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高原人群血氧饱和度与心电图ST段的关系,评估低氧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查泽当镇(海拔3500米)50~60岁健康居民80例,根据血氧饱和度值分成两组,A组58例血氧饱和度〈90%,B组22例血氧饱和度≥90%,在测血氧饱和度的同时作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Ⅱ导联ST段的改变,ST段水平或下降型压低〉1mm,在J点后0.08s处测量,为ST段下移。结果血氧饱和度〈90%组ST段下移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血氧饱和度与ST段移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高海拔能迫使人体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并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该文就不同类型高原低氧疾病及对应治疗药物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不同类型高原缺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及使用无创通气的疗效。方法对41例OS、44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动态血氧Hottle监测和多导睡眠仪(PSG)检查,并对OS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所有O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夜间低氧血症;白天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夜间基础氧饱和度波动水平基本一致,而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则有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提示有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发生夜间低氧血症降低的程度更明显;OS患者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L)显著低于COPD患者(P<0.01);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累计时间的百分率(SLT 90%)显著高于COPD和OSAHS患者(P<0.01);OS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后,夜间缺氧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纠正(P<0.01)。结论 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白天SaO2,PaO2,PaCO2水平变化可能是OS低氧血症的重要决定因素。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反映夜间基础氧饱和度水平,而后者能较可靠地预计夜间低氧的严重程度,可能是OS进展、易出现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认知状况与其睡眠结构紊乱和低氧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OSAS组(46例)及对照组(45例),均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OSAS组应用茴拉西坦治疗。结果 OSAS组Ⅲ+Ⅳ期和REM期睡眠时间、最低及平均血氧饱和度明显减少(P<0.05),醒觉次数及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明显增加(P<0.05);OSAS组MMSE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MMSE总分与AHI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夜间低氧血症呈显著正相关(P<0.05);OSAS组P300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与MMSE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OSAS组应用茴拉西坦治疗后,MMSE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OSAS组P300的潜伏期较治疗前有明显缩短(P<0.05),波幅较治疗前有所增高。结论老年OSAS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夜间低氧血症可能起重要作用,茴拉西坦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夜间室性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COPD组患者36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图(PSG)、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结果:(1)COPD患者发生夜间低氧血症19例,对照组均未发生;COPD组夜间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3%vs 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VA的发生无相关性(rs=-0.077,P=0.646).(3)COPD患者在快速动眼期(REM)和非快速动眼期(NREM)发生VA的频次[(5.51±0.53)次/hvs(5.58±0.32)次/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出现夜间低氧血症和VA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夜间室性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COPD组患者36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图(PSG)、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结果:(1)COPD患者发生夜间低氧血症19例,对照组均未发生;COPD组夜间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3%vs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VA的发生无相关性(rs=-0.077,P=0.646)。(3)COPD患者在快速动眼期(REM)和非快速动眼期(NREM)发生VA的频次[(5.51±0.53)次/hvs(5.58±0.32)次/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出现夜间低氧血症和VA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喹硫平片治疗前后双相Ⅱ型抑郁发作患者多导睡眠脑电图的特点.