10.4±3.7) m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自我评价、运动能力、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4.2±0.3)、(3.4±0.4)、(4.7±0.4)分,与对照组的(3.6±0.4)、(2.9±0.3)、(3.7±0.3)分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3.1%,较对照组59.5%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较对照组28.6%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形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初步经验.方法 对25例漏斗胸患儿(23例为对称型,2例为非对称型漏斗胸)行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结果 2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7例术后出现气胸,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经过相应的引流处理治愈.术后平均住院7.2天,胸廓畸形矫正满意.全部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均无不适,有7例拆除钢板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儿童漏斗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8例漏斗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微创Nuss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预后良好。结果微创Nuss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且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漏斗胸的手术配合。方法对22例先天性漏斗胸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实施Nuss手术矫治。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min,出血量5~10mL,术后住院时间4~6d,随访2个月,钢板无移位,矫形效果显著。结论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护士熟练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漏斗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胸廓畸形,对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发育有严重影响,应采用外科手术进行矫治。1998年Nuss等首先报道了一种微创钢板植入胸骨抬举术得到了外科医生的推崇,已成为矫治漏斗胸的可靠术式。我们在Nuss手术基础上采用非胸腔镜辅助胸膜外入路Nuss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Nuss方法矫正漏斗胸患儿68例.结果 68例病儿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 ~ 55 min,术中出血量5 ~10 ml.术后住院天数约6~8d,矫形效果评定62例为优,6例为良,差0例.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 ~21个月,均无明显不适,无钢板移位,矫形效果满意.结论 非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恢复快,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胡健 《中国实用医药》2014,(11):125-126
目的:探析漏斗胸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漏斗胸患者41例,对其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41例患者均手术进行顺利,优良率为95.12%;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45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42±1.07)d,并发症发生率为7.31%,无复发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漏斗胸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经Nuss手术及Ravitch手术治疗的先天性漏斗胸患儿手术前后的免疫指标,对比研究两种手术方式对漏斗胸患儿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漏斗胸手术,其中行Nuss手术40例(Nuss组),Ravitch手术40例(Ravitch组),2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天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术前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IgG、IgA、IgM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检测显示Nuss组患儿血清IgG、IgA、IgM含量较Ravitch组患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uss组中,术后7d血清IgG、IgA、IgM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Ravitch组中仅IgA含量在术后7d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IgG和IgM术后7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uss手术较Ravitch手术创伤性小,患儿术后机体免疫力恢复较早,更有利于患儿康复;免疫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评估漏斗胸患儿术后手术疗效及预后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肺大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治疗的肺大泡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观察组)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治疗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对比,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引流管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大泡具有微创、安全、快速、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心脏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完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术后呼吸局辅助时间、胸液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胸液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无并发症患者,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完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出血量,并且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78例进行漏斗胸矫正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并护理A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治疗并护理B组患者,观察和记录其手术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A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B组采用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中,B组患者的胸液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均有着明显的差异,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取针对性围术期护理,B组总满意率为94.87%,高于A组的61.54%,组间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治疗并进行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手术情况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建议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诊治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纵隔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86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43例。微创组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是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微创组共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9.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具有微创、便捷、疗效好且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胸腔镜下改良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漏斗胸患儿50例,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临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儿手术均得以顺利实施,且术中未出现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30.1±5.5)min;平均出血量为(8.5±1.2)ml。术后共有6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共包括胃肠道反应2例、疼痛强烈2例、气胸1例、胸腔积液1例,但经过恰当的处理后,患儿的不良反应均得以缓解及治愈。结论 对非胸腔镜下改良微创Nuss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护理可促进患儿恢复,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工气胸下小儿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治术麻醉时采用低潮气量人工通气对于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以40例行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治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采用低潮气量通气(观察组),另20例采用常规潮气量通气(对照组)。术中连续监测MAP、HR、CVP、SpO2、PETCO2、PAW及PaO2等循环呼吸指标,记录T0、T1、T2、T3及T4时上述各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气道压力在人工气胸形成后5、10、30 min时均较气胸形成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PCO2在人工气胸形成后10、30 min时均较气胸形成前显著增加(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aO2在人工气胸形成后10、30 min时均较气胸形成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MAP、CVP在人工气胸形后5、10、30 min时均较气胸形成前显著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SpO2和HR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潮气量通气用于人工气胸下小儿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正>漏斗胸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手术是治疗漏斗胸的唯一方法[1]。传统的漏斗胸矫形手术包括胸骨肋骨截骨术,胸骨翻转术等术式,虽可有效改善畸形,但手术创伤大,损伤周围组织较多,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漏斗胸微创矫正术(微创Nuss手术)作为漏斗胸治疗的最新方法,是1998年由Nuss等首次报道,使漏斗胸的治疗进入微创时代[2]。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胸腔镜辅助下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