方法 选取从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双相Ⅱ型抑郁发作患者34例,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睡眠脑电图情况,并与34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①睡眠进程:研究组治疗前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潜伏期、醒起时间、清醒次数、清醒时间、>5 min清醒次数、觉睡比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分别为(429±29) min、(99.5±0.4)%,高于治疗前(P<0.01);睡眠潜伏期、醒起时间、清醒次数、清醒时间、>5 min清醒次数、觉睡比分别为(18 ±4) min、(6±3) min、(0.9±0.5)次、(2.3±2.2)min、(0.0±0.0)次、(0.5±0.4)%,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②睡眠结构:研究组治疗前后快动眼睡眠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非快动眼睡眠3期所占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快动眼睡眠指标:研究组治疗前快动眼睡眠活跃度、快动眼睡眠强度、快动眼睡眠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快动眼睡眠时间、快动眼睡眠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快动眼睡眠时间高于治疗前,快动眼睡眠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快动眼睡眠活跃度、强度、密度低于治疗前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相Ⅱ型抑郁发作患者睡眠脑电图有普遍明显异常表现,经治疗后指标明显改善.但快动眼睡眠百分比、非快动眼睡眠3期所占百分比及快动眼睡眠潜伏期、睡眠活跃度、睡眠强度、睡眠密度治疗后仍然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0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睡眠结构改变.方法 选择因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行呼吸睡眠监测住院手术患儿102例,采用Alice-5睡眠监测仪监测其夜间睡眠情况,采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微觉醒指数,及睡眠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时长,快动眼睡眠期时长及慢波睡眠时长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伴有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OSAHS患儿多数存在气道阻塞,AHI与微觉醒指数、S1、慢波睡眠及LSaO2有关(R 分别为0.37,0.26、-0.2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AI与微觉醒指数、LSaO2有关(R分别为0.29、-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HI、OAI及LSaO2都与快动眼睡眠期无相关(P>0.05).结论 伴有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OSAHS患儿多数存在气道阻塞.患儿生长发育及脑发育阻滞来源于阻塞性呼吸暂停发生次数的增多.对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应采取积极治疗,尽早纠正低血氧浓度,改善睡眠质量,恢复患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日间清醒状态下的血氧变化及其与夜间睡眠低氧的关系。方法:观察12例单纯鼾症患者和67例(轻中度29例,重度38例)经多导睡眠仪监测诊断为OSAS的患者,在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基础上的日间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重度OSAS患者日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且随着呼吸紊乱指数(AHI)增加,与夜间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40,P<0.005)。结论:重度OSAS患者日间清醒状态下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氧,月缺氧程度与OSAS病情相关。日间血氧越低,夜间低氧血症越重,对机体的危害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高原人群血氧饱和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高原地区人群血氧饱和度状况。方法随机抽查泽当镇(海拔3500m)健康居民血氧饱和度并进行分年龄组统计分析。结果海拔3000m以上高原定居的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的血氧饱和度在85%-95%之间。没有明显年龄差别和民族差别,与既往调查结果相符。结论近年来气候、环境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高原上人群的血氧饱和度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第11月至1980年2月,适高原发病季,在拉萨(3658公尺)随机抽样对96例男性进行同一人体六项指标综合测定(RBC、HB、HT、RBC 直径、血液粘度、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其中将 HB≤20g%、HT≤60%者列为正常人组,HB>20g%,HT>60%者列为高原多血症病人组(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正常人组67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孔晓明  陈领  王晨  葛秀娟  洪青 《安徽医药》2018,22(4):667-670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患者睡眠状况的一般特点以及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32例焦虑障碍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整夜多导睡眠图差异,并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焦虑障碍患者表现为睡眠效率下降(P<0.05),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P<0.05),非快动眼睡眠阶段百分比增加(P<0.01),快动眼睡眠阶段时限减少(P<0.01),以及快动眼睡眠阶段百分比下降(P<0.01).非快眼动睡眠第Ⅱ期睡眠百分比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成正相关(r=0.356,P<0.05),与精神焦虑因子分成正相关(r=0.448,P<0.05).结论 焦虑障碍存在多项客观睡眠指标异常,且临床焦虑症状程度与客观睡眠指标具有相关性.因此,进一步结合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学等深入研究,对于探讨该病的病理机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拮  王瑞兰 《江西医药》2008,43(12):1340-1341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衰并发低氧血症患者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急诊ICU内2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低氧血症。观测指标包括动脉血气、氧合指数、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治疗前后)。结果无创性机械通气(NPPV)显著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P<0.05,P<0.01),并能降低RR、HR(P<0.01)。NPPV显著增加LVEF(P<0.05),减少LVED(P<0.01)。动脉血氧分压与LVEF呈正相关,r=0.78,P值=0.040。LVEDV亦与动脉血氧分压呈相关性r=-0.66,P=0.040。结论对于难治性心衰导致低氧血症患者而言,NPPV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共同结果,临床十分常见。目前发现大多数CHF患者存在陈-施呼吸(Cheyne-Stokes呼吸),主要发生在睡眠中的非快速动眼期(NREM)的Ⅰ、Ⅱ期[1];且大约有40%~50%的CHF患者合并睡眠呼吸障碍[2],这部分患者均可发现夜间明显低氧血症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儿,给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75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7%;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改善。治疗期间出现肺炎1例,肺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效果显著,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作为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HAS)患者中是否促进和加重冠心病(CHD)发生发展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观察CHD合并OSHAS患者经BiPAP呼吸机治疗后,低氧血症及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发作的改善是否能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方法:CHD组、OSAHS组、CHD+OSAHS组及健康组分别30例,检测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睡眠呼吸监测指标(AHI、夜间最低SaO2及平均SaO2),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在OSAHS组、CHD+OSAHS组中分别选取10例患者,经BiPAP呼吸机治疗1月后,比较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CHD+OSAHS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CHD组与OSAHS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正相关,与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3)经BiPAP呼吸机治疗后,OSAHS组、CHD+OSAHS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1),同时各组治疗后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标也明显改善。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OSAHS患者中表达增加,OSA HS合并CHD患者中表达更高,BiPAP呼吸机治疗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与间断的呼吸暂停所致的夜间反复低氧发作及血氧饱和度持续减低有关,从而加重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24例拉萨地区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进行了观察,入院时平均心率为47.4±5.8次/分,心电图均示心肌缺血,动脉血氧分压16例为3.86±0.84kPa,动脉血氧饱和度为49.5±13.3%。经供氧与“冠参片”治疗或高压氧舱等治疗后,22例痊愈;另2例返回平原1周后自然痊愈,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消失,心率。动脉血氧分压与氧饱和度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作者认为:这是高原低氧所引起的一种特发性疾病,是一种新型的高原病,暂命名为“高原窦房结功能低下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炎症发生过程中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与营养不良及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COPD患者30例,按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稳定期,在不同时期测定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理想体重百分比(NW%)、呼吸频率(R),选择同期正常对照组15例相比较。结果急性加重期leptin、TNF-α、CRP、ALB、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R与临床稳定期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加重期leptin与TNF-α、CRP、R、PaCO2、BMI、NW%呈正相关,与PaO2、SaO2呈负相关,TNF-α与PaCO2呈正相关,与PaO2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低氧血症状态下lep-tin、TNF-α、CRP水平明显增高,可将其作为急性加重期的炎性标志物。炎性状态下,瘦素和细胞因子联合作用,加重患者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9.
田雨  李杨 《北方药学》2014,(10):75-76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COPD患者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87例存在不同程度夜间睡眠低氧情况的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照组单用夜间氧疗,对两组患者在夜间血氧饱和度和肺功能的变化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氧饱和度以及肺功能均较正常值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肺功能均有好转,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COPD患者夜间睡眠低氧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夜间血氧饱和度和肺功能,并且在疗效上优于单用夜间氧疗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OSAHS)患者呼吸事件的发生与睡眠时相、睡眠体位的关系。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61例SOSAHS患者。按是否为体位依赖的OSAHS(仰卧位AHI/非仰卧位AHI≥2)分为2组,即体位依赖(positional patient,PP)组和非体位依赖(nonpositional patient,NPP)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颈围(NC)、快动眼睡眠期(REM)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等参数。组内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P组BMI明显大于NPP组(t=11.786,P<0.05),而年龄、AHI、LSaO2等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P组颈围与呼吸暂停指数(AI)和AHI呈显著正相关(r=0.534,0.536,P<0.05),NREM AHI与AI、AHI和LSaO2呈显著相关性(r=0.758,0.879,-0.484,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中,除BMI外体位依赖的OSAHS患者无特殊临床特征,颈围大小影响体位依赖的OSAHS患者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